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医德医风建设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是提高医院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关键。因此,认真剖析医德医风问题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行风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损坏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损坏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医患之间的关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97-01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二者在肿瘤转移与未转移患者中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组FIB和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良性肿瘤组FIB较对照组升高。除肝转移者FIB水平降低而D.二聚体升高外,其他肿瘤转移者FIB和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结论血浆FIB和D.二聚体水平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二醇对细胞中SLC34A2基因表达和钙、磷转运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雌二醇与A549细胞共同培养24后用RT-PCR检测细胞中SLC34A2mRNA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钙、磷的含量。结果高、中浓度的雌二醇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浓度的雌二醇组促进该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同时,低浓度雌二醇组细胞上清中钙、磷含量降低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A549细胞中,低浓度雌二醇促进SLC34A2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外液钙、磷的转运;高浓度的雌二醇则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检测D-二聚对无转移性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6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术前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2.5个月(5~78月)。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D-二聚体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D-二聚体水平、T分期及N分期、Dukes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回归显示,年龄、D-二聚体水平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D-二聚体升高提示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较短,术前检测D-二聚体对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
简介: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入ICU即刻和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24hAP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总时间、胰腺感染率、外科手术率等.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二聚体和APACHEⅡ评分预后评价的准确性,分析入ICU24h血浆D-二聚体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入ICU时CRP、IAH、24hAPACHEⅡ评分及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胰腺感染率、外科手术率均高于存活组患者(t分别=6.57、7.34、4.38、11.56、9.61,χ2分别=7.36、8.21,P均〈0.05).死亡组患者入ICU即刻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入ICU24h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t分别=7.86、9.37,P均〈0.05).入ICU即刻血浆D-二聚体、入ICU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24hAPACHEⅡ评分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5、0.86和0.92.入ICU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24hAPACHEⅡ评分成正相关性(r=0.78,P〈0.05).结论动态监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入ICU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481例产妇,其中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189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疤痕子宫剖宫产分娩产妇292例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分析2组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剖宫产仍是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分娩的主要方式,社会因素为其主要原因,2组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2组的脐带绕颈及产程进展异常对比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手术时间及产后恶露时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子宫破裂率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相比于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显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分娩的风险更高,剖宫产风险较高,基于此,对于无指征的患者不宜进行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