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就非研究其语言中的成语不可。而要搞好成语的研究,就必须把它们加以科学的分类,从而一方面有助于成语的整理,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成语总体的再发展。成语,按其所属语言的不同,首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种特点,是其它语言的成语所不具备的,因为不同的民族,其社会生活状况不同,习俗不同,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也不同。例如:俄语的“”(牢狱生活),“(挺得笔直),”“(钉是钉,铆是铆)”“(倒邪霉了)等等,即是带有鲜明的俄罗斯特点的。其次,成语又有其地域性,即某些成语涵盖几个民族的特点。一条好的成语可以飞出本族语,而进入邻近民族的语言。如俄语中的“”(一生中的幸福时刻
简介:对1981-2015年间我国公开发表的体育学科下有关3-6岁幼儿体质健康的265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从发表数量与时间的变化趋势、发表形式、研究内容、地域特点及总体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相较于青少年与成人体质的研究,我国有关于3-6岁幼儿体质的研究较少,在时间与数量上呈现出"低-高-低-高"的波动变化,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现状调查,且多依据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缺乏自主与创新研究。在评价方法上应结合其他学科,获得更加科学精确的评价结果。随着全民健身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幼儿健身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一环,同样需要科学有效的运动处方与膳食营养予以支持,未来该方向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
简介:<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我国法学界的最强音,而且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并日益深入人心。事实上,法治不只是法学研究的对象,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也密不可分。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教授曾指出:“如果没有一些恰当的制度,任何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都不可能建立起来”,“目前中国,不是需要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学”。因此,笔者以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法治,也许能够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在新制度经济学与法经济学看来,法治和人治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国家走上了法治之路。那么,我国人治这种制度安排为什么没有演进到法治这种制度安排上来,即为什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制度变迁?建立法治国家是否侧重于国家对法治的供给,即通过“变法”来推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建立法治、推行现代法治在经济学上的意义与作用何在?
简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及其土地制度.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在不付赎金的条件下获得土地并进行"土地平分"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1917年后农民要求废除一切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禁止土地买卖,代之以农民土地占有制.新经济政策则赋予了广大农民自由选择土地占有和使用形式的权利.土地制度的演进反映了农民身份的变化和权利与自由的变迁.法律同土地所有权之间的连接,不仅能够说明和分析现实中的法律,而且能推动和促进土地制度的合理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