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住院脑卒中患者家属对院前处置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健康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脑卒中基本知识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神经科2018年5月17日至6月8日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87例照顾者中男57例,女30例,年龄(63.02±12.31)岁。调查问卷根据《脑卒中家庭专护指导(识别脑卒中120三步法)》中的院前紧急处置要点自行研制,问卷的主要内容是患者发生脑卒中时家属院前应急措施。结果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时出现肢体无力时有32.18%(28/87)患者做到无独自步行并能平卧休息,34.48%(30/87)的患者有记录发病时间,仅12.64%(11/87)患者有在家测量血压,83.91%(73/87)的患者在等待救援时能得到安抚。结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院前处置相关基础知识认知不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工勤人员院感知识/技能培训和落实情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便抽样调查广州市属医疗机构497名工勤人员的院感知识技能接受培训率、掌握率、落实率和配套工作设施便利充足率。结果工勤人员中女性、年龄>40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不足五年的比例分别为85.11%(423/497)、76.66%(381/497)、87.73%(436/497)、48.09%(239/497);接受过系统规范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3.24%(364/497),37.02%(184/497)的人员认为护士培训效果较好;手卫生、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分类、针刺伤处理相关知识技能未掌握比例分别为11.86%(59/497)、31.79%(158/497)、11.67%(58/497)、4.42%(22/497);手卫生、工具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工服卫生累计落实不规范比例分别为6.24%(31/497)、11.47%(57/497)、10.26%(51/497)、51.11%(254/497);洗手设施不便利、快速手消毒液不足、手套不足比例分别为14.28%(71/497)、9.06%(45/497)、14.49%(72/497);95.5%(42/44)的建议与加强培训有关。结论工勤人员结构需要优化,需要向该群体提供系统规范化院感知识技能培训和便利足够的院感设施和防护用品。
简介:摘要为了使创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降低致死及致残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文件强力推动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实现创伤患者的院内集中救治。院前急救作为现代急救医疗系统中的首要环节,对创伤患者成功救治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创伤患者院前院内密切配合、高效对接、急诊关口前移,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南昌急救中心提出院前急救与创伤急救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并研发"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笔者探讨该信息平台在院前急救与创伤急救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中的应用,实现创伤患者院前与院内信息共享、院前远程会诊及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为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创伤救治医疗救治体系提供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本中心胎龄22周+0~25周+6超未成熟儿死亡率,并与同期国外数据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出生的胎龄22周+0~25周+6超未成熟儿病例信息,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入院时间分别分组并分析其死亡率。同时收集国内外同期同胎龄超未成熟儿死亡率数据,根据选择数据的纳排标准,最终确定了5组数据,分别来自于我国15家多中心研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韩国全国新生儿协作网数据,将该5组数据中死亡人群定义与本研究相同的数据通过χ2检验对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患儿的死因。结果(1)本研究纳入胎龄22周+0~25周+6超未成熟儿64例,其总体死亡率为42.2%(27/64),死亡原因分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9.3%(16/27)]、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1.1%(3/27)]、严重脑室内出血[11.1%(3/27)]、败血症[7.4%(2/27)]、其他[11.1%(3/27)]。胎龄22周+0~22周+6、23周+0~23周+6、24周+0~24周+6、25周+0~25周+6死亡率分别为1/1、8/10、50.0%(10/20)、24.2%(8/33)。体重≤600 g、>600~≤800 g、>800~≤1 000 g、>1 000 g死亡率分别5/6、50.0%(16/32)、25.0%(6/24)、0/2。2016年以前(2011年至2015年)、2016年、2017年死亡率分别为57.1%(12/21)、45.0%(9/20)、26.1%(6/23)。(2)国外数据中,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韩国全国新生儿协作网数据死亡人群定义与本研究的相同,死亡率结果比较显示,本中心超未成熟儿总体死亡率42.2%高于加拿大26.6%(165/621)(χ2=7.015,P=0.00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8.2%(140/497)(χ2=5.330,P=0.021),与韩国死亡率42.1%(218/5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8)。结论本中心出生胎龄22周+0~25周+6超未成熟儿死亡率仍然较高,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未来诊疗中应不断提高救治能力并通过质量改进降低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营养状况及其与酮症倾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男性103例,女性31例)。根据有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非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收集各组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清25OHD水平、血尿酮体、胰岛素抗体、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胰岛功能等。结果13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者71例(52.99%),不足52例(38.81%),充足仅11例(8.20%)。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44.12±9.77) nmol/L对(55.35±15.31) nmol/L, P<0.01],其维生素D缺乏率较非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高[(77.78%对43.88%), P<0.01]。不同维生素D的亚分组中,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倾向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25OHD水平、较高的HbA1C和三酰甘油以及更年轻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倾向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严重,以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梗死灶责任血管为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IS患者。