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4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分为两组:综合康复组65例,男22例,女43例;年龄为(76.6±6.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8例,31-A2型35例,31-A3型12例。对照组79例,男23例,女56例;年龄为(75.2±7.0)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5例,31-A2型39例,31-A3型15例。综合康复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一般细节干预措施、多系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及患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离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综合康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1.5±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9±1.2)分],髋关节Harris评分[(83.9±5.4)分]、Barthel指数(81.6±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2±7.9)分、78.2±7.9],离床时间[(2.6±1.0)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3.2±1.4)d],并发症发生率[4.6%(3/6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6.5%(1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加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评价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60例产妇分为2组,即对照组30例,自然分娩;观察组30例,产钳助产。以两组产妇盆底肌电值、并发症为对比指标。结果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均显著提高,但较对照组,观察组慢肌与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恢复更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3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外科接收的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5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术后对照组行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术后观察组实施临床常规西药与活血止痛汤配合治疗,分析对比最终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症状改善所用时间较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较少,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值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中实施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可有效加快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改善速度,减少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所用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丙泊酚药物浓度和意识状态改变敏感的脑功能特征。方法选择拟行胸腹部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6例,对所有患者使用靶控输注设备进行丙泊酚输注,初始药物浓度设置为1.0 mg/L,然后每6 min增加0.2 mg/L,直到患者达到无意识状态。同时,采集患者的脑电信号。将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脑功能特征。构建药物浓度相同、意识状态不同和意识状态相同、药物浓度相同两个数据集,并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在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特征筛选结果显示功率谱-δ-顶区、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 PE)-δ-颞区和相位滞后指数(phase lag index, PLI)-α-顶区到顶区为对意识状态改变敏感的特征,使用这3个特征在LDA、LR和SVM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上得到的意识状态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2±5)%、(83±5)%和(84±4)%;功率谱-β-额区、功率谱-β-颞区和功率谱-β-顶区对药物浓度改变敏感,使用这3个特征在LDA、LR和SVM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上得到的药物浓度分类正确率分别为(77±4)%、(76±4)%和(80±4)%。功率谱-δ-顶区在药物浓度变化时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在意识状态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明显升高(P<0.001);PE-δ-颞区和功率谱-β-额区在从低药物浓度到高药物浓度和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时均明显降低(P<0.001);PLI-α-顶区到顶区在低药物浓度状态下明显高于其在高药物浓度状态下(P<0.001),但是其在意识状态变化时并没有明显变化(P>0.05);功率谱-β-颞区和功率谱-β-顶区在意识状态变化时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是功率谱-β-颞区从低药物浓度到高药物浓度时明显升高(P<0.001),而功率谱-β-顶区从低药物浓度到高药物浓度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功率谱-δ-顶区可以很好地表征意识水平的变化同时避免药物浓度的影响,在精确监测麻醉深度上具有潜力。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上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在增加,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目前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放射治疗中的患者安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放射治疗肿瘤患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管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30),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积极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放射治疗依从性指标对比,总依从性观察组患者(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院内感染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均是影响放射治疗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以上因素,研究提出针对性护理管理,易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选取80例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初诊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观察组n=40例,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n=40例,实施口服降糖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稳定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应用于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更加显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