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产生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假说中提示免疫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及外周免疫细胞迁移入脑协同促进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中所涉及免疫相关机制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T细胞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煤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以能源耗量计,工业用75%,城市民用15%~20%,农村<10%。研究表明,煤中含微量铀、钍、镭等天然放射性元素,燃烧后,煤灰中的放射性物质直接或间接排向周围环境,污染环境。虽然大部分粉煤灰的放射性元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煤种及燃烧过程的不同,一部分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会超标,因此对粉煤灰放射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粉煤灰放射性测定相关展开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粉煤灰 放射性 测定
  • 简介:摘要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临床诊断相当困难。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由于肠道疾病引起,也可能由于血管、药物、遗传代谢等疾病所致。除了感染性、免疫性、肿瘤性、血管源性、药物性原因外,更为疑难的是与遗传基因相关的肠道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肠疾病 基因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E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广州市区及城郊447名3~5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ECC组(n=238)和无组(n=209)。采集坏组织样本及无牙的龈上菌斑共363份,应用科玛嘉培养基、芽管试验进行检测、鉴定,并运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ECC组与无组、市区和城郊组间白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情况与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ECC组和无组中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44.1%和19.2%(χ2=22.213,P〈0.001)。ECC组中,患率高的城郊组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79.7%)高于市区组(28.0%)(χ2=55.242,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龋失补牙面数每增加2.129个,白假丝酵母菌检出机率会相应增加0.104(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为婴幼儿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致菌之一。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婴幼儿龋 龋失补牙面数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和牙周炎来源的唾液菌群在物种组成、功能及代谢产物上的特点,为寻找可用于临床判断和牙周炎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3至6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的10例高[龋失补牙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DMFT)≥6]患者[高(high caries,HC)组],牙周科的10例Ⅱ期A级~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periodontitis group,PG)组]和10名口腔健康个体[健康对照(healthy individuals,HH)组]的唾液样本。采集受试者的人口学基线、口腔内、牙周健康情况等信息,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样本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组样本的微生物物种分类学组成、功能基因及代谢产物的信息。各组受试人群的口腔基本情况及唾液样本采集均由同一名牙体牙髓科主治医师完成。结果各组受试人群在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DMFT(9.0±1.7)显著高于HH组和PG组(均为0)(F=243.00,P<0.001)。菌群分析显示,各组唾液菌群物种分类学组成在门水平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梭杆菌门为主。在属水平,则主要由链球菌属、奈瑟菌属、罗氏菌属、普雷沃菌属等成员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与HH组相比,HC组和PG组在属、种水平的物种分类学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HC组和PG组相对丰度改变最显著的均为普雷沃菌属。而在种水平,HC组改变最显著的为苍白普雷沃菌;PG组改变最显著的为牙龈卟啉单胞菌。代谢产物分析显示,HC组共检出133种与HH组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3-羟基-1,5-二苯基戊烷-1-酮(P=0.001)。在PG组中,共检测出102种与HH组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N1-乙酰精胺(P=0.002)。HC组与PG组相比,代谢产物上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D-氨基葡萄糖6-磷酸(P=0.006)。菌群代谢功能分析显示,HC组菌群糖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最高,其次为HH组,PG组的糖代谢相关功能基因最低。此外,与HH组相比,PG组内ABC转运体和磷酸转移酶系统等涉及糖转运相关的功能基因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HC组中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唾液菌群在、牙周炎及健康人群中存在显著异质性,且菌群的糖代谢能力改变与和牙周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苍白普雷沃菌及3-羟基-1,5-二苯基戊烷-1-酮可能作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N1-乙酰精胺可能作为牙周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基因组学 唾液菌群 宏基因组 代谢组学 普里沃菌属 碳水化合物代谢 龋病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在口腔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结合PBL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BL 教学 方法 龋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牙治疗中龋齿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临床应用,同时观察效果。方法:102例乳牙病患儿(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修复方法。观察组应用ART技术。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度、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配合度为82.35%,对照组为19.61%,两组对比,观察组配合度更高(P

  • 标签: 乳牙龋病 龋齿治疗 非创伤性 充填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氟离子透入与氟化泡沫预防儿童乳牙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9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4岁儿童中随机抽取1046名为氟离子透入组,1020名为氟化泡沫组,分别进行氟离子透入和氟化泡沫防龋,每半年1次,共4次。结果经过2年跟踪观察,两组儿童患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21,P>0.05),均亦无显著差异(χ2=1.271,P>0.05)。结论氟离子透入技术与氟化泡沫护齿在预防乳牙方面有相同效果。

