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土族人那么喜欢彩虹,崇尚彩虹,称自己的民族是“彩虹民族”,称自己的家乡为“彩虹的家乡”,甚至国家在征集民族的图案标志时,土族人献上的是一幅彩虹的图案。土族人这么爱彩虹,是这个民族极爱色彩的表现,还是一种崇拜古代神灵的遗留?对此,我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彩虹 民族 土族人 家乡 图案 考证
  • 简介:“整合”和“民族整合”的词条在当前的学术论著中出现的林林总总,学者们对“民族整合”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本文对“民族整合”的不同表述进行了梳理,并认为民族整合是不同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功能和过程。

  • 标签: 整合 民族整合 理解
  • 简介:信任不仅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的基本前提,而且是促进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它还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①各民族相互信任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前提。因此,要在各民族中形成相互间的民族信任,营造良好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 标签: 民族团结 相互信任 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 社会秩序 社会和谐
  • 简介:说起收继婚,更多的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奇风异俗,似乎仅仅是历史上的一种“另类”。而本文试图用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论述匈奴风俗中的“收继婚”,使读者摆脱这种态度,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来审视收继婚的存在发展的合理性。

  • 标签: 匈奴 收继婚 人类学
  • 简介: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常常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人都知道,“习”的本义是练习飞翔,《说文·习部》“习,数飞也”.画面感、动感都很强。千百年衍伸而来,更多指学习、演习、练习、温习、复习,总之是因为常常接触、反复习练而熟悉,终至成为了“习惯(贯)”——在个体.在群体都表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

  • 标签: 坏习惯 汉语言文学专业 工具书 “习” 画面感 练习
  • 简介:回族习惯法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被回族穆斯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和。伊斯兰教经典对回族习惯法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同时又吸收了汉族习惯法中的某些成份,使回族习惯法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婚姻、财产继承、丧葬、饮食、服饰等方面。如何正确对待回族习惯法、协调好国家制定法与其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回族地区生活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多还原

  • 标签: 回族 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 简介:侗族人口一百一十一万,其中贵州六十二万多,湖南二十七万多,广西二十多万。在这三省毗邻的侗族村寨里,常可见到一种记载侗族习惯法规的石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停洞区信地公社宰兰侗寨的寨门外就立有一块叫“信地新规”的石碑。碑文说:“国有律,寨有规。律必守,规必尊。同心同德,国富民安。众人思安,同定如下约规……”。这是信地大队全体社员于1980年农历8月25日共同订立的习惯法规,侗语叫biacjiv。根据民族特点订立乡规民约,共同信守,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保持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从江县 侗语 寨门 社宰 民族特点 乡老
  • 简介:说话是人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的主要方式之一。人自从伢伢学语就要说话,每天都要说话,为什么还要提倡说真话?这里所谓说真话,不要求说出来的话都正确,都是

  • 标签: 说真话 主要方式 李世民 情感 赵高 意志
  • 简介: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说,前者应该是通过对后者的提炼和升华,并且经过时间的积累被证明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而逐步形成的。弘扬民族精神,当然是要弘扬那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在文化意识中处于相对稳定而又起到主导作用的精粹思想和优良观念。因此,在当今的时代,

  • 标签: 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 主旋律 中华民族 文化存在 社会影响
  • 简介:蒙古国的民族构成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蒙古族内的十几个部族虽然在方言、风俗习惯和服饰上有所差别,但能自由交流。哈萨克、乌梁海、图瓦、霍屯等突厥民族只占6%多一点。蒙古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哈萨克族的迁徙问题。在1991-1992年间就有4.1万人迁居到哈萨克斯坦国。迁徙的主要原因:一是蒙古国历届政府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的研究落实不得力;二是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泛民族主义意识抬头。针对这种情况,蒙古国政府采取了协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针,及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 标签: 蒙古国 哈萨克族 民族政策
  • 简介:<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学在我国不仅要研究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少数民族正在发生着的各种变化,亦即少数民族地区正在进行着的现代化过程。所以,民族学研究存在着如何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的问题。一、民族学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的必要性。1.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与汉族等其他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过程。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大都分布于边疆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内地和沿海地区;再次,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过程,面临着多层次的开放:向内地发

  • 标签: 民族学研究 民族地区现代化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各民族 小议 现代化过程
  • 简介:本文试图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在殖民主义兴起后不同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进行整体性描述和理论分析,从中探讨各种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与社会整合的影响,同时也试图总结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做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尝试的规律性特点.

  • 标签: 民族关系 社会整合 民族政策 类型 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努力.

  • 标签: 民族 精神 探讨
  • 简介:张建世,男,汉族,1953年9月生于四川省。1982年,获四川历史系考古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1985—1992年,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讲师、副教授;1992—1999年,西南民族学院博物馆副研究员、馆长;1999—2002年,西南民族学院博物馆研究员、馆长。2002年至今,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关于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张建世教授热·,32回答了记者的有关问题。

  • 标签: 西南民族学院 民族文物 西南民族大学 珍藏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研究所
  • 简介:民族角色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规范性与创新性统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角色规范性研究较多,而相对忽视了角色的创新性。事实上,伴随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与全球化,民族角色创新不可避免。它不仅反映在角色规范的创新上,而且反映在角色期待与扮演的实践中。角色创新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传统民族角色的现代重构、丰富与发展。

  • 标签: 民族角色 民族史化 创新
  • 简介:民族法律文化是各民族人们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以及立法与执法、合法与非法等各种法律现象的认识、了解、看法、态度、价值观念、信仰、期望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法律意识、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综合.它在形成、发展、变迁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同的作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法律文化.当前,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研究各民族不同的法律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法律文化 民族 研究 法学 法律制度 法律传统
  • 简介:<正>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洪堡特(vvilhelmVonHumboeldt)曾经说过语言的历史,是整个文化史的一部分,“语言被深深地埋在人类的精神之中,语言在人类进步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它。文化的每个状态在语言当中也很显露。”一个民族的形成,必有其成熟的语言相伴随。如果一个民族自始至今一直保存和使用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我们就可以断言,这个民族的过去

  • 标签: 民族语言 民族文化 母语 亲属称谓 藏语 同物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