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即使以1980年代中期作为新方志编修的正式启端,经历了两轮修志,至今也有超过30年的历程。尽管方志界每年都召开规模不小的理论研讨会,相比于新方志启动之初的热烈气氛,理论研究的风气却似乎越来越淡,大概是有些话题由新鲜渐渐成为旧话;有的争论由激烈渐渐觉得无所谓;有的主张由要辨个水落石出渐渐觉得无妨各说各话;有的观点由认真研究渐渐不作理会志书照样编纂出来。
简介:为了更好地做好续志编纂工作,建瓯市方志委特别重视业务学习和理论研究。2006年3月建瓯市续志编纂工作启动以后,逐步形成了周一例会制度,及时小结工作经验,学习业务理论,要求所有编纂人员每周挤出半天时间上网搜索相关方志理论文章,加强业务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并在例会上相互交流,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简介: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沙和积淀,隆林彝族法文化经历由“转房”“通婚禁忌”到婚姻自主和自由,神灵断案到依法审判,火葬到土葬再到火葬的文化回归,限制人身自由到自由枷锁的打破,传统刑事“赎买”到现行的罪刑法定,从“野蛮”的血亲复仇到文明纠纷解决的当代变迁。
简介:<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1986-1987年文化交流计划》,为了加速培养从事法国语言文学教学和研
简介:
简介:下文是拱玉书教授为吴宇虹教授文集所作序文。文集作者与序文作者均为国际亚述学界知名学者。两位教授既有共同的学术渊源与研究领域,其学问传承与研究志趣却又有所分别。文中拱玉书教授对吴宇虹教授的成果进行评骘,并忆旧事、兼论治学,其间颇多见地,特予刊发以与学界共飨。
简介: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其释文在1985年《文物》上发表,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银雀山汉墓竹简》公布以来,学术界已作过相当多的研讨。不少学者认为其大部分是当时的“齐国法律”,这是根本不符合《守法》等十三篇竹书的实际情况的。本文对这十三篇竹书逐一进行细致辨析,证明它们都是齐稷下学者有关各个专题的论文。同时,本文还对《守法》等十三篇竹书的史学价值,以及当前研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辨正和澄清。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计划为每位荣誉学部委员各出一本文集,我也忝列其中。虽然当年社科院在评选荣誉学部委员时给我评定的专业是国际问题和中共党史,但实际上我从1950年离开地方工作踏上外交战线后,主要和一直从事的都是国际问题研究。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只是在1999年离休后才开始,至今也不过十多年。
简介:各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事业发展实施纲要(2016-2020)》精神,扎实推动宁夏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2007年底以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面向全区征集理论文章,2018年10月以《宁夏地方志编纂研究(第一辑)》书名择优正式公开出版。
简介:陈澧是清代广东著名学者,人称“东南大儒”、“南交第一儒林”。学问精深,著述宏富,一生勤奋耕耘,代表作有:《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切韵考》、《声律通考》、《东塾读书记》等。但陈澧生前.大多数著作都末刊刻,据后人统计,他一生著述,包括已刊、未刊及存目,约116种。其中《东塾遗稿》分量最大,流传经过也最富传奇色彩。惜后人对其真实情况知之甚少,多语焉不详。笔者不揣冒昧,略为疏理,望方家不吝赐教。
简介:由云南大学高发元教授主编《世界的郑和——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一书,于2005年8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简介:林鸿被明清批评界视为明初复古的先声,并将后来台阁体"鸣盛"的观念亦归于林鸿的开创。本文通过对林鸿诗歌作品的解读与其诗学观念的探讨,认为上述说法乃是当时一部分诗人的理想和后来诗论家的误读。林鸿尽管有一部分作品有追求盛唐诗风及鸣国家之盛的倾向,但实际上作为闽中诗派的代表,他更多表现出的是隐逸的人生态度与超然冲淡的诗风,并沾染有元代末期诗坛上秾丽哀婉的风气。研究古代作家的诗歌创作,理应认真解读原著并与当时的历史语镜相结合,而不能听信后来某些批评家带有主观偏见的结论。
简介:西北民研所举行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西北民族民俗)硕士论文答辩会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在西北民院举行了西北民研所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会。答辩会由以原新疆社科院院长、著名民族学家谷苞教授为主任、另有马通教授、郝苏民教授、郗慧民教授、唐景福...
简介:文化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等原因,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努力改变人们的落后观念,尽快树立现代意识,以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简介:“蚂[虫另]节”是与花山岩画联系最为紧密、最具可比性的活态文化事象,作为壮族稻作文明核心载体、精神内核和动力表征的“蛙”即为二者核心的文化关联,生境、族群、文化表现、蛙崇拜等诸多方面的相似与相通表明二者都是那文化圈内大河生境基础上以壮族为主体的稻作文化的表征,蕴含着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它们分别以图像形态和节庆仪式形态向蛙神表达祭祀和敬仰,体现了壮族蛙崇拜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壮族人民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活模式和生态观念。
简介:白裤瑶婚姻习惯法作为一项地方性知识,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并成为其生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婚约、结婚、离婚等方面描述了传统婚姻习惯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从观念层面、立法层面及司法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实现白裤瑶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之融合。
志说新语系列论文前言——方志性质研究析论志说新语之一
建瓯市方志委重视方志理论研究,多篇论文在学术刊物发表
广西隆林彝族法文化研究——广西世居民族习惯法研究系列论文之八
中外高等教育合作的崭新尝试——中法联合在武汉大学举办法国语言文学博士预备班
清代社会文化生活研究的一项新成就──评游子安博士的近著《劝善金箴─清代善书研究》
笔间时有长虹气,不拘一格看古今——《吴宇虹教授论文集》代序
战国时期齐稷下学者的论文汇编——银雀山竹书《守法》等十三篇辨析
时代问题判断有误就会危害全局——一本国际问题讨论文集的《前言》
关于对《宁夏地方志编纂研究(第一辑)》入选优秀论文通报表扬的通知
“明清人物与岭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一):《东塾遗稿》叙录
《世界的郑和——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出版
论林鸿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兼论文学史研究中对前人学术评价的态度
西北民研所举行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西北民族民俗)硕士论文答辩会
试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青海省门源县仙米乡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花山岩画与蚂[虫另]节:大河流域壮族稻作文化的表征——花山岩画与“蚂[虫另]节”比较研究论文之一
冲突与融合:南丹白裤瑶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之互动(下)——广西世居民族习惯法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5.4~2005.6)(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满达日花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