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牙颈缘线曲率对CAD/CAM全瓷冠及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影响。方法与材料:在模型上颌中切牙上预备3种类型基牙(曲率1mm、3mm、5mm)。每种类型基牙分别制作5个全瓷冠(Cerconsystem.Degudent)和5个金属烤瓷冠。采用Two—wayANOVA和Tukey—HSD检验(α=O.05)计算和分析冠边缘适应。结果:全瓷冠唇侧、舌侧、近中和远中平均边缘缝隙(SD)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曲率为1mm全瓷冠边缘缝隙为54(10)、51(11)、47(13)、49(9)岬;曲率为3mm全瓷冠边缘缝隙为49(12)、53(11)、54(10)、55(12)岬:曲率为5mm全瓷冠边缘缝隙为57(12)、54(11)、53(10)、52(9)μm。曲率为1mm烤瓷冠唇侧、舌侧、近中和远中平均边缘缝隙(SD)值分别是36(7)、41(9)、26(8)、28(10)邮.曲率为3mm烤瓷冠唇侧、舌侧平均边缘缝隙(SD)值为45{8).48(9)μm.均显著大于近中(P=O.01和0007)和远中(P=0.03和0.02)边缘缝隙。曲率为5mm烤瓷冠唇侧、舌侧平均边缘缝隙(SD)值为76(10)、74(15)μm.均显著大于近中(P=O001和0.001)和远中(P=0.001和0001)边缘缝隙。结论:基牙颈缘线曲率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无显著影响.但对烤瓷冠边缘适合有显著影响。

  • 标签: CAD/CAM全瓷冠 颈缘线曲率 适应性 金属烤瓷冠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实验牙移动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与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关系.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观察对象,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牙周膜组织切片.结果正畸牙移动加力后,牙周膜压力侧和张力侧P2X3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增加,呈短时上调规律,两侧相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过程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压力侧与张力侧呈一过上调规律,推测P2X3受体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实验性牙移动 疼痛 P2X3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4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手术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采用两种术式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首选术式。

  • 标签: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经羟基磷灰石(HA)涂层处理后多孔镍钛(NiTi)合金溶血率及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附着、增殖及分化情况,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方法测定经HA涂层处理圆盘状多孔NiTi合金(NiTi—HA组;直径10mm。厚2mm)生物相容,未经涂层处理多孔NiTi合金(NiTi组)及致密纯钛(Ti组)试样设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溶血性能:将成骨细胞接种于试样表面,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骨细胞黏附形态,MTS法及碱性磷酸酶(ALP)试剂检测细胞附着、增殖情况及ALP活性,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NiTi-HA组、NiTi组及Ti组试样溶血率分别为(0.30±0.11)%、(0.51±0.07)%及(0.27±0.06)%,均低于国家标准(YY/T0127.1)规定5%。SEM观察显示.NiTi—HA组及NiTi组试样细胞黏附形态良好。NiTi—HA组试样表面细胞附着及增殖数量均高于NiTi组试样(P值分别为0.000与0.001)。NiTi-HA组及NiTi组试样表面细胞ALP活性无差异(P=1).但均高于Ti组试样(P值分别为0.001与0.0004)。结论NiTi-HA组、NiTi组及Ti组试样均无溶血作用:NiTi-HA组较NiTi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附着和增殖.且ALP活性均高于纯钛。