于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以判定营养风险;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分析,包括白蛋白(ALB)、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根据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小体积(≤1 cm3)组、中体积(1 cm3<梗死体积<20 cm3)组、大体积(≥20 cm3)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等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梗死体积的影响因素;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入选224例AIS患者,小体积组92例,中体积组90例,大体积组42例;小、中、大体积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g/L:13.21(7.47,19.33)、11.20(7.00,15.07)、9.19(6.30,17.10),H=4.994,P=0.082〕。前循环的AIS患者共124例,小、中、大体积组分别有45、56、23例;随着脑梗死体积的增大,小、中、大体积组血清25(OH)D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g/L:13.22(9.00,19.65)、10.41(6.72,14.92)、8.30(4.70,11.30),H=11.068,P=0.004〕;此外,脑梗死体积越大,前循环的AIS患者年龄越大〔岁:63.0(54.0,75.5)、76.0(63.0,84.0)、82.0(67.5,85.0),H=14.981,P=0.001〕,营养风险比例越高(35.6%、53.6%、73.9%,χ2=9.271,P=0.010),血清hs-CRP水平越高〔mg/L:1.91(0.92,3.40)、4.10(1.73,22.42)、19.74(4.02,68.81),H=21.477,P<0.001〕,ALB水平越低(g/L:42.39±4.12、38.11±5.06、35.14±5.49,F=19.347,P<0.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心房颤动、营养风险、hs-CRP等混杂因素后,25(OH)D仍是前循环AIS患者脑梗死体积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OR)=0.962,P=0.040〕,血清25(OH)D每降低10 μg/L,脑梗死体积升高一个等级的风险将增加47.7%。拟合优度:χ2=5.357,P=0.719。结论低血清25(OH)D水平与前循环AIS患者脑梗死体积增加相关;早期检测血清25(OH)D水平有助于AIS患者的风险分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靶器官损伤数目、患者25-(OH)-D水平、单一靶器官损伤部位分别进行分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靶器官损伤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数目靶器官损伤患者年龄、病程、25-(OH)-D水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5、14.39、14.95、33.18、20.88,均P < 0.001);不同25-(OH)-D水平患者三酰甘油(TG)以及25-(OH)-D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178.48,均P < 0.05),且25-(OH)-D水平与TG水平呈负相关。心脏、肾脏、颈动脉单一靶器官损伤患者组25-(OH)-D水平与无靶器官损伤组比较显著降低(t=9.24、6.15、6.09,均P < 0.05),但单一靶器官损伤患者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年龄偏大、病程长、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以及25-(OH)-D水平低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维生素D缺乏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证据尚且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CTD患者,分为CTD相关PAH组(CTD-PAH)以及无PAH的CTD组(CTD-non-PAH)。记录2组人口学特征资料、血清25(OH)D水平及相关结果。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① CTD-PAH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CTD-non-PAH组[(14±8)ng/ml与(20±8)ng/ml,t=-5.94,P<0.001]。② CTD-PAH组的血清25(OH)D缺乏率86.2%(112/130)高于CTD-non-PAH组[57.7%(75/130),χ2=26.07,P<0.001];CTD-PAH组25(OH)D不足率10.0%(13/130)低于CTD-non-PAH组[32.3%(42/130),χ2=19.39,P<0.001]。③ SLE、SSc相关PAH组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无PAH的SLE[[14(8,17)ng/ml与19(15,23)ng/ml,Z=-3.66,P<0.001]、SSc[11(8,17)ng/ml与24(18,30)ng/ml,Z=-4.97,P<0.001]。④ CTD-PAH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明显低于CTD-non-PAH青年组、中年组[(12±8)ng/ml与(19±8)ng/ml,t=-4.36,P<0.001;(14±7)ng/ml与(21±8)ng/ml,t=-3.75,P<0.001]。⑤ 25(OH)D[OR值(95%CI)=1.100(1.058,1.144),P<0.001]、尿酸[OR值(95%CI)=0.996(0.993,0.998),P=0.003]、免疫球蛋白G[OR值(95%CI)=1.123(1.057,1.194),P<0.001]与CTD患者并发PAH有相关性。⑥ CTD-PAH组患者血清25(OH)D与血清钙(r=0.24,P=0.007)呈正相关,与免疫球蛋白M呈负相关(r=-0.34,P<0.001)。结论CTD相关PA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25(OH)D水平降低程度有关,血清25(OH)D与CTD患者并发PAH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素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的89例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再狭窄情况分组,将再狭窄25例纳入再狭窄组,其他64例设为未狭窄组;另收集同期本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对照组体检当天、支架置入术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术后3、6个月,检测血清25(OH)D3、OPG水平;分析血清25(OH)D3、OPG水平与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未狭窄组、再狭窄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再狭窄组入院时、出院后各时点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未狭窄组,OPG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与OPG水平呈负相关(r<0,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低表达、OPG过表达可能是导致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MCA狭窄患者血清25(OH)D3低表达、OPG过度表达对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有影响,二者对预测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再狭窄的早期预测与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为患病组,患病组患者又按照其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组(24例)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组(38例)。另抽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健康组。