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膝关疾病采用人工膝关置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0月-2018年11月的38例膝关患者的诊断数据作为研究数据,38例患者都采用人工膝关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指标。主要包括膝关活动度、疼痛评分。结果患者进行人工膝关置换治疗后,膝关活动度、疼痛评分都高于治疗前,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人工膝关置换在急性重症膝关疾病治疗时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膝关活动度和疼痛程度,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重症膝关节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膝关置换(TKA)围期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TKA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中药浴足、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1、3、7、14、45 d膝关功能评分表(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3、7、14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3、7 d膝关主动屈曲角度(RO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TKA,能够促进术后早期膝关功能康复,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穴位敷贴 中药浴足 耳穴压豆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背景:围膝关置换期疼痛处理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成为关节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患者膝关置换后镇痛、康复的效果,探索相关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行单侧膝关置换的患者40例,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每组2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膝关置换并进行术前宣教和塞来昔布给药。置换后硬膜外镇痛组通过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2mg/L芬太尼止痛泵镇痛;股神经阻滞镇痛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2%罗哌卡因镇痛。观察膝关置换后患者6,12,24h和2—7d每天的疼痛程度,以及2-7d每天的膝关活动度。结果与结论:膝关置换后2-7d,2组患者每天的静息痛和活动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均呈下降的趋势,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小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置换后2-7d,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患者膝关活动度都逐渐升高,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膝关活动度大于硬膜外镇痛组。结果说明虽然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都能缓解膝关置换术后疼痛,但股神经阻滞镇痛在膝关置换后近期的运动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镇痛,能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且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能有效控制疼痛。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硬膜外镇痛 神经阻滞 股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32例膝关置换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术后膝关疼痛消失,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高了膝关置换手术成功率,又利于功能恢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膝关是全身最大、结构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置换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活动,稳定性好。所以,术前、术后的护理很重要,特别是术后的康复训练。人工膝关置换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病最有效的手术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恢复膝关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对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严重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尤为适合。人工膝关置换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 术后护理 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表面置换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62例膝关表面置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获稳定随访的62例病例中绝大多数膝关表面置换患者恢复满意,按HS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3%。结论对严重的膝关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表面置换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应用人工膝关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共16例,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功能锻炼指导和术后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术后2周膝关关节活动度80°~100°;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85°~120°。结论术后早期实施功能锻炼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膝关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并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膝关置换康复训练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0例膝关置换术后的患者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分别采取术前指导、术后当天至3个月指导康复训练。结果7例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疼痛消失;2例膝关活动时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例膝关活动受限。结论对膝关置换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手术预期的疗效。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膝关是全身最大、结构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置换后 ,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活动,稳定性好。所以,术前、术后的护理很重要 ,特别是术后的康复训练。人工膝关置换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病最有效的手术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恢复膝关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对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严重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尤为适合。人工膝关置换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 术后护理 新进展
  • 简介:背景:膝关黄换中髌骨冠换与否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临床膝关簧换中是否进行髌骨簧换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曲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兆60膝,按膝关置换时是否进行髌骨置换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髌骨未置换组。结果与结论:令膝关置换3个月后,髌骨置换组忠者在膝关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髌骨评分、活动度和Q角与髌骨未置换组比明显降低(P〈0.05),而膝前痛评分和膝外翻角与髌骨未置换组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膝关置换中合理进行髌骨处理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运动轨迹,明混降低髌骨并发症。对于髌股关节匹配及力线良好的忠者保留髌骨可提高关节的功能恢复,在膝关胃换中进行髌骨置换较髌骨不置换总休效果好。

  • 标签: 髌骨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假体 骨性关节炎 骨水泥 骨科内固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膝关置换(TKR)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出结论膝人工膝关置换术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可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而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置换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对膝关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膝关损伤患者137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膝关置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膝关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置换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膝关损伤患者锻炼依从性,促进膝关功能恢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心理健康教育 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置换(TKA)后关节线(JL)位置改变,探讨其与膝前区疼痛的关系。方法搜集2016.11-2017.1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术前依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诊断为骨关节炎患者1,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X线进行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行Kellgren-Lawrence骨关节炎X线分级2为III或IV级。将初次行膝关置换手术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案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标准侧位X线片及术后随访评估WOMAC骨关节炎指数、Feller髌骨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原始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x±s,采用t检验或t′检验(方差不齐时使用)。计数资料率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统计学方法整理并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线 膝前区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置换(TKA)治疗膝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住我科的共82例行膝关置换治疗膝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2个月,其中优58例,占70.73%;良22例,占26.83%;尚可2例,占2.44%;优良率占97.56%。且术前HSS评分与术后随访时评分,术前患者的关节平均活动度与术后随访时关节活动度相比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人工膝关置换是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治疗措施,且术后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内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研究
  • 简介:背景:为了提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功能评分及快速康复,切口缝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探讨美容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在膝关置换(TK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连续收治的100例初次TKA患者,男35例,女65例;年龄51~74岁,平均(63.3±10.5)岁。根据缝合方式分为:美容缝合组50例(采用皮内缝合+皮肤粘合剂关闭切口);传统缝合组50例(采用皮肤吻合器+引流)。使用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HWES)及患者-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切口并发症(红肿、渗出、裂开、皮下血肿、感染等)、术后膝关活动度、缝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分别于术后2周、12周评价两种缝合方式在TKA中的临床效果。结果:美容缝合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缝合组(P=0.049),HWES及POSAS较高(P<0.001,P=0.01)、平均住院日较少(P=0.045);而两组的术后膝关活动度、缝合时间及切口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缝合法,美容缝合法应用于TKA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美容缝合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切口并发症
  • 简介:摘要膝关置换是解除膝关疾病患者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膝关置换疗效除与手术技术、患者身体状态相关外,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对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早期护理干预以及院内外康复功能指导锻炼,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人工膝关置换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促进病人康复,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5例进行人工膝关置换的老年人患者的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遵医嘱正确用药。结果本组26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3年,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老年人人工膝关置换手术风险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增强功能恢复的保证。

  • 标签: 关节成型术 置换 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