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间住院的136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通过对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头CT或MRI检查的调查,对其病因、危险因素及性别、年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女性占优势,其中一半女性处在更年期阶段。85%患者具备了多种危险因素。经治疗65%患者在24h内缓解,97%患者72h缓解。结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多因素发病,应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STIR序列在诊断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行STIR成像技术对体进行扫描的患者,将STIR和T1WI、T2W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IR序列对89例体疾病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10例体结核、9例体转移瘤、5例体恶性肿瘤、7例体血管瘤、20例体骨折、30例局灶性脂肪浸润、8例间盘脱出。结论STIR像的应用有助于体多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STIR成像技术 椎体病变 诊断 磁共振成像 椎体转移瘤 椎间盘脱出
  • 简介: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在体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6%,远低于对照组的25.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体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椎体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前路融合术后邻病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手段针对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采取颈前路融合手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并再次实施颈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零切迹组和钛组,对比患者患者预后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得到完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零切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钛组,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零切迹组手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优于钛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后一次随访的植骨融合Eck分级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零切迹组和钛组在术后3个月以及最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评分、NDI、C2~C7Cobb角与手术前对比有极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除VAS评分以外其他指标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融合手术后的邻病多发生的融合阶段的上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治疗邻近节段退变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改善神经压迫,帮助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零切迹融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

  • 标签: 颈前路融合术 邻椎病 再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基底动脉变异诊断中头颈CTA的运用。方法:选取于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参与研究的基底动脉变异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DSA检查的临床资料,将其列为对照组;现将40例患者进行CTA检查,将其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对基底动脉变异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检查结束后,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果:头颈CTA应用于诊断基底动脉变异,其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头颈CTA检查相比于DSA更为安全,该检查方式应用于基底动脉变异的诊断之中,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资料,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变异 头颈CTA DSA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前路融合术后邻病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手段针对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采取颈前路融合手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并再次实施颈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零切迹组和钛组,对比患者患者预后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得到完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零切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钛组,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零切迹组手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优于钛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后一次随访的植骨融合Eck分级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零切迹组和钛组在术后3个月以及最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评分、NDI、C2~C7Cobb角与手术前对比有极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除VAS评分以外其他指标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融合手术后的邻病多发生的融合阶段的上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治疗邻近节段退变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改善神经压迫,帮助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零切迹融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

  • 标签: 颈前路融合术 邻椎病 再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普通接骨与锁定接骨治疗成人闭合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跟骨骨折68例(72足),男56例,女12例,4例男性为双。年龄18~71岁,平均35岁。应用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5足,Ⅲ型46足,Ⅳ型11足。其中应用非锁定跟骨接骨治疗44足(A组),应用锁定跟骨接骨治疗28足(B组)。排除术前合并同下肢骨折、同血管损伤及同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结果两组64足切口一期愈合,5足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给予换药后瘢痕愈合,3足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内固定物外露,换药清创后行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手术前后B觟hler角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3例(64足)获得随访,随访12~26个月,应用AOFAS评分评价,优(90~100分)49足,良(75~89分)13足,一般(50~74分)2足,优良率96.9%。结论应用锁定与非锁定接骨治疗闭合性成人跟骨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方法的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跟骨 骨折 内固定 锁定接骨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中采取睑腺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患者48例,接受睑腺按摩护理,对照组患者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异物感、疼痛、充血、眼部畏光等各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5、4.565、7.154、4.766,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BUT明显大于对照组,FL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7、8.154,P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腺按摩对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90例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睑腺按摩组应用睑腺按摩护理。比较两组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眼干、烧灼感、异物感、疲劳感、畏光消失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症状积分、BUT时间;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睑腺按摩组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睑腺按摩组眼干、烧灼感、异物感、疲劳感、畏光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症状积分、BUT时间相近,P>0.05;护理后睑腺按摩组症状积分、BUT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睑腺按摩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睑腺按摩护理在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速各项症状消失,缩短疗程,减少投诉,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半月损伤修复围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72例半月损伤修复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加快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因念殊菌性阴道炎口服氟康唑150mg。3h后在双腋下、肘部、足趾等部位出现约1.5~6cm。大小不等的紫红斑块,伴局部肿胀和瘙瘁。患者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服用阿司匹林和磺胺药后在上述相同部位出现药疹。因此,该斑块诊断为固定性药疹。停用氟康唑,服用氯雷他定10mg,1次/d,维生素C0.2g,3次/d,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1周后,局部肿胀、瘙瘁消退,留下色素沉着。

  • 标签: 氟康唑 固定性药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8年,运用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采用膝前正中入路。结果36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随访。结论以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钢板内固定配合七叶皂苷钠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患者90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术后常规康复,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测得值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肿胀等症状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D-D水平测得值和VAS、肿胀的评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结论: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中出血量、并发症率以及Harris评分分别为(73.1±2.7)min、(15.2±3.8)d、(280±110)ml、26.67%、(87.72±2.6)分;研究组分别为(51.2±2.6)min、(10.1±1.4)d、(130±35)ml、6.7%、(61.23±2.0)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钳夹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化瘀接骨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IF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比较组,各60例,比较组患者用PFNA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用钳夹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对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比比较组治疗的优良率更高,术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用钳夹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对老年IFF患者进行治疗能促进其骨折端的愈合。

  • 标签: 钳夹复位 PFNA内固定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手段,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愈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对7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结果对两组患者给予生存期监控,观察组肿瘤坏死程度、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肿瘤患者实施立体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巨块型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凝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单髋关节置换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单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40例观察组(采用等比重布比卡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高胸椎阻滞平面更高,T10阻滞时间更高,单神经阻滞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围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单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取得理想效果,该麻醉方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其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 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 阻滞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单肺叶切除患者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单肺叶切除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D1组(22例)、D2组(22例)及D3组(23例),均给予全身复合麻醉,中均行单肺通气,给予乌司他丁。D1组、D2组及D3组分别给予负荷量为0.5,1.0,2.0μg/kg的右美托咪定,10min后静脉泵注剂量分别为0.5,1.0,2.0μg/(kg·h),直至手术结束。测量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12,24,48,72h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FEV1/FVC。检测并比较4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min(T0),单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120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30min(T4)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记录4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D1组、D2组、D3组患者术后12,24,48,72h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3组术后48h及72h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同期(P<0.05);与T0时比较,对照组、D1组在T1至T4时的血清IL-6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均明显下降,在T2至T4时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D2组及D3组在T2至T4时的血清IL-6,IL-10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D1组及D2组在T2至T4时,以及D3组在T1至T4时的血清IL-6及MDA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IL-10及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D3组在T2至T4时的血清IL-6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D1组和D2组,血清IL-10及SOD水平均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P<0.05);4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为1.0μg/kg或2.0μg/kg静脉泵注10min后,再以1.0μg/(kg·h)或2.0μg/(kg·h)的剂量持续静脉泵注至毕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单肺通气 右美托咪定 剂量 乌司他丁 肺损伤
  • 简介:空间忽视(unilateralspatialneglect)最早由Jackson于1876年首次报道,又称为忽视(neglect)、疏忽(inatten-tion)、单忽视症(unilateralneglect,UN)等,是脑卒中或脑损伤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UN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患者对忽视的定向、注意以及刺激的应答能力减退,在感知觉缺失的同时,且不被患者觉察到,与单纯的视野缺损、感觉或者运动功能障碍所致的感知及应答缺失不同。临床上报道卒中后左侧忽视症的发病率为10%~82%,

  • 标签: 单侧忽视症 康复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