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肠梗阻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主要因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引起的肠折叠扭转,从而造成梗阻现象发生。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和排气等,由于该病发展迅速,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会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临床针对肠梗阻疾病主要采取非手术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方法临床大多数是针对单纯性肠梗阻,而针对绞窄性肠梗阻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对肠梗阻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所以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加强对肠梗阻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研究,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次将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龄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方案为伊立替康350mg/m2,静脉滴注90min,每3周1次;奥沙利铂130mg/m2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h-6h,每3周1次。结果其中缓解2例(5%),死亡1例(2.5%),疾病控制率为(92.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改良的治疗方案中可以安全的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在结直肠癌临床治疗中可提高耐受性与疗效。全面而充分的准备、合理治疗方案、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极为重要,希望本研究能为后续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实习前进行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探究其在职业中感染防护的意识和影响。方法分别在2014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在2013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没有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将这些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当这些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她们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学生不管是在防护行为方面,还是在知识内容的了解方面都显著好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结论在护生前往实习之前,对她们进行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护生在工作中拥有感染防护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减少感染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方面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以来在我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81.6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76%,两组在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可知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的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感染性脑脓肿在临床较为常见,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一种,有着极高的病死率,对于感染性脑脓肿患者而言,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正确的对症治疗是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良好预后的关键。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诊断技术不到位、患者临床表现欠缺特异性以及脓肿数目、大小、位置不一等,使得临床对于部分感染性脑脓肿的诊出率较低,尤其在鉴别脑内高级别胶质瘤、非典型脑脓肿以及转移癌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及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1-2。基于此,本文就感染性脑脓肿的疾病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对于感染性脑脓肿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并就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期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