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占19.5%;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占56.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将64例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临床护理途径表,观察组按临床护理途径表来实施诊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完成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2.1±4.8)分、(18.6±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建立肺癌术后康复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各方面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行胃内镜手术治疗时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112例来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统计并评价不同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疾病复发率为0,对照组则分别为78.6%、23.2%与10.7%,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时,通过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多元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多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8.1±1.2)d;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3.8±2.5)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复发,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元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对肢体外伤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肢体外伤骨折手术患者134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统计两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自术后12h开始,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自术后24h疼痛明显改善(P<0.05);术后48h,两组患肢肿胀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88.06%(P<0.05)。结论在肢体外伤骨折术围术期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缓解肢体疼痛,促使肿胀尽快消除,有利于降低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风险,改善护患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的56例患者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30.1±11.7)、开始进食时间(26.5±12.2)、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3.5±16.9)、导尿管留置时间(40.1±18.6)、引流管留置时间(50.2±22.6)、住院时间(5.4±1.6)与对照组排气时间(43.2±15.5)、开始进食时间(56.0±18.2)、首次下床活动时间(66.8±28.7)、导尿管留置时间(83.3±39.7)、引流管留置时间(102.8±46.1)、住院时间(8.9±2.2)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中有着较为明显的护理效果,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年肥胖伴子宫肌瘤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及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伴有肥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93.3%及并发症发生率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53.3%及并发症发生率1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年肥胖伴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混合型阴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50例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混合型阴道感染患者临床数据进行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进行数据的总结和对比。其中25例患者行基础性护理干预,其余25例患者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策,对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患者其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混合型阴道感染患者行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治愈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为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具有的实际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人性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人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之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人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98例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手术期加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恢复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于围手术期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