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生了分化,由20年代弥漫的感伤浪漫主义转为30年代潜流的田园牧歌浪漫主义。郁达夫的《迟桂花》具有浪漫主义形态转变的过渡色彩。《沉沦》比较,能够发现《迟桂花》在思想情感、叙事风格上的浪漫主义流变的过渡印记;《边城》联系,可以看到《迟桂花》的审美承接价值,真切感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变化。

  • 标签: 浪漫主义 郁达夫 《迟桂花》 过渡
  • 简介:<正>《乐记》中说:“古人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经》三百篇原先大都有音乐。在古希腊酒神祭典仪式中,人们伴着竖琴等乐器的旋律狂歌曼舞,从中演变出抒情诗,后来又变化为悲剧和喜剧。古希腊神话中的诗神和乐神是不分的,最初是阿波罗,后来是缪斯。苏联音乐理论家克列姆辽夫认为,诗歌音乐存在着密切的

  • 标签: 罗密欧与朱丽叶 喜剧 哈姆雷特 作品 戏剧 莎士比亚
  • 简介:朱自清是著名的作家、诗人,也是著名的学者。如果说《背影》、《荷塘月色》是他创作的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那么,两篇佳作名声相当的他的学术著作自然非《诗言志辨》莫属。前者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者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作为学者的朱自清是《诗言志辨》一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 标签: 诗言志 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史 《荷塘月色》 学术著作 现代文学史
  • 简介:在贝克特的小说《莫洛伊》中,由于父亲的缺场或无能,莫洛伊在寻母旅程中一路玩弄恋母游戏,表现出许多跟母亲有关的恋物癖症状;但鉴于母亲的堕落和乱伦的危害,他又借污秽学对母亲大肆谩骂,表现出典型的厌女症状和对父亲法则的最终服从。在笔者看来,莫洛伊是一个从“象征界”向“想象界”退化的“问题主体”,其叙事中的种种谜团和杂耍似的游戏都是其恋母困境外化而成的“梦意象”,和作者“身处子宫的记忆”密切相关。

  • 标签: 《莫洛伊》 精神分析学 恋母情结 困境 游戏
  • 简介:十二生肖中,排在最前面的是鼠和牛。鼠为什么能排在第一位,有着各种传说。流传最广的是人们惊叹“好大一只老鼠”的故事,说明了鼠具有非凡的智慧,而任劳任怨的牛只能排在第。鼠代表的是智慧,牛代表的是勤奋,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期望。牛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牛成为文艺作品表现的一个主题。

  • 标签: 十二生肖 智慧 勤奋 文艺作品 老鼠
  • 简介:一宋代是《世说新语》传播和接受日益多元化的一个时期,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书籍的传播速度加快,效率提高,传播形式也较唐朝为丰富,征引、刊刻、续仿、考证之外,又出现了新的传播接受形式——评点。这方面成就最突出的当推宋元之际的著名文人刘辰翁。

  • 标签: 《世说新语》 刘辰翁 传播速度 活字印刷术 传播形式 宋元之际
  • 简介:<正>西德出版的《法兰克福杂志》一九七九年第十期上刊登了维也纳大学讲师文德林·施密特·登格勒的一篇专论奥地利文学的文章,题目是《不变的情感》。关于奥地利文学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是直接从语言的角度出发的,认为奥地利文学是德语文学的一部分,称其为“奥地利国的文学”(DieLiferaturaus(?)sferreich)。另一种提法是以奥地利文学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为出发点的,称奥地利文学是“奥地利的文学”(Die(?)sferreichischeLiferatur)。后一种提法为大多数奥地利作家所采用。

  • 标签: 民族文学 德语文学 现代作家 法兰克福 语言 角度
  • 简介:杰克·凯鲁亚克的重点展现了两个主题:主人公萨尔·帕拉迪斯对中产阶级价值传统的反叛和妥协.萨尔几次试图通过实践"垮掉的一代"的理念原则来摆脱原有的生活模式,但每次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不彻底的反叛奠定了整部小说的悲观基调.小说表现了凯鲁亚克所处时代的美国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但并未确切地将"垮掉的一代"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当作传统价值的替代品.

