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露疗法联合抗感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转归时程的相关性。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烧伤面积TBSA≥50%总体表面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30人研究组30人。对照组患者诊疗期间采用常规暴露疗法及补液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诊疗期间在暴露疗法及补液的基础上给予全身抗感染、支持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时对感染创面进行清创。并统计两组患者创面痊愈(以未愈面积<1%计算)时程。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痊愈时长为9±6周,对照组的平均痊愈时长为22±8周。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转归时长明显缩短。(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行暴露疗法联合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控制因烧伤造成的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为创面愈合提供了无菌环境,可明显缩短转归时长,宜在烧伤科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临床观察实验目的是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对中老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自身对低血糖知识具体的知晓程度,以及对自身生活质量具体的影响。实验方法是进行选择本院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其中有观察组90例患者是对其进行采用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办法,但是对照组的90例临床治疗的患者是完全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办法,对于实验的2组糖尿病患者实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得到结论利用延续性的护理办法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延续护理可以显著的增加糖尿病患者自身对于低血糖有关知识的储备,进而实现提高糖尿病患者自身整体的生活质量,所以延续性护理非常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通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对患牙转归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4月我院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依照咬合时间测定值大小分层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口SRP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记录其全口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间、咬合受力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出血指数显著下降,牙周袋深度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咬合时间与0天比较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进行单独咬合调整治疗无法显著改善牙周炎,通过SR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社区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特点,并提出在本社区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根据2009年广州市海珠区肿瘤网络直报系统提供本社区常住户口恶性肿瘤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公安局提供的2009年死亡登记中的恶性肿瘤死亡人员名单,用Excel、SPSS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社区恶性肿瘤发病前3位是肺癌、肠(空、回、直肠)癌、乳腺癌,男女比例是1.161,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均以肺癌为最多;且女性乳腺癌与肺癌发病并列排第一位。恶性肿瘤死亡前三位是肺癌、肝癌、肠道癌。结论肺癌、肠癌(空、回、直、结肠)、肝(胆道、胆囊)癌、乳腺癌是江南中街社区重点预干预和康复的恶性肿瘤;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高危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及平原地区单纯肺动脉栓塞及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在患者梗塞范围及再通范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临床通过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D-二聚体(DD)拟诊并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tomographypulmonaryangiography,CTPA)证实的68例PTE患者,患者均居住高原地区三年以上者;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单纯肺动脉栓塞,共32例,第二组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共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尿激酶溶栓治疗(剂量100-150万IU),分别于治疗后一周内-两周内再次行CTPA复查,就PE治疗转归进行评价。结果①肺动脉栓塞双侧发生梗塞者多于单侧者,右肺多于左肺,下肺多于上肺;②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经过1-2周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率明显低于单纯肺动脉栓塞组;③高原地区患者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多于平原地区,而且恢复较平原地区慢;④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胸腔积液吸收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原因恢复时间长或较难恢复,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梗塞范围较大,溶栓剂后再通率明显低于单纯肺动脉栓塞,所以肺动脉栓塞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合并肺梗死患者后期延长溶栓治疗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FN-γ、TNF-α、IL-17等因素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定量测定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cirrhosis,LC)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alrcarcinoma,HCC)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7水平。结果1.CHB与LC组患者血清中的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HCC组低于LC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CHB、LC、HCC三组患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纤维化进展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3.LC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HB组,HCC组低于LC组,差异有显著性,CH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1.随肝脏纤维化进展,肝功损伤,IFN-γ水平降低,作用减弱,在HCC体内分泌减少,功能异常。2.TNF-α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当发生肿瘤时,TNF-α进一步升高发挥抗肿瘤功能。3.IL-17与纤维化程度及肝功损害成正相关,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其中,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可能因为肝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分泌较肝硬化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早期干预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模式。方法:在双向转诊工作中探讨方便生命早期、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患儿的转诊流程,建立保护患儿利益的机制,促使患儿及时下转。结果:实施双向转诊前,患儿转诊率和家属满意度一般,实施双向转诊后,患儿转诊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双向转诊模式,可为患儿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保障了患儿利益和康复期及时下转,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信任度,可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初产妇产后第一年的糖代谢结果进行随访和评估,并探讨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医院接受定期产前检测的266名GDM患者作为前瞻性队列,收集孕期和产后的基本信息。产后6-12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随访1年。根据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并分析影响血糖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从861名GDM患者中选择266名(30.89%)符合标准的GDM患者,其中252名(94.74%)完成了6周的产后随访,231名(86.84%)完成了1年的产后随访。252例患者中,糖代谢异常98例,占38.89%(98/252);在产后1年的随访期间,90例(38.96%)出现了葡萄糖代谢异常。结论:妊娠期BMI较高的GDM孕妇,诊断孕周越早,1小时PG水平越高,HOMA-IR指数越大,产后一年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功能独立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社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ment,FIM)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FIM评分分别为(88.2±10.1)、(89.9±8.3)分,干预后为(103.5±19.6)、(90.1±11.9)分,干预前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19.8±6.0)、(18.5±2.6)分,干预后为(17.9±3.4)、(15.7±2.8)分,社区康复组干预后FIM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社区康复组干预后的FIM评分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AD患者功能独立性,并延缓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8月1日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152例患者,有26例患者出现相关性肺炎,而影响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的使用、基础病症、切管切开、以及昏迷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独立性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了解,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极高。
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是1949年9月建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1955年迁至哈尔滨,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1985年重新成立为公共卫生学院至今。现设有预防医学系、管理系、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干部培训中心、黑龙江省卫生学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口学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性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哈尔滨发行站等机构。设有3个专业、6个二级学科、17个教研室和8个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