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淡马纳(Temana)油田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海域巴林基安含油气区的构造隆起部位。采用页岩涂抹参数对淡马纳油田第三系碎屑岩中正断层的封堵性作了评价。如果断层面的页岩涂抹因子小于6,且粘土含量比大于30%,那么这个断层可以在其两侧砂岩-砂岩界面上形成断层封堵层。根据断层两侧地层压差估算了砂岩储层的烃柱高度,计算结果和根据构造溢出点计算出的烃柱高度(76m)一致。断层的封堵性足以支撑延伸到构造溢出点的烃柱高度。根据现有的粘土舍量比一渗透率关系标定数据计算出的断层岩渗透率比较低,不到0.3md。以淡马纳断层为例,介绍了估算断层岩渗透率概率的一种新方法(根据粘土含量比、断层滑距和深度)。
简介: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技术的研究过程,这项技术可用于确定异常压力气藏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这种新方法需要生产数据(-↑P和Gp)——不需要有关以前地层和流体压缩系数数据。这种方法采用基于广义气体物质平衡方程的与压力有关的压缩系数来模拟文献中所提出的岩石塌陷和泥质水侵入理论。本文中介绍两个新的交会函数:·-↑Cc(-↑Pi-P)~(P/Z)/(Pi/Zi);·(P/Z)/(Pi/Zi)~Gp/G。这里,对于受与压力有关的地层压缩系数函数(Fetkovich等)影响的气藏而言,采用广义气体物质平衡方程、结合异常压力气藏P/Z~Gp交会图中所见到的两条直线趋势线来研究上述交会函数。我们用这些新交会函数研究出一种动态标准曲线拟合技术,这项技术可同时确定天然气地质储量(G)。除了用于确定天然气地质储量之外,这项新技术也可用于计算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与油藏压力的函数关系。我们用数字模拟结果来验证这项新技术,用几个现场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简介:许多致密气井和页岩气井的线性流态都可以持续数年。然而,非常规油藏(如巴肯油藏)生产分析表明,线性流态并不是唯一的主导流态。现场数据表明,受增产处理油藏体积(SRV)影响的边界流(boundary—dominatedflow)和复合线性流的持续时间一般要远长于早期的线性流态。根据裂缝网络或SRV模式,非常规油藏的线性流态可能只持续几个月,但对估计最终开采量(EUR)的贡献却高达约30%。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模型来识别裂缝网络模式和获取相关流动参数的方法,由此得出的油藏描述结果被移植到油藏~流量数值模拟模型中,用于捕捉非常规油藏系统中压实作用、多相流动特性以及各种流态对开采动态的影响。这种方法有助于认识油井的开采动态,以便于了解历史拟合情况。特别是,文中通过产量不稳定分析确定了裂缝网络模式和流态,通过数值模拟与解析模型相结合,开展了生产动态约束下的历史拟合;对非均质效应、压实效应和多相流效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本方法在巴肯油井的现场应用。研究认为,在开展详细的油藏一流量数值模拟研究之前,应当先进行解析模拟。该项研究成果为改善非常规油藏描述奠定了基础。
简介:在“挪威初探井评价”项目中,石油公司对于钻成千井的勘探目标都报告了原因。本文将这些原因与钻前预测的圈闭、充注和储层的概率作了对比。除了按年份、地区、成藏层带、圈闭类型、二维和三维地震、油气地质储量以及与最近井距离等分析了发现概率,还将不同因素的钻前概率评估与钻探结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千勘探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缺失侧向封盖、储层和运移。一般来说,预测的发现概率有点悲观,仅为23%,但如果不包括小型技术发现,也与27%的实际发现率相当接近。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勘探工作者在评估圈闭概率时过于悲观,而在评估充注概率和储层概率时也有较小程度的悲观。各年份、各个地区和各个层带的钻前发现概率评估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实际发现率的变化。在成熟探区的已确定成藏层带,发现率最高。在1990年到1997年间,依据三维地震钻探的勘探目标其发现率略高于依据二维地震的钻探。研究结果表明,发现率和与最近井的距离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同时与勘探目标的预测储量也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但是这些在预测发现概率时都没有得到明确表现。
简介:川中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位于威远隆起北东向倾覆的斜坡地带,发育一个宽缓鼻状构造,须家河组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勘探程度低。结合储层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盆地模拟技术等研究资阳一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系统特征,认为其在燕山中期以来构造演变为斜坡,烃源岩在燕山晚期进入生烃高峰期,充足的油气在储层优势通道中持续向高部位顺层运移,在沉积微相相变位置发生侧向封盖而聚集成岩性气藏;与资阳地区须家河组成藏地质条件相似的邻区安岳地区近年来岩性圈闭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表明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岩性圈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其中沉积微相是须家河组成藏的主控因素,加强高分辨率沉积微相的研究有助于岩性气藏的预测识别。
简介:本报告论述了在一口水平井中,对一个两层气藏所获得的压力恢复数据的解释。该水平井所钻到的岩层是粒状灰岩,上覆于一厚层低渗透性的白云岩之上。为了确定井筒和气藏的一些性质,实施了措施前的压力恢复试井。所获参数是,水平井段的有效长度,表皮效应和单层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分析解释主要依赖于双对数压力和导线曲线,来确定储存系数和传导率的重要变化以及分离出适当的数据段进行直线分析。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压力导数计算中专门考虑了开采速度变化的影响。在本文献中发表的方程用于计算不同流动状态的开始和结束,从而获得所需参数,以提供分析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压力恢复数据表明的特征与层状系统理论是一致的。虽然早期存储系数增大,受上层高渗透性地层的影响,但终究还是整个系统作用的结果。由于在分析中作了总体考虑。就可能得到有效的所需参数。从结论看出,为产量作出贡献的水平段小于井筒长度,而且对地层的伤害是很轻的。分析计算出的渗透率与从岩心、模型、邻近井筒的试验所获数据结果是一致的,并且表明两层气藏有长期排流的可能性。