  • 标签: 多孔NITI合金 表面涂层 羟基磷灰石 血液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研究寻找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遗传易感性相关多态位点。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运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在397例新发头颈癌患者和9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对照中分析了5个多态位点(rs1494961、rs1229984、rs1789924、rs971074、rs4767364)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易感性关系。结果:rs1229984(A〉G)遗传变异能够显著影响头颈癌发病风险。携带rs1229984AG/GG基因型者罹患头颈癌风险较携带AA基因型者增加34%(调整OR=1.34,95%CI=1.05-1.71)。本研究未发现其余4个位点多态与头颈癌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染色体4q23区域rs1229984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易感性有关。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头颈癌 易感性
  • 简介:目的探讨微种植体配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高角骨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角骨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结合Ⅲ类颌间牵引)和常规支抗组(采用常规Ⅲ类颌间牵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并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估疗效。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U6-PP、U6-SN、SN-MP、FH-MP、Y轴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常规支抗组U6-PP、U6-SN、SN-MP、FH-MP、Y轴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在进行Ⅲ类颌间牵引过程中能有效控制高角患者垂直高度。防止下颌骨顺时针旋转。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安氏Ⅲ类 高角
  •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治疗策略。方法:将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入26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分为合并DIC组与未合并DIC组,回顾分析患者检查指标及治疗经过。结果:(1)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中性粒细胞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9.73±3.97μg/mLvs.3.20±1.61οg/mL,(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8.95±3.06svs.11.01±1.15s,(P〈0.05)、纤维蛋白原5.95±1.64g/Lvs.2.70±0.54g/L,(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2±10.48svs.38.34±4.26s,(P〈0.05)、行紧及气管插管人数7/4vs.2/13s,(P〈0.05)、行床旁血滤人数5/6vs.0/15,(P〈0.05)、死亡人数3/8vs.0/15,(P〈0.05)、平均住院日23.45±15.66vs.12.20±3.87,(P〈0.05)数值均高于未合并DIC组。(3)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入院处理不当时白细胞计数9.93±2.71%vs.14.09±3.31%,(P〈0.05)低于未合并DIC组。结论: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有严重出血可能,需结合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合并DIC者,在纠正DIC前提下先行通畅气道,紧急治疗全身中毒,改善微循环,局部病灶应视情况于全身症状稳定后再行处理。

  • 标签: 口底蜂窝织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再植时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牙齿对正畸所致咬合变化反应,以及这些再植牙对牙槽骨发育影响。研究方法脱位4个下切牙在脱位1小时内再植,再植后7个月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以改善覆盖,之后应用Begg技术不拔牙矫治恒牙列错He畸形。结果再植后14年4个月复查,发现再植牙齿保持着良好咬合功能,未发生骨粘连。活髓再植牙牙根在植入后继续发育,牙周组织和骨硬板也得以继续形成。结论再植牙成活并获得稳定咬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 年轻下颌恒切牙脱位 牙再植 预后 牙槽骨发育
  • 简介:目的:评价手动填压法和手动结合机械(自动)填压法对可压树脂修复体龈缘封闭影响。方法与材料:测试两种可压树脂:PyramidDentin(BiscoDental)和Filtekp-60(3MEspe)。研究选取37颗拔除的人无龋磨牙和前磨牙,每颗牙上分别制备2个标准II类洞.用分层技术充填修复:近中II类洞修复采用手用器械填压.远中II类洞修复采用手用与自动联合填压技术(KaVo)。充填后牙齿接受温度循环和载荷循环测试。将牙齿浸泡于05%碱性品红中,37。C放置96h后.将样本沿近远中向剖为3部分,检查龈壁染料渗透情况。结果:FiItekP。60和Pyramid自动填压组较手动填压组有更好封闭。染料渗透评分范围为0~3,两种树脂自动填压修复体平均染料渗透评分分别为0和1.手动填压平均染料渗透评分分别为2(P=0043)和3(P=0.079)。手动填压时.Filtekp-60比PyramidDentin有更好边缘封闭(P=0.037)。自动填压时.两种材料染料渗透无显著差异(P=0.066)。结论:本体外研究显示:手动和自动填压技术联合应用可减少可压复合树脂修复体龈缘微渗漏。

  • 标签: 填压 边缘封闭 可压树脂 复合树脂
  • 简介:骨结合种植体可为冠、修复体、义齿基牙和可摘义龄提供可靠修复支持。近年来种植体广泛应用产生了不同类型并发症,最近报告了一种发生于骨结合种植体根尖周围区病变,为逆行种植体周围炎。本文系列病例报告对逆行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和治疗进行了描述,这些患病种植体所替代牙齿都曾有牙髓治疗和根尖手术失败病史。

