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他们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不断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儿童品德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始于60年代末,近年来倾向于多因素的实验研究。国内有关此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更为罕见。本实验研究试图从被助者的自助能力、移情能力与12~1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

  • 标签: 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亲社会行为 品德 实验研究 三年级 移情
  • 简介:采用实验室行为观察法考察了114名2~11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儿童的自我控制在2岁到4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在4~11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2)女孩在2岁、4岁、7岁和11岁时的自我控制均显著高于男孩。(3)从2岁到11岁,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存在差异。对于女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4岁与7岁、11岁之间以及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均无显著差异;对于男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7岁时显著低于4岁,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儿童 自我控制 稳定性 性别差异
  • 简介:研究采用ERP技术对59名儿童工作记忆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工作记忆发展的神经电生理基础厦年龄特征。实验仪器为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COMPACTFOUR脑诱发电位仪。结果发现:(1)儿童工作记忆水平与P300各成分潜伏期呈负相关,与P300各成分的振幅呈正相关。(2)儿童P300的各潜伏期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振幅随年龄增长而增大。(3)不同性别儿童P300各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工作记忆 年龄特征
  • 简介:<正>中等师范教育是为培养初等教育师资服务的。中师心理学教材,应提供师范生作为一个合格小学教师必备的有关心理学基础知识。五十年代我们学习苏联,讲授普通心理学内容,毕业生难以应用心理学知识于教育实践。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以儿童心理和教育心

  • 标签: 基础知识 教材体系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课 儿童心理学 教育改革
  • 简介: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中小学生746名,分健康组和问题组,利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技术,就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组,构成家庭生态系统的父母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均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而在问题组,除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外,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

  • 标签: 题组 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家庭环境 父母 方程
  • 简介:<正>杭州大学心理系为执行"儿童生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的项目计划,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的安排下,派出了汪文鋆、卢琬君、王重鸣和我四位教师,于一九八三年十一、十二月间赴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近行了为期三十八天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考察访问。考察期间,我们在美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儿童精神病 心理研究 加拿大 发展研究 儿童认知发展
  • 简介:本研究以Kohlberg的“朱迪两难”探查了7-15岁儿童认知和解决家庭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道德推理发展。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即儿童的有关发展不仅制约于有关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制约于分化和整合自己和别人观点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依照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儿童的有关发展可以划分出4种不同的水平。本研究还深入探查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以及影响差异的有关因素。

  • 标签: 7~15岁儿童 家庭人际关系冲突 道德推理
  • 简介:<正>我用这套学具给二年级小学生上《智能基本功训练课》。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训练儿童的概括能力,并把这方面的训练紧密地与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结合起来。这样做,收到了较好的势果。我的具体做法及其学生们的活动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基本功训练 概括能力 审题能力 二年级 具体做法 课堂教学
  • 简介:以2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岁儿童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2岁儿童已能使用一定的延迟策略,包括问题解决、分心、寻求安慰、消极等待、寻求他人帮助、回避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分心策略;(3)不同的策略对延迟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4)儿童对策略的使用不会因延迟满足情境的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 标签: 自我控制能力 情境 问题解决 策略 个体差异 关键词
  • 简介:学派是一批科学家因师承关系和持相同学术观点而形成的派别。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朱智贤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朱智贤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1)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2)系统建设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为培养发展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3)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改变了中国发展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4)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搭建起中国发展心理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全面总结了中国心理学的成果;(6)培养出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一批领军人才。

  • 标签: 学派 朱智贤学派 发展心理学
  • 简介: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和对立违抗行为表现评估表调查了来自北京、山东和云南三地14所小学有ODD(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行为表现的301名儿童及其父母。通过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探讨了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的ODD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数据中,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的ODD行为表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得分显著正相关,同样,两年的儿童ODD行为表现得分也显著正相关;(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来说,其父母第一年的亲职压力能预测他们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但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的女孩来说,其父母第一年的亲职压力并不能预测她们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第一年的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研究结果揭示出男孩父母的亲职压力可预测男孩的ODD行为表现,而不论是男孩或女孩的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其父母亲职压力,说明父母亲职压力可能是男孩ODD行为表现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儿童 亲职压力 ODD行为表现 交叉滞后分析
  • 简介:基于青少年积极发展观,以65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在日常压力背景下探讨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以及逆境信念对流动儿童诚信发展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流动儿童总体诚信水平较高,日常压力事件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诚信发展水平,教师支持、朋友支持与逆境信念均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诚信水平;(2)家人支持对日常压力与诚信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表现出压力背景下的保护效应;(3)逆境信念与朋友支持具有交互作用,共同调节日常压力对诚信发展的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表现出"增强模式"与"补偿模式"。