  • 标签: 《在路上》 主题研究 杰克·凯鲁亚克 中产阶级价值 反叛精神 美国
  • 简介:反讽是文学的最为重要的伦理精神,也是汤显祖稳定的写作姿态。他从欲望和权力两个角度展开叙事,表现出一种自觉的淑世意识。

  • 标签: 反讽 欲望 权力
  • 简介:抵制主体性不可相提并论,混为一谈。非洲、加勒比、印度的后殖民小说家及其作品中人物抵制西方殖民者及其文化的行.为并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后殖民小说中殖民地本土人接受或追求西方教育的行为是他们复制模仿西方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他们主体性乏弱的表现;而后殖民小说的另一普遍性主题“腐败”则是殖民地本土入主体性乏弱的结果。

  • 标签: 后殖民小说 主体性 抵制
  • 简介:<正>一但丁亡命维洛那时,庇护人是年轻的斯加拉大亲王(CanGrandedellaScala),出于感激之情,但丁向斯加拉献上了《神曲》中他尚未写完的《天堂》篇,附以一信,为天堂篇作解。这便是今日所见的《致斯加拉大亲王书》。信件是用拉丁文写成,日期估计是在1319年。唯此信究竟是否出自但丁手笔,后世有所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致斯加拉大亲王》所以阐述的诗为寓言说,确实是但丁本人的思想。《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第7节中,有一节文字后世多为人援引:

  • 标签: 字面义 亚里士多德 奥古斯丁 圣经 寓言说 《神曲》
  • 简介:莎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败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不含血的肉"的观念的普遍认同,或者说集体无意识的默许,其中隐含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身体观的重大转变。在西方文化中,随着现代人体解剖术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血肉相通的身体观逐渐让位于为血肉分离的身体观。这种转变在包罗万象的莎士比亚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文本踪迹,其中既有"四体液说"和放血疗法的明确话语,也有维萨里《人体的构造》的影响和哈维血液循环说的先声,而鲍西亚扭转剧情的判决则成为两种身体观的象征性分界。

  • 标签: 莎士比亚 夏洛克 血肉相通 血肉分离 身体观
  • 简介: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复旦金石词典系列”中的一种《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作品》,主编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全书有五十多万字,是一部颇有分量的辞书。在当今众多的美国文学史、美国作家作品选读和各种有关美国文学教材中,该辞典覆盖宽广,信息丰富,设计独特,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作为教学的案头参考书,也可用于了解整个美国文学概况的读本。

  • 标签: 美国文学 美国作家 作品 辞典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
  • 简介: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关于'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曰:'第三段四句,是写送行和还乡,是

  • 标签: 理解误解 诗词理解
  • 简介:作为小说家和艺术批评家的马尔罗沉醉于“想像中的博物馆”,沉醉于艺术形式永恒的不朽。古往今来的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在作家笔下变换为超时间性的形式,获得了新的价值和意义。成为揭示命运、改造现实、超越人类状况的有效途径。尽管小说创作的材料是文字,马尔罗却用语言文字缔造了绘画作品相媲美的视觉效果和美学意义。他的小说文本超越了文字的界限,在同绘画形式的参照和对话中形成了独特的文体风格,因而创造了一个包含丰富哲学、美学和道德思想的艺术小说的类型。

  • 标签: 人的状况 想像中的博物馆 艺术变换视觉效果 美学意义
  • 简介:我们知道,韵论是印度诗学中比较大的一个方面,而作为诗学范畴(而非语言学范畴)的“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韵的理论,也是中国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只是论述的文学家相对较少。

  • 标签: 范温 中国 韵论 诗学理论 宋代 艺术形式
  • 简介:古代尺牍,即今天的书信(私人书信)。尺牍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有书、柬、帖、简、简札、简帖、小简、小札、简书、书简、简牍、札翰、书札、启札、书翰、书牍、手札、手迹、墨翰等。明代,"尺牍"这一概念用得最为普遍,故可用之统称明代的书信。明代特别是万历以后,尺牍创作盛极一时,作者多,名家多,作品多,质量高,影响大。明代尺牍的大量辑刻传布,是当时一大文化景观,很有系统梳理和评述的必要。

  • 标签: 尺牍 明代 传布 文化景观 书信 概念
  • 简介:在19世纪英国,“文人”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托马斯·卡菜尔将文人视为“英雄”,并称之为“现代最重要的人物”,实际上是针对当时的信仰危机和文化偏至而构想出的一种文人范型。他认为文人应该打破机械思维设置的牢笼,开创新时代的“方言”,涤荡遍布英国的“空话”,守护文字和人类存在的精神维度。

  • 标签: 托马斯·卡莱尔 文人英雄 文化偏至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