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330例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257例(占77.8%)病人符合脑动脉硬化血流改变,31例(12.1%)血流速度增快,150(58.4%)血流速度降低,12例(4.7%)有脑动脉狭窄表现。结论:经颅多普勒是一种安全、易行、无创的脑动脉硬化症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脑动脉硬化症 诊断
  • 简介:目的:用脑电图(EEG),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和大脑结构特征与规律进一步认识。方法: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进行EEG常规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描记时间20~30分钟,86例患者中52例作脑CT扫描。结果:本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EEG检查结果24例异常,异常率28.6%,均为轻度异常。86例中52例作脑CT检查,检查结果13例异常,异常率2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少部分有一定程度的大脑功能障碍与脑结构改变的表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CT
  • 简介:儿茶酚胺类物质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神经介质,具体种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丁羟色胺、5羟色胺及其衍生物。儿茶酚胺类物质在体内调节基本生理功能,传递生理信号,是正常生理过程中重要的信号介质,同时在病理过程中也出现其含量的相应变化。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血浆及组织间液中含量非常微少,同时各类生物样品中存在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相似的代谢物和/或内源性带有相关基团的干扰物,导致精确测定儿茶酚胺含量困难,而临床实践中选择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测定儿茶酚胺类浓度的方法,不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当前的研究难点。本文在此介绍几种目前应用的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质谱分析做一重点介绍。

  • 标签: 儿茶酚胺 分析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质谱
  • 简介:目的:验证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应用于脑电信号分析时的有效性。方法:使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把得到的标度指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的标度指数越来越大,这表明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下脑的动力学活性越来越低,并且在时间上具有长程相关性。结论: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在探索不同脑功能状态下EEG的标度指数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 脑电信号 标度指数
  • 简介:目的:⑴探讨近视眼手术前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值及潜时变化特征;⑵探讨近视眼手术前后P-VEP、F-ERG、P-ERG联合预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重庆大学医电仪器公司产AVS-1000视觉电生理仪。对近视眼病例采用分组测量,术前均测F-ERG、P-VEP,部分病例增测P-ERG,术后均测P-VEP、F-ERG。结果:⑴眼术前P-VEP的AP100降低,LP100延长;术后AP100升高,LP100缩短

  • 标签: 近视 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电流图
  • 简介:目的: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的肌电图表现,了解肌电图定位与手术相符合程度及手术前后神经根压迫程度的变化。方法:使用日本充电MEB—5404K型肌电一诱发电位仪对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术前肌电图检查提示的神经根受损部位与手术中所见相符率为94.1%。术后肌电图显示神经根受压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受压有定位价值及对术后效果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 标签: 肌电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前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和TCD在血管性痴呆(V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VD患者进行脑电图、TCD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36例脑电图异常表现为:a节律变慢,广泛θ活动,局限性慢波(出现在额区、颞区、顶区),2例出现痫样放电;TCD表现血流速增快或减慢,频谱形态改变,为高阻型,动脉硬化表现;结论:脑电图、TCD检测是诊断VD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发病早期.

  • 标签: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血管性痴呆 诊断
  • 简介:本文对5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平均为53g/L,非蛋白氮平均为25.44mmol/L,肌酐平均为510μmol/L。患者组BAEP有不同程度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Ⅴ各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间期延长(P<0.05和<0.01),波幅降低,波形分化不清或消失。本病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特别是脑干损害者尤为明显。应用BAEP对CRF患者并发尿毒症脑病的可进行早期诊断,脑干的电生理变化因体内毒性物质的有害影响而产生异常。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是眼接受图形的刺激时,视路及大脑皮质枕区所产生的一系列电位变化。在视交叉后病变的诊断,病情估计及预后推测中有比较肯定的价值。本文对17例视交叉后损害的病人进行分析。发现视交叉后病变以视皮质损害为主,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野改变。P—VEP检查的异常率与病变部位大小及病变性质有关。同时检查半视野刺激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 标签: 视交叉后病变 P—VEP
  • 简介:我们采用EEG、BEAM和CT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震荡的患者进行脑功能、脑形态学的检查,现对比分析如下.

