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氟乙酰胺高效、剧毒、残留期长有机氟杀虫剂、灭鼠剂,中毒死亡极高.本院近期抢救成功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现对其抢救治疗期间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变化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中毒生化 临床分析 分析例
  • 简介:摘要临床工作中方便卧床危重患者穿着,避免患者因穿普通病员服不当发生受凉,提高患者舒适度,人文关怀前提下提出危重患者卧床专用服。该病服设计简单,制作方便。临床应用以来,取得良好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和舒适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诊断明确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和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运动纤维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病情。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脾破裂可行临床意义。方法:20001月-200510月,采用腹腔镜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脾破裂48例,其中BuntainCT分级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10例。其中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结果:44例顺利完成镜下止血手术。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8.4min。4例因术中出血过多或怀疑合并其它血管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出院时间:30例单纯脾破裂6—14d。有合并伤18例12—43d。结论: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脾破裂切实可行。适用于BuntainCT分级Ⅰ~Ⅲ型脾脏损伤无严重合并伤患者。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脾脏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异常黑胆质成熟疗法能否影响“退行”硬化性主动脉瓣膜发展。方法健康新西兰纯种雄性白兔100只,适应喂养1周,实验开始前处理20只,剩余8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C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I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干预组(MI组)。于0和8周末两点采血行血脂分析。在0,2,4,6,8周时间段,取出主动脉瓣膜标本,AFM下观察内皮细胞纳米结构。结果HC组与N组相比,TG,TC,LDL,HDL测量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1)。MI组HC组相比,TG,TC,LDL,HDL测量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AFM50um×50um扫描下HC组与MI组内皮细胞长径6周、8周均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长径有明显差异(P<0.01)。AFM500nm×500nm扫描下HC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6周,8周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8周有差异(P<0.05)。结论随之时间延长,高脂饮食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明显破坏而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构建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体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活性。结果:获得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体结合优势。结论:该抗体株D13可供进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有增多趋势,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收治81例老年AMI作回顾分析,比较男、女老年AMI异同。1临床资料1.1般资料81例AMI患者我院19941月至19998月,年龄≥60岁住院病人,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所公布诊断AMI标准。其中男性60例,女性21例,男∶女=2.9∶1。男性平均年龄69.3±6.8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心源性休克 老年男性 回顾性分析 并发症
  • 简介: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逐年增加,其发病年龄也相应提前,并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探讨青年人AMI发病规律,作者收集了我院1990~199823例住院青年AMI病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年龄30~40岁,平均37岁;其中男21例,女2例。所有临床表现,心电图或心肌酶变化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AMI诊断标准。病因:嗜铬细胞瘤1例,其余均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所致。危险因素:高血压6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青年人 危险因素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电位
  • 简介:目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探讨室心动过速(VT)发生特征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DCG检查出VT患者158例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中共检出室速2541阵.频率范围在70~250次/min,其中1阵/24h110例(占70%)。绝大部分为非持续室速(〈30S),有6例持续室速(3.8%)。VT呈单形123例(78.2%)、多形性35例。76例合并不同程度ST—T改变,随访中有2例猝死。结论:室速发生与器质心脏合并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密切相关,在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大多数室速转归良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光量子疗法对顽周偏头痛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1月至200712月收治顽固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光量子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各60例,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41%),好转32例(53%),对照组显效5例(8%),好转20例(33%),治疗组显效率和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结论:光量子治疗顽固偏头痛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光量子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椎体凸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7月至20157月院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体成形术,研究组则采用椎体凸成形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累计透视时间、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术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I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以及累计透视时间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锥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以及术后OID评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体凸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产生医疗费用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外伤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对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40例急诊拟行单侧下肢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B组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局麻药均用罗哌卡因。记录麻醉前麻醉15、30、60、9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针刺疼痛消失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等指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病人麻醉血压均下降,B组病人麻醉各时点SBP、DBP均明显低于A组;术中B组晶体输入量,曾用麻黄碱病例数和术后尿潴留发生明显高于A组;针刺疼痛消失时间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病例麻醉效果确切,均无更改麻醉方式完成手术。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下肢创伤手术病人。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腰丛 坐骨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颈椎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20131月至20156月我院治疗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实施常规牵引,剩余组实施常规牵引联合针灸,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是(8.63±1.82)d、(6.09±1.67)d、(4.55±0.93)d,对照组分别是(11.50±2.25)d、(9.53±1.64)d、(7.82±1.53)d,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0%,对照组70%,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与复发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群药敏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32例VAP临床资料及下呼吸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结果:ICU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52.2%;病原菌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耐药严重。结论:加强VAP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VAP诊断和治疗水平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加强医疗病房
  • 简介:目的:观察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皮瓣治疗踝、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临床效果.方法:9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22×10cm,最小16×8cm.手术方法:小腿前内侧设计安装皮肤扩张器,扩张3~5周,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转移,修复足、踝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9例皮肤扩张转移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移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了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新方法.

  • 标签: 组织扩张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7我院收治16例创伤膈疝病例临床资料。24h内确诊15例,术前确诊8例。经胸切口3例,经腹切口8例,经胸和经腹切口3例,胸腔镜膈肌修补1例。结果:1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创伤膈疝早期误诊,胸部X线、B超和胸部CT确诊依据,早期诊断和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提高创伤膈疝治愈关键。

  • 标签: 膈肌破裂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