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在抗肿瘤载药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广泛其应用也存在些限制。因此,本文综述了基于透明质酸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为抗肿瘤载体研究提供支持。

  • 标签: 透明质酸 抗肿瘤 药物载体
  • 简介: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能够与Bcr-Abl激酶结合而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然而该激酶的点突变常导致伊马替尼耐药,使治疗失败。尼洛替尼是一种比伊马替尼更有效的新型Bcr-abl激酶抑制剂。在Ⅰ期临床研究中,119例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接受了不同剂量水平的尼洛替尼,最大耐受剂量为600mg,每日二次口服。推荐Ⅱ期研究的剂量为400mg,每日二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皮疹、脂肪酶和胆红素升高。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分别有92%(53%)、72%(48%)、39%(27%)获得了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联合应用几种不同的Bcr-Abl激酶抑制剂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如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并有可能延迟或预防耐药的出现。一些研究试图通过鉴定病人的突变类型而预测这些药物的效果。

  • 标签: 靶向药物 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药学在处理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治疗患者的其中一例,通过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等典型不良反应,采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指导的循证药学方式来处理抗肿瘤药物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意见。结果经临床案例分析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显示,在胃癌根治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后,其该抗肿瘤药物的依赖性抗原与血小板抗体发生反应所致,通过临床医生与药师联合制定预防或升高血小板的方案,对患者应用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针对我院选取的1例胃癌患者,通过循证药学分析问题,将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实践,进行药学监护,提高了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从而进一步减轻了药物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循证药学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使用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记录结果。结果:阿西替尼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和腹泻;埃克替尼主要是皮疹和腹泻;利妥昔单抗使用时应注意其相关输液反应和感染;西妥昔单抗主要是痤疮样皮疹。结论:不同靶向药物其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临床医生应重点关注不同靶向药物常见或主要不良反应及其特点,及时处理重度甚至致死性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 标签: 靶向抗肿瘤药物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 简介: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医药行业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利润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大型企业尤为明显。整个制药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目前医药行业整体运营的情况是,整体收入基本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也会小幅上升,优势化学药和中药公司依然会获得盈利.但是抗肿瘤药品价格在2006年6月调整以后,直接导致抗肿瘤制剂的利润明显下降,相关制剂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威胁,这源于抗肿瘤药物由于适应症的限制,市场并不会因为降价而明显放量。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医药行业 环境变化 市场 增长速度 盈利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疗改革亦持续深化,人们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药学部管理模式也逐渐转为以患者为中心,指导监督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工作便显得十分重要。抗肿瘤药物多为细胞毒类药物,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医院药学部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适用性应用措施,为医院药学部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院药学部 抗肿瘤药物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抗肿瘤药物配置中心的防护对策及其有效性评价,以提供指导和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收集了相关防护对策的信息,并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个人防护、安全操作流程、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及培训和教育等防护对策在减少抗肿瘤药物危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抗肿瘤药物配置中心应采取合理的防护对策,如个人防护、安全操作流程、风险评估和管理、培训和教育等,以保证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防护措施,危害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采取药师干预的积极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出具的360份抗肿瘤药用药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有无药师参与诊疗过程作为分组依据,将360份用药病例平均划分为实验A组180份和实验B组180份。在抗肿瘤诊疗过程中,实验A组无药师参与,实验B组有专门药师参与,分别比较两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结果:实验B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实验A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诊疗过程采用药师干预的策略,能够降低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率,避免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干预效果 不良药物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研究对象: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资料(n=68)。回顾性分析抗肿瘤药物常见危害与防护措施。结果:抗肿瘤药物危害原因主要包括几方面:溶剂用法不合理、用药速度不合理、药物使用不合理、用药顺序错误、用药剂量错误。错误的主要溶剂包括紫杉醇、依托泊苷、卡铂、奥沙利铂、呲柔比星、吉西他滨。结论:为降低抗肿瘤药物危害,临床工作人员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强交流沟通、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性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药物危害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常见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结合疫情期间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情况,展望疫情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用药不合理情况及药师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配备药师,观察组配备药师,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测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师对抗肿瘤药物处方进行审核,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咨询、用药建议等服务,提高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规范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用药不合理情况 药师干预 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率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肿瘤也不断深入研究,并且研究出了很多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当中也广泛使用,并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有很好的临床价值,但也避免不了相关的不良反应(ADR)、脏器损伤等等,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是讨论新型抗肿瘤药物对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的治疗分析,并且对同类药物所致共性ADR及上市后新的/严重ADR进行报告,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药学监护。

  • 标签: 新型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免疫导向双功能抗肿瘤药物是以抗体水平为基础,通过体外培养、体外筛选和配伍结合等一系列过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进行了早期诊断。目前研究表明双功能性生物体内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系统对各种有害因素和致病性刺激敏感性等多种生理生化功效,因此对于免疫导向双功能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简要阐述其相关理论概念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寻找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此类药物的使用效果。

  • 标签: 免疫功能 导向功能 小分子 抗肿瘤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探讨如何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登记的抗肿瘤药物,对常见药物的常见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具体的防护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对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共发现了60例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数据,其中有9例使用溶剂不正确,6例用药方式不正确,2例用药剂量不当,27例用药不正确,11例用药顺序不正确。结论 在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达到避免药物危害的目的。

  • 标签: 常见危害 静脉配置中心 防护工作 抗肿瘤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整理药学监护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间接收的50例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并就相关资料信息展开讨论。结果:从性别的角度分析,男性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女性,从年龄的角度分析;65岁及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从药物类型的角度分析,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从不良反应累积部位的角度分析,按照从高到低的发生率排序,依次为皮肤及黏膜、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角度分析,最早为用药半小时,最晚为用药一周后,所有患者的预后表现良好。结合对不良反应情况的研究,总结药学监护要点。结论:在肿瘤患者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时,为了防治不良反应,应该重点对使用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对高危患者进行个体化监护,同时还要对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部位进行重点观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新型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三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能神经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肝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羟化和去甲基化代谢。临床上发现抑郁症病人服用小剂量去甲替林即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 标签: 三环类 抗抑郁药 中毒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 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62例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分组,研究组(n=31)进行临床药师管理,对照组(n=31)进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配置差错率、投诉率、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配置差错率、投诉率降低(P<0.05),合理用药率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配置差错率、投诉率,提高合理用药率,并且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药师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时所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方法:研究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审核医嘱时所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审核医嘱筛选1000份,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原因。结果: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共计34例,占据比例为3.4%,主要分布于消化外科和肝胆外科。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时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存在,及时发现不合理医嘱,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对于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医嘱审核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