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对比传统麻醉、超声引导下麻醉的效果,分析超声引导的利弊。方法从2015年5月筛选患者,以手外科收治的择期或急诊手术患者入组,截至2016年12月,入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传统组、超声组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手法解剖定位麻醉以及超声引导下麻醉,对比阻滞与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低于传统组,超声组超声组镇痛持续时间、阻滞效果Ⅰ级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与传统组麻醉满意度分级对比差、优率、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出现1例刺破血管。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较于传统的麻醉方法,有助于加速阻滞起效速度,提高阻滞效果,但不会影响麻醉效果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腰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0~45岁,BMI 17.5~29.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L组)。E组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L组根据手术定位逐层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下、筋膜、肌肉层、上关节突),局麻药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手术时间及C型臂X线定位时间。于手术切皮(T1)、分离肌肉(T2)、椎间孔成形(T3)、神经根减压(T4)和缝合皮肤(T5)时记录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镇痛有效和镇静满意情况。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恶心呕吐、头晕、穿刺部位血肿及神经损伤等发生情况,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与L组比较,E组T2-4时VAS评分降低,T3,4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患者满意度升高,手术时间和C型臂X线定位时间缩短(P<0.05),ODI评分和镇静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见运动阻滞、恶心呕吐、头晕、穿刺部位血肿及神经损伤等发生。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椎间孔镜手术可提供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腰肌劳损护理指导方法,探究其对腰肌劳损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腰肌劳损患者,经统计内侧皮神经阻滞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有200例病人中,随机分为各100例的两组,两组中一组进行腰肌锻炼和护理指导,而另一组不进行要肌康复锻炼和指导。最后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3%和7%。对照组有效率88%,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6%和15%。结论腰肌锻炼综合护理指导对腰肌劳损患者临床治疗和远期疗效都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半年和一年内的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表肌电生物反馈对腰肌筋膜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肌筋膜疼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GQOL-74)、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L)、炎症因子水平、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疲劳程度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GQOL-74参数、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均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ODL、炎症因子水平、肌肉疲劳程度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参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并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P<0.05)。结论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表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缓解炎症,值得在腰肌筋膜疼痛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行肌间隙入路,对其功能障碍、椎旁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1年7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病人作为研究主体,共计存在74例病人,依照入路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常规入路方式)与实验组(肌间隙入路),每小组内部37例。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手术信息、临床医治疗效、并发症发作率、功能障碍及椎旁肌功能。结果: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在院时间、术中失血量、VAS评分得到理想减低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手术时长耗时更久;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临床医治疗效、椎旁肌功能得到理想提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作率、功能障碍明显减低,组间对比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行肌间隙入路,有效减低术中失血量,进而规避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手术质量得到理想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 SA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3.02~2024.02期间,在本院接受胸腔镜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对照组40例,给予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40例,给予前锯肌平面阻滞,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T0、T2没有显著差异,观察组T1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观察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前锯肌平面阻滞的阻滞操作时间更短,术中效果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罗哌卡因是长效局麻药。国外研究表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临床麻醉效能。本研究通过测定在妇科手术中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妇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0.75%罗哌卡因组(L组)和0.75%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2mg,B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2mg,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术中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的变化,采用盲法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麻醉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完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呼吸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倒,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组(CSEA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阻滞显效时间、达麻醉平面时间短于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药量小于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行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 66 例,将 6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 n=33 )与参照组( n=33 ),参照组接受芬太尼镇痛,研究组实施舒芬太尼镇痛,比对两组患者首次加药时间及 90min 时 VAS 评分。 结果: 研究组 首次加药时间及 90min 时 VAS 评分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应用具备更高的效果,可有效镇痛,延长首次加药时间,可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