比较患病组和健康组、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治疗前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CD4+T细胞百分率以及25(OH)D水平,用Spearman检验和Pearson检验分析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百分率和25(OH)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病组Th17/CD4+T细胞百分率为(3.98±0.89)%,高于健康组的(2.28±0.25)%,P<0.05;患病组25(OH)D水平为(13.37±3.49)ng/ml,低于健康组的(17.58±5.63)ng/ml(P<0.05);Th17/CD4+T细胞百分率随甲状腺功能的减低而升高(P<0.05),25(OH)D水平随甲状腺功能的减低而下降(P<0.05)。治疗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h17/CD4+T细胞百分率为(2.35±0.36)%,低于治疗前的(3.98±0.89)%,P<0.05;25(OH)D水平为(16.94±5.37)ng/ml,高于治疗前的(13.37±3.49)ng/ml(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外周血Th17/CD4+T细胞百分率与桥本甲状腺炎呈正相关(P<0.05),25(OH)D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呈负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百分率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CD4+T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两项指标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发生、病情发展及疾病转归关系密切,有助于指导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及卵泡液中25-羟维生素D[25(OH)D]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首次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67例不孕患者,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的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及血清及卵泡液中25(OH)D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卵泡液25(OH)D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三酰甘油、促甲状腺素、受精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26.27 μg/L。(1)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促甲状腺素[2.34(1.80~3.20)mIU/ml vs 2.93(2.28~4.53)mIU/ml]、三酰甘油[0.93(0.73~1.22)mmol/L vs 1.14(0.87~1.56)mmol/L]、Gn起始剂量[225.0(150.0~300.0)IU/L vs 262.5(225.0~300.0)IU/L]比较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237、-2.138、-2.107,P=0.020、0.032、0.03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受精率[85.7%(78.3%~94.4%)vs 76.3%(63.5%~92.5%)]、血清及卵泡液中25(OH)D[血清:(37.08±13.39)mmol/L vs(28.90±12.53)mmol/L;卵泡液:(31.18±13.10)mmol/L vs (21.92±9.24)mmol/L]比较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178,P=0.029;t=2.579、3.282,P=0.012、0.020)。(2)IVF-ET患者血清25(OH)D与卵泡液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836,P<0.01),与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r=-0.286,P=0.019),与促甲状腺素水平无相关性(r=-0.007,P=0.958),与受精率呈正相关性(r=0.43,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血清25(OH)D、卵泡液25(OH)D、三酰甘油、促甲状腺素、Gn起始剂量、受精率在去除混杂因素后,对IVF-ET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P均>0.05),将血清与卵泡液25(OH)D联合之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去除混杂因素后,对IVF-ET患者妊娠结局也无明显影响(比值比=1.001,P=0.058)。结论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但维生素D和IVF-ET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与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关系。方法选取泰州第四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为哮喘组,以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及总Ig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25羟维生素D与总IgE的关系。结果哮喘组血清25羟维生素D为(35.86±14.31)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91±22.71)nmol/L,而IgE为(331.66±223.67)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33±86.50)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2.36,均P<0.05);哮喘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与IgE呈负相关(r=-0.400,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儿童,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预防和控制哮喘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miR-451a、miR-25-3p、GAS8-AS1联合用于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0例为肿瘤组、良性结节患者70例为良性组、健康体检者70名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451a、miR-25-3p、GAS8-AS1的表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451a、miR-25-3p、GAS8-AS1检测在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意义。结果肿瘤组、良性组和对照组血清miR-451a、miR-25-3p、GAS8-AS1、Tg的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4.920、9.849、15.060、9.090,P均<0.05)。血清miR-451a、miR-25-3p、GAS8-AS1、Tg鉴别肿瘤组和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86%、83%、87%、83%,特异性分别为93%、83%、87%、73%,鉴别肿瘤组和良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97%、78%、84%,特异性分别为87%、80%、93%、71%。miR-451a、miR-25-3p、GAS8-AS1联合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88.57%,准确性为90.48%。结论血清miR-451a、miR-25-3p、GAS8-AS1联合检测可能在诊断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ale,ESR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186例,其中明确诊断为冠心病117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69例(非冠心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清25(OH)D值及行ESRS评分,分析25(OH)D及ESRS与冠心病的关系。