  • 标签: 乳牙 龋齿 氟离子导入 氟化泡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乳牙病中使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儿童乳牙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情况,以及患者治疗期间VAS评分和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可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无论是从治疗服务、方式、环境方面满意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改善患者治疗过程的疼痛,提高满意度,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非创伤性修复技术 儿童乳牙龋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0~2岁儿童重症婴幼儿分布状况,为婴幼儿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6名0~2岁患重症婴幼儿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均、面均、龋齿好发牙位及牙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4.66+3.11),面均(8.01+6.75)。龋齿牙位分布左右对称,首发牙位是上颌中切牙、其次是上颌侧切牙。上颌乳中切牙好发牙面依次为近中面、唇面、舌面、远中面,侧切牙患的顺序依次为唇面、舌面、近中、远中。结论上颌乳中切牙及侧切牙是0~2岁儿童患高发牙位,是低龄婴幼儿防治的重点部位。

  • 标签: 乳牙 重症婴幼儿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15-18岁青少年、牙龈炎的患病情况和口腔健康知信行,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300名社区15-18岁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牙龈炎的患病情况和口腔健康知信行,根据调查结果分为患病组和未患病组,对比两组青少年一般资料,分析引起青少年、牙龈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00名青少年中158名患有、牙龈炎,患病率为52.67%,其中,163名青少年对口腔健康知识了解不足,132名青少年对口腔健康持“不支持”态度,148名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不当。患病组和未患病组青少年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青少年对口腔健康态度不支持率、未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率、每天刷牙次数1次率、未饭后漱口率、经常摄入甜食率、睡前进食高于未患病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低、口腔健康态度不当、未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刷牙次数少、每次刷牙时间短、饭后未漱口、经常摄入甜食、睡前进食均是导致青少年、牙龈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15-18岁青少年、牙龈炎的患病率较高,这与他们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低、意识不足以及口腔健康行为不当有关,因此,需要采取提高青少年口腔健康知信行,才能降低青少年、牙龈炎的患病率。

  • 标签: 龋病 牙龈炎 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探讨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粪便样本中代谢产物的表达变化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宫颈癌放疗的患者51例(其中1名患者因入组后不能按要求留存有效标本而剔除,实际共50例),收集患者放疗期间4个时间点的粪便样本,即放疗开始、放疗2周、放疗4周、放疗结束,共计200个,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凝聚层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鉴定粪便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结果通过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检测到5 770个代谢峰,鉴定出121个显著失调的差异代谢产物,其中77个代谢产物表达上调,44个代谢产物表达下调。有19个差异代谢产物在放疗4个时间点发生显著变化,包括1-甲基黄嘌呤、亚油酸、5-氨基戊酸、苯乙胺、苯乙烯、N-乙酰谷氨酸、19-去甲睾酮、4-乙酰氨基丁酸、N-乙酰-L-苯丙氨酸、大豆苷元、胆酸、花生四烯酸、甲蓝氨酸、N-甲酰-L-蛋氨酸、槲皮苷,苯丙氨酸、葡糖酸、蜜二糖及α-CMBHC。共筛选出4个代谢通路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有关(Pathway imPact >0.1),分别为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赖氨酸降解代谢通路。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粪便中代谢产物发生明显改变。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粪便上清中的差异代谢产物表达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为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代谢组学 急性放射性肠炎
  • 简介:摘要婴幼儿具有发病时间早、蚀波及牙数多、损发展快及坏范围广等特点,影响婴幼儿咀嚼和消化功能,对口腔健康及全身生长发育可产生严重影响,亦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统一和规范婴幼儿的防治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防治婴幼儿,降低我国婴幼儿的患病率,提高治疗率,改善我国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19所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18名儿童口腔医学专家和13名口腔预防医学专家制订适合我国婴幼儿的防治指南,包括婴幼儿的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防治效果评价体系。

  • 标签: 儿童口腔医学 龋齿 指南 婴幼儿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6岁儿童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全面制定儿童预防的综合措施,尤其是为高危患儿童的口腔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向家长发放问卷,分析影响3~6岁儿童发生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儿童患危险性进行预测。结论对儿童应综合防治,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并合理局部用氟。

  • 标签: 龋病 乳牙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9例病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我院对49例病患者的精心治疗,患者的康复率高,49例患者中已经有46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及早发现病情与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龋病 口腔内科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