简介: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气井在测试过程中,压力测点位置与产层中部的距离较大,需将压力数据用气柱压力计算公式折算后再进行解释。本文以质量、动量和能量三大守恒方程和状态方程为基础,考虑了流动气柱的动能损失以及井筒和地层中复杂的传热机理,推导出计算垂直测试管柱单相气流温度和压力方法,并应用目前最新的地层测试技术模块化动态地层测试器MDT(ModularFormationDynamicsTester),对坡2井的测试压力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本文中的压力计算方法,完全可以满足解释的压力数据精度。另外,通过分析泥浆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可为钻井、完井过程中对储层的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简介:CO2地质封存四维地震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CO2驱油效果.注入CO2过程中,储层中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压力变化导致储层弹性参数及地震响应发生相应变化.从理论上讲,储层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不变的,所以两次四维地震属性相减得到的成像显示,消去了油气藏静态性质(如构造、岩性等),得到的是油气藏的流体动态成像(如压力、饱和度等).本文采用的加拿大Weyburn油田CO2地质封存项目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两次三维勘探数据采集时间分别是1999年(Baseline)和2002年(Monitor),CO2封存量为280×104t.首先,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Gassmann方程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计算替换前后其速度和振幅等属性的变化,以此约束实际地震属性的筛选;然后,在对两次观测的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四维地震匹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两次观测地震数据的地震属性筛选与对比分析,利用两次地震属性的差异,识别注入CO2后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最后,以盖层重复性为指标,标定储层,提取储层的不同属性,同时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结果,得到一个能更好表现其流体变化的属性.
简介:碎屑组分记录了当时沉积演化过程,对物源具有明显的指示性。根据须家河组砂砾岩碎屑成分、砂岩骨架颗粒及重矿物组合等时空演变的对比分析,认为:①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大体以须三段为界,可以划分出两个演化阶段,须一一须二段为相对远源沉积,物源性质为古陆物源,从须三段开始,川西北地区表现为近源快速沉积特征,以大量的砾岩分布及高岩屑含量为特征,表明从须三开始,该区沉积环境和物源发生了巨大变革,物源性质为造山带物源;②碳酸盐岩砾分布在川西北大部分地区,而石英岩砾及燧石砾则局限分布在九龙山以北地区,表明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物源以龙门山北段为主,是该区沉积贡献的主体,来自盆地北缘的物源有少量贡献,但不足以影响沉积格局。
简介:近年来,人们针对页岩气井产量预测建立了多种解析递减曲线模型(Anderson等,2010;11k等2008;Valko和Lee2010)。页岩气产量预测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作者要么没有量化页岩气井储量的不确定性,要么无法证实其概率预测结果得到了很好的标定。Jochen和Spivev(1996)和Cheng等(2010)开发出了可以开展概率递减预测和量化储量不确定性的自助法(bootstrapmethod)。采用改进型自助法(Cheng等,2010)开展预测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的储量。但由于需要为每口井都开展数百次的牛顿迭代(NewtonIteration),其时间效率比较低。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概率递减曲线分析引入了贝叶斯法,用于快速可靠地量化储量不确定性,而且无需修改历史产量数据。我们通过分析巴奈特页岩区带中生产历史在7年以上的167口水平井,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贝叶斯方法中,递减曲线参数qi、D.和b被假定为随机变量,而非为获得最佳拟合效果而需进行修改的参数。采用带Metropolis算法的McMc建立了递减曲线参数的马尔科夫链。在对167口巴奈特水平页岩气井开展测试时,我们假设前半时段的产量数据已知,而下半时段的产量数据未知,后者被视为“未来产量”。这167口井的“未来产量”数据大约有85%落在由贝叶斯法计算的P90和P10储量范围内,说明这种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标定,而且贝叶斯法的计算速度是改进型自助法的13倍。所提出的贝叶斯法为人们快速而可靠地得出概率递减曲线预测结果和量化储量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手段。如有必要,这个方法还可以与其它解析递减曲线模型结合使用。
简介:通过特殊岩心分析(SCAL)测试得到的数据对油藏工程模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为SCAL测试选择代表性样品时所需要的一些标准和测试。推荐的这项技术可以保证选取到代表储层内合适的流体封隔箱或者地层岩相的高质量岩心栓。肉眼观察、有时还有计算机层析成象术是用于SCAL研究中评价和选择岩心栓的两种主要手段。虽然可以对卤水渗透率进行测量,但没有一种可以直接测量SCAL岩心栓的孔隙度(φ)而不影响其润湿性的方法。其它的选择手段包括使用“姐妹岩心栓”上传统的岩心分析数据(k和φ)作为SCAL样品性质的通用指标。开发出了一种非常适合于保存样品或原状样品的选择技术来识别具有类似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储层层段。它综合应用了电缆测井、伽马扫描、定量CT和原状卤水渗透率数据。该技术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合适的深移储层性质指数(RQI)和流动层指标(FZI)数据。然后再用这些数据从每个储层封隔箱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栓样品。作为一个实例,采用该选择指标从中东的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储层申选取了大约400块SCA工。岩心栓。本文阐述了选择性岩心栓的具体步骤以及将这些岩心栓组合起来用于有意义的SCAL测试的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