  • 标签: 流动儿童 诚信 社会支持 逆境信念 青少年积极发展观
  • 简介:本研究采用陌生实验室的录像观察考察了中国2-7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并且采用教师评价量表报告了儿童7岁时的学校适应,采用父母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测查儿童7岁时的问题行为,从而考察了儿童2—7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时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儿童2岁时,共有208名儿童参加了这项追踪研究,4岁时,由于被试拒绝参加、搬家或失约,共有176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的录像观察。7岁时,共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实验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并且父母对7岁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报告。同时参加2、4、7岁研究的儿童为66人,其中男孩为28人,女孩38人。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表朋: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学习问题越少;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攻击行为越少,挫折耐受力、任务定向能力越强,但同时抑郁问题也越多。而7岁时的抑制性可以边缘显著地预测儿童7岁时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即7岁时抑制性水平越高,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越多。而且,本研究还发现女孩7岁的抑制性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和果断的社交技能越差。男孩2岁的抑制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越强;男孩7岁时抑制水平越高,攻击行为越多。

  • 标签: 行为抑制性 学校适应 问题行为 儿童
  • 简介:通过对3年级和7年级学龄儿童的追踪研究,探讨儿童群体中Beck抑郁理论认知易感因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对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作为Beck抑郁理论中认知易感因素的失调态度在3年级儿童中既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也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在7年级儿童中虽然失调态度仍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能初步揭示了失调态度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发展性特征,这一发现对在儿童群体中实施抑郁的有效干预将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Beck抑郁理论 失调态度 多层线性模型 多层结构方程模型 学龄儿童
  • 简介:运用社交认知绘图(SCM)、班级戏剧量表与同伴提名等方法调查了处于同伴团体形成关键期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294人,以考察同伴团体诸变量对个体学业成就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拒绝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伴团体在小学四、五年级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其密度和中心势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2)性别、学业成就和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团体形成的主要因素;(3)个体学业成就对同伴接纳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与退缩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4)团体密度和团体学业成就在同伴接纳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团体中心势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团体学业成就对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标签: 同伴团体 小学生 学业成就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
  • 简介:学校群体构成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环境变量,并对流动儿童具有不同于本地儿童的特殊效应。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建立的数据库,被试是我国发达地区32个区县141所学校的4960名2-6年级儿童,流动儿童所占比例为14.5%。结果发现:(1)无论流动儿童还是本地儿童,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越好;学校流动儿童比例对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没有影响;(2)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短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数学学业劣势越大;(3)学校流动儿童比例越高,长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数学学业劣势越小。

  • 标签: 学校群体构成 流动儿童 学校社会经济地位 学校流动儿童比例 数学学业成就
  • 简介:使用追踪设计,以68对母婴为被试,探讨母亲养育质量、陪伴时间影响儿童共情发展的机制。在婴儿期(9、14个月)评估母亲将心比心并调查母亲每周陪伴婴儿的总时间与母亲参与的互动时间;在儿童5岁时,采用"陌生人假装受伤情境"范式测查儿童共情。结果发现:(1)婴儿期母亲恰当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正向预测5岁时儿童的行为共情,而对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的预测则受到婴儿期母亲陪伴总时间的调节:母亲恰当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陪伴总时间短的儿童的情绪共情与母亲陪伴总时间长的儿童的认知共情;(2)婴儿期母亲不协同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5岁时的认知共情;(3)婴儿期母亲陪伴总时间能够显著正向预测5岁时儿童的情绪共情。

  • 标签: 婴儿 将心比心 母亲陪伴总时间 共情 调节作用
  • 简介: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00多年来,心理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心理学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综观我们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虽然采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儿童心理学问题的人在增多,但在整个研究中还不占主流,需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书的出版缩短了我国心理学与国外学术界之间的差距,作者从全新的视角,撰写了这部在中国儿童心理学方法论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学术著作 实验室 立意 鲜明 心理学方法论
  • 简介:国外基于拼音文字的众多实证研究发现有阅读困难的儿童可能存在语音记忆方面的缺陷,表现为对文字信息而非视觉空间信息的存储困难。然而,关于普通儿童汉语识字能力方面,虽不少研究探讨到了工作记忆在其中的重要贡献,但目前为止依然对语音与视觉记忆在当中的角色没有一致的定论,也尚未有一篇元分析研究整合过过往的实证文献。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元分析的方法试图澄清两种不同的工作记忆在儿童习得汉字中的不同功能。结果发现,工作记忆与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整体相关为0.24;语音记忆与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相关是0.34,而视觉记忆与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相关仅有0.14。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以Wagner和Torgesen为代表的"泛语音论"的推测,也符合Perfetti和Dunlap(2008)的普适性的语音原则的预期,表明汉语阅读中代表着语音加工技能的语音记忆依然是汉字习得的核心驱动器。

  • 标签: 语音记忆 视觉记忆 汉语识字 元分析
  • 简介:以85名小学2~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分层回归探讨小学高、低年龄阶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的发展变化,并以同年龄正常阅读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探究视觉注意广度对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并呈现出在小学高年龄阶段更严重的趋势;(2)在阅读障碍儿童中,视觉注意广度对汉语流畅阅读的显著预测作用随发展增强;而对于正常阅读者,视觉注意广度仅显著预测低年龄段学生的句子朗读流畅阅读能力。以上结果表明视觉注意广度与汉语流畅阅读能力关系密切,今后汉语阅读障碍的相关干预研究可以尝试从视觉注意广度训练方面切入。

  • 标签: 视觉注意广度 发展性阅读障碍 汉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