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与目的:经蝶入路手术范围已经从鞍区扩展到海绵窦、颅中窝等处。本研究对蝶窦气化延伸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解剖进行观测,旨在为扩大经蝶手术术前评估提供参考,避免术中重要结构损伤。方法:结合尸头解剖与头颅CT,对蝶窦外侧壁气化方向变异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关系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结果:当蝶窦气化向外侧方向扩展超过连接圆孔颅外端内侧缘与翼管前端开口内侧缘VR线(Vidian-Rotundumline)时,该蝶窦被称为外侧型蝶窦。VR线外侧蝶窦部分称为蝶窦外侧隐窝。外侧型蝶窦可分为蝶骨大翼型、翼突型和全外侧型。本研究在100例CT扫描中,外侧型蝶窦占46%。其中蝶骨大翼型占12%,翼突型占11%,全外侧型占71%。结论:外侧型蝶窦中外侧隐窝可为经蝶窦和经上颌窦入路切除海绵窦区和颅中窝病灶提供自然手术通道。

  • 标签: 蝶窦 气化 扩大经蝶手术入路 神经 血管 显微解剖
  • 简介:目的探讨LuminalA型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与绝经相关性,进一步认识该类乳腺癌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135例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表达水平(高表达(H)〉50%;低表达(L)≤50%),比较ER、PR不同表达分组在绝经前后患者中差异及ER、PR间相关性。结果绝经前LuminalA型乳腺癌ER—H/PR-H表达最常见(63.8%);ERH/PR—L表达在绝经后患者中最常见(51.1%),在绝经前少见(17.0%)。ER、PR相关性在绝经前比绝经后更明显(P值:0.003VS.0.047)。结论绝经前后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存在ER、PR不同表达差异性分布,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引起差异原因。

  • 标签: LUMINAL A型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绝经
  • 简介: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对于一名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死亡更是笼罩在心灵上空一朵雨云,随时可能降临却又无法躲闪。作为一名医生,是患者临终前最后见证者和帮助者,有责任帮助患者度过骄阳下最后一站。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死亡教育 临终关怀 临终前
  • 简介:目的研究子宫颈正常上皮组织、慢性炎症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组织及子宫颈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浸润程度、分布变化,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以探讨肿瘤局部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颈上皮、15例慢性炎症组织、30例CIN组织及40例宫颈癌组织中DC浸润程度和形态分布特征。结果子宫颈癌组中DC高度浸润13例,低度浸润27例;CIN组中高度浸润24例,低度浸润组6例;慢性炎症组中高度浸润11例,低度浸润4例:正常对照组中高度浸润10例,低度浸润5例。CIN组DC高度浸润率高于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炎症组DC高度浸润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DC高度浸润率小于正常对照组和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浸润程度可反映肿瘤局部免疫状态,为宫颈癌预后判断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子宫颈癌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DDR1基因表达与肝癌术后早期复发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DDR1基因在20例术后早期复发肝癌、20例非术后早期复发肝癌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结果DDR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60.0%VS20.0%,P<0.05),DDR1基因在术后早期复发肝癌组表达高于非术后早期复发肝癌组(80.0%VS40.0%,P<10.05),DDR1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Edmonson分级无关(P>0.05).结论DDR1基因与肝癌术后早期复发密切相关,DDR1基因高表达有可能促进了肝癌早期复发和侵袭转移,可以作为肝癌判断预后分子指标之一.

  • 标签: DDR1 肝癌 早期复发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肿瘤疼痛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接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骨肿瘤疼痛患者,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患者以中度疼痛(48%)为主,干预后以轻度疼痛(56%)为主;干预后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干预前,中、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3.5±3.8)、(42.6±3.9)分,明显低于干预前(52.4±4.1)、(51.8±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SAS、SDS评分≥50分患者分别占4%、3%,均明显低于干预前2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骨肿瘤疼痛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疼痛 疗效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kinase,PAK)是否影响肺癌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方法:肺癌细胞系中加入PAKGroupⅠ抑制剂(IPA3)后,应用MTT、流式细胞术观察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IPA3和吉非替尼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但二者联合用药能明显增强对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PAKGroupⅠ活性减弱后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肺癌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

  • 标签: P21活化激酶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EGFR-TKIS 吉非替尼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interactionmolecule1,STIM1)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与VEGF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宫颈癌患者癌变及其正常上皮组织并测量对应肿瘤体积,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TIM1在各病变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析STIM1与肿瘤病变程度相关性;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过表达STIM1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并分析其与STIM1相关性。结果:70%宫颈癌组织中STIM1表达上调,表达量与癌症病变标志物即肿瘤大小相关;STIM1可促进血管内皮因子VEGF分泌。结论:STIM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是宫颈癌病变过程中一个重要因子。