  • 标签: 牙髓治疗 根尖手术 失败部位 治疗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目的:本试验目的是通过了解以口腔种植为例骨结合种植过程,研究与触觉感知相关大脑皮质神经元可塑性改变。本文通过横断面试验方法,有9名患者被列入试验组,10名年龄相仿志愿者为对照组。在每一名试验者上颌切牙区,应用功能磁共振检测点状机械刺激自然牙或种植牙表面后大脑皮质相关改变。材料和方法:在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测过程中,在上颌左侧中切牙、尖牙、种植体中切牙表面应用1HZ强度点状触觉刺激干预。分别在9名试验组患者上颌左侧种植体中切牙(I21-p),尖牙(T23-p),10名对照组上颌左侧中切牙,尖牙(T21-c、T23-c)表面应用-特别设计机械刺激进行试验干预,对于每个刺激牙位试验结果应用随机效应组间分析,而自然牙或种植牙刺激后大脑皮质激活变化结果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结果: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I21-p、T23-P)双侧S2躯体感觉大脑皮层区域被激活,对照组(T21、T23)双侧S1、S2区域均被激活。组内比较,9名试验组中有4名S1区域被激活,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工作侧,口腔种植体被刺激后能够激活双侧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外围更大范围皮质网络区域:在大脑皮质顶叶、额叶和岛状脑叶,簇集激活区位于顶叶前脑回,试验组患者T23被刺激后大脑皮质激活范围介于天然牙和种植牙之间。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点状机械刺激口腔种植体能够激活大脑初级、二级皮质相关躯体感觉区域,而且显示,口内牙拔除区域被骨内种植体取代后能够产生大脑皮层可塑性变化,上述大脑皮质被激活现象可能和发生骨感知潜在机制相关。

  • 标签: 牙齿 功能性磁共振 神经可塑性改变 口腔种植体 骨感知 牙周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脑血栓形成相关。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血栓形成患者76例为脑血栓组,口腔科门诊以非牙周疾病就诊患者9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病史及牙周检查。比较两组牙周炎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差异。结果脑血栓组患者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栓组牙周炎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慢性牙周炎程度加重,脑血栓形成危险递增。结论慢性牙周炎与脑血栓形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慢性牙周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本研究旨在评估上颔前牙冠延长术后骨组织各项指标及稳定情况。研究纳入36名患者.涉及行唇(颊)面冠延长术上颔前牙及前磨牙277颗。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记录牙齿唇(颊)面正中、近中和远中线角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表明.上颌前牙冠延长术中预期龈缘与牙槽嵴顶问距离常不能满足生物学宽度要求。此外.术后可能会发生明显组织反弹,组织反弹在术后6个月内逐渐稳定。组织反弹与缝合时组织瓣与牙槽嵴顶位置关系有关。以上发现表明:临床医生应合理运用骨切除术建立合适前牙临床牙冠长度。

