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社会心理学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的运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虽然,毛泽东著作中并未明确地使用过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但是,他的大量著作相长期的革命实践,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遗产。如同我们的古人并未明确地使用过哲学、美学等概念,

  • 标签: 社会心理学 毛泽东著作 心理学思想 实践过程 中国革命 实践价值
  • 简介:移情是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进行的折射自我或他人相关动机、判断、行为意图和动作表征,并在内心再造出他者经验、体会他者情感、理解他者意图的心理过程。审美移情没有中西之分。中国审美移情研究应该关注对人的移情以及注重对移情的认知方面的研究,分析不同的移情境界,还可以进行移情与诗人的亲社会行为的诗学拓展。

  • 标签: 移情 审美 镜像神经元 诗学 白居易 亲社会行为
  • 简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本质和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心理学探索文化差异问题有借鉴意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以及经济方式影响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中,都能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目前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文化心理学进行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未来在解释文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强理论批判性时可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文化历史理论 活动理论 文化心理学
  • 简介:遗迹成了地方的标志,它引起并深化支持一种特殊情结,把文化视作"财产"和"身份"标志。遗迹所刻记的记忆和所标志的历史通常被视为共享的公共叙事的有机部分,并不断加强身份意识和正统性意识。各种团体渐渐地利用尚未固定、还在争议和充满矛盾的记忆、叙事和遗迹来实现这种效果。遗迹事实上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场域——甚至是一个战场。记忆干预在纪念景观中引起微妙的但不乏意义的转变上,具有既个别又累积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把遗迹抢救成一种道德空间,使其不仅能认证某种认同,而且可以促成更复杂(往往是人性化和世界主义的)地对一些问题的反思,如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的反思,对遗迹本身性质的反思。

  • 标签: 遗迹 记忆 骚动不安的记忆 记忆干预
  • 简介:<正>一、一种片面的理解——无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的主体心理内涵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包含着丰富的文艺社会学的内容,也包含着深刻的文艺心理学的内容。但在文艺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偏颇和失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

  • 标签: 文艺心理学 文艺研究 美学理论 心理学派 审美客体 物态化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制度自信而言,其生成有其特有的心理生成逻辑。自信是社会主体实践的产物,政治制度自信累积于政治实践,是制度供给方的自我肯定和普通政治主体对既存政治制度的支持和信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奠基于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制度供给的成功实践,其现实基础在于制度的人民主体性产生的吸引力、制度有效性和制度适应性体现出的良好绩效累积。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增强制度的实效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获取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制度自信 社会心理 实践逻辑 绩效累积
  • 简介:2015年上半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尹庆红博士在英国切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和切斯特大学校长惠勒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他们围绕缇姆·惠勒教授的教育背景、英国的心理学美学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以及审美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心理学美学 交流 文化传统 审美教育
  • 简介: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是在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倡导科学和民主的呐喊声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批判传统就不能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然而,如果没有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同样难以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在: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实用理性;和而不同、互鉴互学、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既必须以西方为师又否定资本主义的矛盾社会心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文化心理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当代中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的重大政治命题。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三个基本要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不能把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依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路径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形势下推进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一个突出"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三个统一起来"和"四个善于"的战略部署中。"党主法治",即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模式,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法治国家建设的新模式,也是符合目前中国国情和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中国式法治模式,是今天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唯一可行的模式。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核心理念 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