  • 标签: 宫颈癌 STIM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肝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诱导及其功能异同,探讨能否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诱导出功能正常、具有抗肿瘤作用DC疫苗。方法取肝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分离DC前体细胞,应用rhGM—CSF、rhIL-4及肝癌细胞抗原诱导DC。观察DC生长过程形态学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EU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肝癌细胞抗原致敏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4小时释放法检测肝癌细胞抗原致敏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瘤活性。结果从肝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DC前体细胞诱导DC具有相似的生长过程和细胞形态及功能,其表面分子HLA—DR、CD1a、CD83、CD80、CD86、ICAM-1表达水平、DC培养上清中IL-12水平、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所诱生CTL杀瘤活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诱导出功能正常并具有抗肿瘤作用DC瘤苗,为以DC基础肝癌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肝肿瘤 树突状细胞 诱导 抗肿瘤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26例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以同期无低血糖症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不同.结果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占总体原发性肝癌患者6.7%,其临床症状与普通低血糖症患者相似.低血糖症患者组年龄、性别、B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血糖症患者组术前ALT、AST、TBIL、IBIL及DBIL升高比例高于对照组,仅ALT、AST升高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症患者组Child-Pugh分级B级和C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症患者组AFP升高者比例达69.2%,显著高于对照组46.5%(P<0.05).低血糖症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病理类型及大体类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1、3年术后总体生存期分别为50.0%、0.0%;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28.0%、18.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低血糖症少见,这一特殊类型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较差,生存预后不佳.

  • 标签: 低血糖症 原发性肝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给药间隔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多药耐药之间关系及机制.方法分别间隔24、48、72和96小时,用MMC处理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株2个小时,共5次,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Westernblot分析p170和p53表达.结果①MMC首次处理BIU-87、间隔24、48、72和96小时给药IC50分别为4.41、0.71、2.83、4.51及6.16μg/ml;②间隔24小时给药,p53显著下调,未检测到p170表达,间隔48、72、96小时给药,p53持续表达,p170表达逐渐增强.结论膀胱癌细胞耐药性与丝裂霉素C给药间隔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p53表达变化有关.

  • 标签: 膀胱移行细胞癌 多药耐药性 丝裂霉素C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分析其与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OR和VEGF在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及1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并对直肠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两者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TOR在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0%(36/60),高于直肠腺瘤和直肠正常黏膜组织36.7%(11/30)和10.0%(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直肠癌患者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肿瘤形态无关(P〉0.05)。VEGF在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0.0%(42/60),显著高于直肠腺瘤和直肠正常黏膜组织46.7%(14/30)和20.0%(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直肠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形态、术前CEA水平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两者在直肠癌组

  • 标签: 中表达 侵袭转移 直肠癌组织
  • 简介:背景:复发是肿瘤致死主要原因。因导致肿瘤复发基因组学改变不同于原发肿瘤,所以复发肿瘤至少有一部分会失败。为探索这一假设。我们对23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在初治和复发切除标本外显子进行测序。

  • 标签: 低级别胶质瘤 肿瘤复发 基因突变 变异 治疗 原发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tBid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表达及其对转染SOSP-9607细胞凋亡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tBid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形态学变化,进一步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MTT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通过AnnexinV、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来观察其促凋亡作用。结果:转染SOSP-9607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Bid表达,细胞出现凋亡。电镜观察呈现出典型凋亡特征。MTT实验发现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AnnexinV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明显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6%)相比,其凋亡率为35.8%。结论:tBid基因可以在转染SOSP-9607细胞中表达,并可抑制转染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TBID 骨肉瘤SOSP-9607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在贲门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00例贲门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情况,结合病理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织中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5%。C-erbB-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C-erbB-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术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是贲门癌预后一项判断指标。

  • 标签: 贲门癌 C—erbB-2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FLAG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病例与方法采用FLAG治疗为复发和难治性18~60岁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同时选择既往采用非FLAG治疗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FLAG方案,即:氟达拉滨30mg/m^2,d1~d5,Ara—C2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0直到白细胞恢复超过〉1.5×10^9/L。结果FLAG治疗组患者21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53.85%;对照组患者8例完全缓解,CR率为24.24%;FLAG治疗组患者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0~17个月),中位OS为6个月(0~17个月)。21例CR患者随访PFS,中位PFS为10个月(4~17个月)。结论FLAG方案是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较好选择。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难治 氟达拉滨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危险因素,为合理诊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对发生转移可能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发病集中在50-59岁年龄区间,并且该年龄阶段较其它年龄阶段容易发生转移(P〈0.01);子宫内膜癌以内膜样腺癌为主,约占90.97%;其总体转移率为7.41%,Ⅱ型特殊类型内膜癌转移率明显高于Ⅰ型内膜癌(P〈0.01);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与其转移相关(P〈0.01);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间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676)。结论: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年龄、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可能是其转移危险因素。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转移 分化 浸润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肝癌超声造影灌注特征与病理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发现369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造影显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与病理学诊断恶性病灶245个和良性病灶124个进行对照,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灵敏度为98.8%(242/245),特异度92.7%(115/124),准确度96.7%(357/369),约登指数0.92,阳性似然比13.7,阴性似然比0.013。(2)小肝癌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早期快速增强,动脉中晚期或门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表象;其中肝脏恶性病灶快进快退表现占87.2%(219/251),与良性病变1.7%(2/1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分化小肝癌廓清时间分别为(102.4±2.36)s、(76.02±3.88)s和(49.40±4.95)s,分化程度高者开始廓清时间明显晚于分化程度低者(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及其病理分化程度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肝肿瘤 病理分化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4,MCT4)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手术胃癌患者标本113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T4蛋白表达。结果MCT4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细胞膜上,低表达样本55例,高表达样本58例。MCT4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0.021)。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CT4低表达患者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CT4高表达患者(P=0.001)。结论MCT4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胃癌 MCT4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