  • 标签: 前瞻性临床研究 牙冠延长术 前牙区 延长术后 牙槽嵴顶 生物学宽度
  • 简介:目的:应用肌电图仪评价骨Ⅲ类错He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咀嚼肌功能变化:方法:收集16例骨Ⅲ类错He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He对照组.应用MedelecSynergy肌电图仪分别在静息放松、正中紧咬、前伸、开口、侧方和咀嚼运动时.测定双侧颞肌前束、咬肌和二腹肌前腹表面募集电位,并计算其肌不对称指数运动:病例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测定,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病例组咀嚼肌电位小于对照组,尤以紧咬和咀嚼时差异显著(P<0.05),肌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部分肌功能恢复,但紧咬和咀嚼时募集电位下降显著(P<0.001),肌不对称指数也增大,提示此时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各种功能运动时募集电位均大于术前水平.肌不对称指数则基本小于术前水平,说明肌功能有所改善:结论:骨Ⅲ类错He畸形患者手术前咀嚼肌功能弱于对照组,正颌手术矫正了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改善了患者咀嚼肌功能.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肌电图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naturalcoral,NC)作为骨组织工程学载体吸附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可行,并比较两种可降解屏障膜PLGA-NC复合膜和PLGA膜生物相容及用于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可行.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狗BMSCs,检测其成骨活性;将NC和可降解屏障膜材料分别吸附原代培养BMSCs,观察复合物形态,进行细胞蛋白含量测定.结果:BMSCs在NC孔隙中生长良好,并有细胞基质分泌;两种屏障膜与细胞均有较好生物相容,但PLGA-NC复合膜较PLGA膜有更多微孔和更好成形.结论:NC可作为牙周骨组织工程学中细胞载体;PLGA-NC复合膜比单纯PLGA膜更适合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屏障膜材料.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可降解性膜 珊瑚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垂直向不调指数(ODI)与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关系,以利于骨安氏Ⅲ类错[牙合]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100例成人及青少年分成5组,正常成人组20例,正常青少年组20例,骨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组28例,早期骨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组24例,早期骨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失败组8例。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指标为腭平面角、下颌-AB平面角、ODI值,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正常人群ODI均值在70°以上,骨安氏Ⅲ类错[牙合]ODI均值在63°以下,青少年各项测量值较成人小,需行正颌手术患者ODI均值小于53°。ODI值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ODI均值小于正常标准值越大,上、下颌骨骨垂直向畸形就越严重。ODI值是评价骨安氏Ⅲ类错[牙合]上、下颌骨垂直向关系较为有效指标。

  • 标签: | 头影测量 垂直向不调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矫治对单侧完全唇腭裂患儿术后长期鼻外形美观与对称影响。方法:84例患儿按改良式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其中,经过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矫治42例,未经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矫治42例。均采用术后4~5a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而后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经过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矫治和未经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矫治患儿,术后4~5a鼻外形美观与对称平均得分分别为66.62±14.25和66.31±15.08,两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术前应用鼻牙槽骨塑形矫治纠正单侧完全唇腭裂患儿鼻畸形,而未对单侧唇裂鼻畸形形成解剖学机制进行有效干预,手术后良好鼻外形无法长期维持。

  • 标签: 鼻畸形 鼻牙槽骨塑形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 简介:目的通过三维测量CT方法来研究成人骨Ⅲ类偏颌患者髁突形态及位置特征。方法对60例骨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颅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采集DICOM数据,利用Mimics17.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确定标志点及测量相关参考平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偏斜组两侧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偏斜组偏斜侧髁突冠状面-CP、髁突水平面-CP、髁突矢状面-FH大于非偏斜侧,髁突水平面-FH、髁突矢状面-MSP、髁突高度、髁突内外径、髁突外斜面长度小于非偏斜侧。结论骨Ⅲ类偏颌患者髁突形态与位置存在不对称。偏斜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后、内旋转,偏斜对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前、外旋转。偏斜侧髁突高度、内外径和外斜面长度小于偏斜对侧。

  • 标签: 骨性Ⅲ类 下颌偏斜 髁突 CT
  • 简介:目的:研究miR-495-3p对脂多糖(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及炎因子表达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hPDLC,然后给予10μg/mLLPS处理及miR-495-3p模拟物(mimic)转染。实时定量RT-PCR检测LPS处理后miR-495-3p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MTT法检测hPDLC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95-3p与TLR4靶向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miR-495-3pmimic转染后TLR4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表达。结果:LPS处理后,miR-495-3p表达显著下降,TLR4表达显著上升。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促进hPDLC细胞增殖,抑制IL-6及TNF-α产生;miR-495-3p可靶向结合到TLR43'UTR区,并下调TLR4表达;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抑制p-IκBα表达。结论:miR-495-3p可通过靶向下调TLR4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进而抑制炎因子产生,促进hPDLC增殖。

  • 标签: miR-495-3p TLR4 牙周膜细胞 增殖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