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中利用4个不同类型页岩气藏中17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评价了3个页岩气生产模型。非常规天然气藏的产量在持续增长。虽然已有文献公开介绍过很多页岩气生产模型,但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哪一种模型更适合于预测页岩气产量。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3个模型,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其进行了评价。这些生产数据来自巴奈特页岩、伍德福德页岩、费耶特韦尔页岩和海因斯韦尔页岩的17口页岩气井。在这17口页岩气井中,既有干气井也有湿气井,它们的生产历史都在3—8年之间,最高月度产量介于15~160百万立方英尺之间。这17口井中有14口水平井和3口直井。本次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页岩气模型的筛选。
简介:原油采收率不仅与原生水饱和度有关,而且与水、气和化学驱后的残余油饱和度有关。而这些流体各自的原始饱和度和残余饱和度又与其岩石物性和油藏条件如温度、油藏压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等有关。目前的研究旨在推导出一种以上述参数(如常规和特殊岩心分析研究中测量的参数)为基础预测原油采收率的经验模型。一项基于100块砂岩和碳酸岩样品数据库所进行的初步研究得出了一个极好的特征关系式,其相关系数为R2>0.95。这种相关关系对各油藏是特异的,因此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发出每个油藏的原油采收率特征图版。这种特征图版可用于提高采收项目中水、气和化学驱的设计。为了将这种相关关系推广到不同的地层流体和地层,采用了Klinkemburg和Forchhenimer关系式。该关系式为缺乏数据时确定油藏的原油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工具。
简介:专门测定地下岩层速度的反射地震资料的性能是不确定的。本文运用一种层析方法来研究典型的地质形态的地震测量分辨率。首先在傅里叶域对单一水平反射层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当最大偏移距与地层深度之比为1时,对于约为地层厚度2.5倍的波长,其速度变化以及界面深度变化的横向分辨率4氏低。随着最大偏移距与地层深度的比率增大,分辨率也随之提高。用一个最小平方层析算法结果证实了在傅里叶域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还发现,在处理时,加入阻尼项的层析正规化可以抑制低分辨率区产生的伪振荡,不过这是以牺牲分辨率为代价的。对3—D地震体的单层响应的分析表明,一种多方位覆盖的3—D采集可以明显改善速度的测定。
简介:历经二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开发证实,在川西坳陷已经发现的油气田10个,含气构造12个(图略),气田储层其中属常规物性常压储层1个,9个为非常规物性超压储层,含气构造也如此.川西坳陷碎屑岩超压层均以产天然气为主,储层为低孔渗性.根据区内物性差异及压力特征,可将该区储层划分为四种类型:常规物性常压储层、非常规物性低超压储层、非常规物性中超压储层、非常规物性高超压储层.这四类储层中储量最大者侏罗系"多源气藏"非常规物性中超压储层带,其次为上三叠统须家组"原生气藏"非常规物性低超压储层带.分析结果发现压力系数<1.07或>2左右时油气产储量明显下降,据此可从中优选纵横向有利勘探层带.
简介:本文描述了在得克萨斯Scurry县SACROC单元CO2EOR项目中应用智能井的实例研究。在2005年初实施了一个有5口井的先导性试验项目,目的是证实智能井井下流动控制阀能够限制或隔离产自采油井高渗透层的CO2和控制从注入井注入的CO2分布。目的是减少CO2在注入井和采油井之间的不必要循环,提高波及效率,增加呆油量和提高最终采收率。这一目的是通过采用有成本效益并且适合这一目的的智能井系统达到的。可以把在本文中描述的智能井技术和工艺过程应用于所有EOR/IOR油田开发规划中,特别是可以应用于C02WAG中。可以把在该实例中采用的智能井技术应用于层状、形成封存箱的和复杂的油藏,特别是可以应用于二次和三次采油井网。初步结果显示,在保持经济呆油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CO2采出量。采用智能井设备还能够在不使用钢丝和电缆的情况下在一口井内对不同层进行选择性测试和实施增产增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