  • 标签: 脑震荡 EEG BEAM CT 检查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优生学科门诊病员资料,评价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设后的积极作用。方法:对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优生学科就诊的病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设后的病员就诊信息。结果:χ2检验显示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设后的月就诊病人数量、病种较开展前显著增加。结论: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放有着巨大的病员需求,对控制成都市龙泉驿区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优生学科 胎儿游离DNA 无创产前检查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20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结果:2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85%),其次来自分泌物(9.0%),在临床各病区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ICU)23.0%(46/200)、脑外科22.0%(44/200)、呼吸科,19.5%(39/200)、急诊科6%(12/200)、神内科5.0%(10/200)、肿瘤科4.5%(9/200)、烧伤科4.0%(8/200)、西骨科3.5%(7/200)、其他科与肾内科等12.5%(25/200)。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仅有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5%、24.I%。耐药率较高的是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70.1%、68.5%、61.0%、60.2%、57.8%、56.2%、55.3%、54.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控和药敏试验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在脑血管疾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病情轻,但患病人数多,又可反复发作,常为脑梗塞的前驱表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脑电图或脑电地形图可协助诊断并可指导治疗。现就1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加以分析讨论。资料和方法1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男71例,女61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1岁,其中40~49岁33例,50~59岁59

  • 标签: 脑电地形图分析 脑电图机 脑梗 脑血管疾病 异常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检查
  • 简介:<正>1952年,由Langner首次将高频心电图(HF-ECG)应用于临床后,人们对正常人及心脏病人的HF-ECG报导较多,发现心肌缺血,损伤以及一些心肌病均能引起心电图上的高频成分(切迹,扭转)增多,HF-ECG分析可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辅助手段。目前,临床HF-ECG分析大都沿用Langner氏的切迹计数法,受主观因素较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正常人 高频成分 心肌缺血 冠心病人 主观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以口服丁苯酞软胶囊3次/d,200mg/次,连用14d.另联合应用脑超声波SUT-800型,超声输出频率600khz,声强0.75-1.25w/cm2,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一个疗程,间隔一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一个月后观察疗效。本治疗方法与单用丁苯酞及单用脑超声波治疗并与普通治疗进性疗效对双观察。结果:丁苯酞联合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较单用丁苯酞及单用脑超声波治疗并与普通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标签: 丁苯酞 脑超声波治疗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经颅多普勒(TCD)是一项新兴的无创性脑血流动力学量化检测手段,能较精确地反映颅内各条血管的功能状态,这对提高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应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TV20000型仪器,观察了85例脑梗塞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结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脑梗塞 对比分析 平均血流速度 CT检查 腔隙性梗塞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脑干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临床诊断为VBI的病人进行TCD及BAEP的检查.结果:TCD异常率为77.7%,BAEP异常率为69.7%.结论:两项检查均为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对VBI的诊断相互补充,可提高其早期确诊率,并有助于定位诊断.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诊PCI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抢救措施,旨在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择期PCI、急诊PCI共10800例,其中55例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分析VF发生原因和抢救措施。结果:10800例冠脉介入手术并发VF55例(0.51%),其中冠脉造影术并发VF29例(0.39%),择期PCI术中并发VF9例(0.29%),急性PCI并发VF17例(6.27%)。冠状动脉造影并发VF原因:造影导管超选进入圆锥支10例、造影导管嵌顿9例、气体栓塞6例、冠脉痉挛4例;择期PCI并发VF原因:指引导管嵌顿右冠状动脉开口6例、左主干病2例、球囊加压扩张缺血1例;急诊PCI并发VF原因:再灌注性VF7例、缺血性VF3例、临时搏器电极导致7例;随访结果: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54例进行了12±4月的随访,无VF复发和猝死病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择期PCI、急诊PCI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发生率不同。冠脉造影术并发VF与导管操作相关,择期PCI术中并发VF与冠脉严重病变相关;急诊PCI术并发VF与心电不稳定相关。随访无VF复发和猝死病例。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纤颤 随访
  • 简介:运动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观察了运动前后青年人胫神经MCV、体温、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运动后平均口温升高0.45℃,平均胫神经MCV增快5.11m/s,这与环境温度、体表温度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发现,胫神经MCV变化与体内温度变化相关(r=0.4218,P<0.05),与心率变化无相关(r=0.0404,P>0.05)。运动引起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可能与运动本身及体温升高引起机体一些生理变化有关,它具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传导 相关生物学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