同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25(OH)D及ESRS评分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25(OH)D值为(38.19±16.35)nmol/L,非冠心病组血清25(OH)D为(45.37±19.01)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2,P<0.05);冠心病组ESRS评分为(2.32±1.38)分,非冠心病组ESRS评分为(1.42±1.3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0.944,95%CI:0.902~0.989,P=0.015),ESRS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1.716,95%CI:1.314~2.240,P<0.001)。结论血清25(OH)D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ESRS亦可用于评估冠心病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肽、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0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C肽、25(OH)D水平,并比较不同颈动脉IMT患者一般资料、血清C肽、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C肽、25(OH)D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肽、25(OH)D水平为(2.11±1.06)μg/L,(11.62±4.79)μg/L,低于对照组的(3.92±1.65)μg/L,(28.31±6.68)μg/L,P<0.05;不同IMT患者年龄、吸烟、酗酒率、血清C肽、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是冠心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血清C肽、25(OH)D是冠心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保护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肽(r=-0.479)、25(OH)D(r=-0.307)与冠心病患者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肽、25(OH)D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保护因素,且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5过表达对食管癌TE1、KSYE-150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实验样本均来自青岛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45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且病理检查无癌细胞浸润)。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模拟物转染组、抑制物转染组,分别将miR-25模拟物、抑制物转入食管癌TE1、KSYE-150细胞株,检测miR-25表达水平、TE1、KSYE-150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变化。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1)食管癌组织miR-25表达(1.288±0.21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miR-25表达(t=33.058,P<0.01);(2)TE1细胞模拟物转染组miR-25表达(2.452±0.36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物转染组miR-25表达(0.576±0.11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8.212、7.553,P<0.05,P<0.01);KSYE-150细胞模拟物转染组miR-25表达(3.124±0.45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物转染组miR-25表达(0.624±0.12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10.297、6.452,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转染24、48、72、96 h,模拟物转染组TE-1细胞活性(35.25±5.24、96.45±8.21、165.36±18.24、223.45±20.2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11.137、9.216、7.575、10.547,P<0.05,P<0.01),抑制物转染组TE-1细胞活性(4.21±0.72、22.36±4.21、52.15±7.36、63.45±7.36)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4.874、8.940、6.830、7.368,P<0.05,P<0.01);模拟物转染组KSYE-150细胞活性(42.36±6.36、102.65±13.45、172.36±22.45、242.31±25.3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12.449、7.381、7.110、10.464,P<0.05,P<0.01);抑制物转染组KSYE-150细胞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42±0.75、25.12±7.24、62.45±8.36、67.36±8.45)(t=5.827、6.699、4.872、6.68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模拟物转染组TE-1细胞G0/G1期(46.52±6.2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S期(46.96±7.1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4.096,5.044,P<0.05),抑制物转染组TE-1细胞G0/G1期(84.52±7.5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S期(6.05±0.7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4.352,13.715,P<0.05,P<0.01);模拟物转染组KSYE-150细胞G0/G1期(44.36±6.3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S期(49.25±6.58)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4.544,5.009,P<0.05,P<0.01),抑制物KSYE-150细胞G0/G1期(81.25±7.43)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S期(8.78±1.1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4.577,10.127,P<0.05,P<0.01)。结论miR-25过表达将促进食管癌细胞株TE-1、KSYE-150增殖与侵袭,抑制miR-2表达会抑制食管癌细胞株TE-1、KSYE-150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以下简称《中华航海》)2014-2018年的文献计量学指标,以期提高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方法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统计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期刊文献计量评价中心提供的部分数据,统计分析《中华航海》2014-2018年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载文量、基金论文比、高影响作者发文量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华航海》 2014-2018年被引指标中,影响因子呈逐年升高趋势,2018年最高(0.757);被引频次以2014年最低(86次),2018年最高(148次),2015-2017年略有波动;即年指标以2014年最低(0.055),2017年最高(0.105),2018年较2017年略有下降;被引半衰期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2014年最高(6.4年),2018年最低(4.3年)。来源指标中,2014-2018年载文量每年略有波动,以2018年最少(129篇),2015年最高(187篇);基金论文比以2015年最高(38.0%,71/187),2016年最低(19.8%,34/172);高影响作者发文量呈逐年降低趋势,2014、2015年发文量最高(均为94篇),2018年发文量最低(39篇)。结论《中华航海》2014-2018年文献计量学指标较好,信息输出能力、影响力、学术水平稳步提高,但仍需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保障论文的学术质量及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