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诊断隐匿性骨折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36例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经金标准CT三维构象(金标准)确诊2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16例非隐匿性骨折患者,对其均进行X光与DR检查,将X光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DR的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患者的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结果:DR能量减影对肋骨骨折以及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能量减影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简称钼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影像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提高钼靶和彩超对乳腺癌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130例钼靶及彩超影像表现,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标准和Addler半定量法分级,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标准钼靶诊断符合率高达95%,肿块显示率为88.5%.钙化显示率为48.5%。105例患者表现为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即肿块型表现,血流信号按Addler半定量法分级Ⅱ~Ⅲ级达123例,流速峰值在25~40cm/s之间123例,阻力指数≥7.5为118例。结论钼靶和彩超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起着主要作用,二者各有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目的:隐蔽性乳突炎在耳科诊断上较难,为了让更多的医生能准确的诊断隐蔽性乳突炎并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避免或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归纳总结我科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结合临床体征、X线平片、颞骨薄层CT扫描等方法,结合术中所见,对隐蔽性乳突炎的诊断治疗提出临床特点。结果:13例中耳隐蔽性乳突炎,病程由1.5个月至15年,在未出现其它任何症状之前,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每例病人出现的症状不尽相同,依病人情况不同,我们采取了不同术式,术中发现乳突腔内有肉芽形成或包裹脓肿形成,重者有明显的骨髓炎及骨质破坏,除1例未经手术治疗合并有颅内感染后死亡,其余均经手术治疗。结论: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颞骨CT薄层扫描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超声早期检查及与MRI检查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DDH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超声检查及MRI检查。记录超声与MRI对组内患儿90个髋关节骨性结构(髂骨、髋臼骨顶、股骨头)及软骨性结构及软组织(髋臼软骨顶、髋臼盂唇、关节囊)的阳性检出情况,采用Kappa检验对二者DDH阳性检出一致性进行评价;参照Graf分型标准及MRI分型标准,评价超声与MRI对DDH不同病变程度诊断的一致性;另进一步评价并分析超声与MRI对不同年龄DDH患儿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与MRI对DDH骨性结构阳性检出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超声对Graf分型为Ⅳ型、Ⅲ型、Ⅱb型、Ⅱa型髋关节检出的一致性较好(P0.05),MRI对MRI分型中Ⅰ型、Ⅲ型髋关节检出的一致性较好(P0.05);
简介:【摘要】目的:CT与MRI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64例直肠癌病人进行研究,所有人员按照先后顺序进行CT、MRI影像诊断,查看联合诊断方法诊断效能。结果:CT假阳性率为19.23(10/52),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诊断中尿液检验和血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19年11月开展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者,共116人,按照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采用尿液检验和血糖检验,作为尿检组和血糖组,然后从诊断准确率以及血糖值方面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尿检组阳性检测人数为54人,诊断准确率为93.10%,空腹血糖(5.87±1.40)mmol/L、餐后2h血糖(7.63±1.79)mmol/L;血糖组阳性检测人数为58人,诊断准确率为100%,空腹血糖(9.43±1.0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2.58±2.35)mmol/L,P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重点针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诊断期间,经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研究过程中共择150例2015年1月-2021年1月确诊的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对其进行MRI与 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并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150例,病灶共163。MRI影像学检查各时期检出率分别为,动脉期(96.31%)、门脉期(85.89%)、延迟期(89.57%);CT影像学检查各时期检出率分别为,动脉期(86.50%)、门脉期(80.37%)、延迟期(83.43%);MRI诊断总检出率(96.93%),CT诊断总检出率(86.50%);两种诊断结果可见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针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诊断时,应用MRI诊断的结果相较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效果更具有优势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临床应用价值显高,值得广泛应用于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检查运用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查,然后将心脏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85例患者中,80例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4.12%(80/85);80例患者的ICTnl和CK-MB的均值分别为(75.68±4.36)ng/ml、(90.34±5.34)U/L;同时,在80例患者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1例,占13.75%,窦性停搏2例,占2.5%,交界区期前收缩31例,占38.75%,3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占40.0%,房室传导阻滞41例,占51.25%。结论: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运用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并且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临床调研。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280例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采用两种形式,对照组为单一血常规检查,观察组结合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对比检测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对照组平均白细胞检测值为(11.45±2.31)×109/L,观察组平均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13.23±2.34)mg/L,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疾病诊出率高,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