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ANE相关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ELANE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自出生起即反复因感染性疾病就诊,感染部位多为口腔、肺部及皮肤,动态监测外周血粒细胞大致呈周期性变化,骨髓象示粒细胞增生减低,存在ELANE基因一处杂合子突变:exon4:c.G570A。故诊断ELANE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结论临床医生对反复感染及多次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应考虑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规律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有助于减少感染并发症及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 。 方法 以 100 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分为参照组 50 例与研究组 50 例,参照组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组添加督脉隔姜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症状积分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 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使用督脉隔姜灸汤治疗,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对减少患者疼痛及提高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依据便利抽样法将 9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骨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无痛( 6.67%)及轻度疼痛( 35.56%)发生率均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中度疼痛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及剧烈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一般满意 9例,非常满意 34例,满意度 95.56%( 4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22%( 3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析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性抽取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妇产科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采用均分法将其具体分为两组,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措施在妇产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较之常规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妇产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切实提高妇产科整体上的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创伤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 急诊外科于 2018 年 1 月开始正式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分析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将 2018 年全年医院 急诊外科 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与 2017 年全年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2018 年全年医 院急诊外科医源性皮肤损 伤发生率明显低于 2017 年( P < 0.05 )。结论:通过分 析创伤病人医源性皮肤损 伤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肘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使用射频消融或刨刀进行关节囊松解、炎性滑膜切除对术后关节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性肘关节粘连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射频消融组:使用射频消融进行滑膜切除和关节松解;刨刀组:使用刨刀进行滑膜切除和关节松解。对比术后关节引流量、关节屈伸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刨刀组术后引流量为(32.9±12.3)ml显著少于射频消融组(110.0±31.4)ml(P=0.00)。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射频消融组为(3.1±1.3)d,显著多于刨刀组的(1.3±0.5)d(P=0.00),但两组间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肘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时,射频消融的过多使用会增加术后引流量,使用刨刀进行滑膜切除和松解优于射频消融。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全程导乐助产的护理方式,分析此护理方法对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和促进妊娠是否具有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与产妇的沟通,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2月—2018年8月期间住院的40例单胎产妇,对其进行平均分配,使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为20人,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妊娠结果和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心理分析数据几乎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使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组心理数据分析结果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 ;常规护理组产妇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高于全程导乐助产护理组的产妇,全程导乐助产护理组的自然分娩率比常规护理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多,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可以减少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更好的促进了产妇的妊娠,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促进了产后的恢复。故使用全程导乐助产的护理方法,具备非常有效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体检人员 86 例作 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均实施血常规检测,分析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所有 86 例 受检人员中,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的共有 65 例,占 75.58 %;贫血患者共计 14 例,占 16.28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 7 例,占 8.14 %。 结论 血常规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受检者是否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 ICU 体位护理在较少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共选择 ICU 患者 106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 ICU 体位护理,对照组实施 ICU 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 ICU 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与实验组对比均显著更长, P<0.05 ;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与实验组对比均显著更高, P<0.05 ;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与实验组对比显著更低, P<0.05 。 结论: 在 ICU 患者护理中加强患者体位护理,有利于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 ICU 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00例行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采取随机数列法分为研究组( n=50)和对照组( n=50),均进行常规的医疗服务,研究组添加药学服务,对照组不做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用药过程中,药师可通过开展药学服务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减少 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有效护理方案 。方法:选取 60 例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护理 的 ICU重症患者 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 n=30 例,实施 护理专案干预,对照组 n=30 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ICU重症患者 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 ICU 时间 均少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 ICU重症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 护理专案护理干预应用于对 ICU重症患者 的护理工作中 ,可以有效 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 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明显缩短ICU 重症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与 入住 ICU的时间, 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局部应用质量浓度2%碘酊对减少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手术创面喷洒5 ml质量浓度2%碘酊,对照组手术创面喷洒5 ml 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引流管引流量、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职业和学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引流管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8、4.421、2.966、5.936、10.070,P=0.001、<0.001、0.004、<0.001、<0.001)。观察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7.3%(3/41),对照组为5.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0,P=0.624)。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4.9%(2/41),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P=0.039)。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局部应用质量浓度2%碘酊,可有效减少引流管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命性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电子检索截至2019年8月之前公开发表在PubMed、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关于SFTS的前瞻性研究,且研究对象的临床结局按"致命"与"存活"分类,归纳总结其报告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有316例死亡SFTS患者及1 988例存活SFTS患者。提取的17个因素中有1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MD值及95%CI分别为:年龄6.97(4.32~9.62)、合并基础病1.91(1.10~3.30)、意识障碍13.34(6.92~25.73)、颤抖3.47(1.87~6.47)、出血4.26(1.49~12.15)、PLT为-12.66(-23.52~-1.79)、ALB为-4.09(-7.71~-0.47)、病毒载量2.30(1.72~2.88)、LDH为622.64(387.38~857.89)、ALT为74.03(44.87~103.19)、AST为313.92(189.79~438.05)、CK为1 109.40(501.55~1 717.25)、APTT为20.65(5.53~35.77)。结论高龄,合并基础病,存在意识障碍、颤抖、出血,高病毒载量,ALT、AST、APTT、CK、LDH显著升高,PLT、ALB显著下降是可预测SFTS致命的危险因素。其中,合并基础病、存在意识障碍、颤抖这三个因素可能为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在此种情况下,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自主运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可能会引发意外伤害,甚至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影响。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腹部全麻手术的患者中,随机筛选64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分析患者的苏醒期血压与心率状况并判断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恢复到(82.37±11.75)mm Hg和(129.25±15.36)mm Hg,心率稳定在(74.12±10.33)次/分,躁动程度较轻,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全麻手术中,为患者提供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管理,可以尽快地恢复患者的正常血压与心率,降低患者苏醒躁动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理质量改善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预防两方面研究肿瘤内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各1年时间内所接收的77例(包括风险管理实施之前的38例命名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实施之后的39例名为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所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重症监护室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例。对照组按患者疾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症监护室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下肢 DVT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 DVT发生率 (6.25%, 2/32)显著低于对照组 (18.75%, 6/32)(P< 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 (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 (81.25%、 ), (P> 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积极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 DVT,并有效缩短了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