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察评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阿奇霉素共同应用合理性。方法:选择性抽取于院内施展针对干预方案的72位肺炎患儿实行探察,日期限定范畴为2020年(1月17日)-2022年(1月12日)。遵照奇偶性原则将择取对象分于两个组别并分别施以区别干预内容。前者(奇数,对照组)数值为36位,采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干预。后者(偶数,观察组)人数数值与前者一致,在其基础上施以阿奇霉素共同干预。探析择取对象干预、预后、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并予以组间评估。结果:单项或联合干预采取下,相比于对照组数据,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数值、湿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长均得到明确改善(P<0.05)。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照无较大区别(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阿奇霉素共同应用十分合理,对患儿恢复有促进性,未见严重毒副反应,施行科学性较强且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择研究者医院药剂科开具的抗菌处方2000张进行分析,开具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依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类型分组,分单一组(即单一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n=1000)、联合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n=1000)。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联合组中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中,又以头孢氨苄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头孢哌酮和(或)头孢他啶发生率最低,但各类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率总体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可在多个系统表现,需予以重视,严格遵循规范合理用药,制定针对性预防及处理措施,以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Pro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测得三七皂苷R1在50.10-501.00ng、人参皂苷Rg1在151.02-1510.20ng、人参皂苷Re在32.01-302.10ng、人参皂苷Rb1在102.23-1022.30ng、人参皂苷Rd在16.32-163.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收回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简介: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本文对利拉鲁肽国内外近期文献进行分析,从其药理作用特点、临床研究、安全性和耐受性等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其长期应用疗效如何以及能否延缓糖尿病的进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简介:目的:调查和评价某院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院住院医生工作站,抽取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无感染迹象Ⅰ类清洁手术出院病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频率、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时间及用药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例Ⅰ类清洁手术患者中有418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99.29%;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为:头孢地嗪钠、诺氟沙星和头孢唑啉钠;联合用药194例(46.41%);术前〈2h用药89例(21.14%);用药时间超过3d者267例,占63.42%。结论:某院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加大监管力度,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他汀类对高血压老年病患的药学成效。方法 挑选院内2022年5月-2023年5月救治的130例高血压老年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5例。参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救治,研究组则结合运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救治。结果 救治完成后,研究组救治总有效率为92.31%,参照组救治总有效率为78.4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老年病患采用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他汀类救治可以降低血压水准,临床救治成效较为符合预期,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简介:本文利用药物化学中的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全新的环磷酰胺双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在合成该类化合物的过程中,探索了新的合成路线及分离纯化方法,对已有的环磷酰胺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为今后合成新类别的环磷酰胺哌嗪季铵盐奠定了基础。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南宁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220例,评估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不合理类型、发生科室与手术情况。结果本院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种类主要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头霉素类,其中包括头孢呋辛、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西丁等。其中不合理用药31例,占14.1%。其中用药品种不当、预防用药疗程过长是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最主要不合理表现。结论医院要加强执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简介:建立了同时测定桂枝和肉桂中7种苯丙素类成分(2-羟基肉桂醛,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2-甲氧基肉桂酸,肉桂醛,2-甲氧基肉桂醛)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该方法对48批中国肉桂和桂枝(27批肉桂和21批桂枝)商品药材中7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7种苯丙素类成分在肉桂中的总含量为17.5巧1.6mg/g,在桂枝中的总含量为9.91-23.4mg/g:其中2-甲氧基肉桂酸在肉桂中的含量在检测限以下,而在桂枝中的含量在0-0.119mg/g之间。肉桂和桂枝药材中(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比值(R346)范围分别是0.0121-0.0467和0.0598-0.182,该比值可用以区分肉桂(〈0.05)和桂枝(〉0.05)。7种成分在沸水中的煎出率不同,肉桂醛煎出率最低(〈3%),肉桂酸煎出率最大(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