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抗战伊始,战局迅速西逼。随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和沿海厂矿络绎内迁,四川成为国统区之政治经济重心。这一新形势令本来就欠发达的川省交通更加捉襟见肘。正是以此为契机,四川的内河航运业临危荷重,在民族抗战中一度兴盛并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篇拟对此试作探究,旨在为四川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研讨,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历史参考。(一)首先必须指出,国民党政府对四川内河航运的开发是缺乏预见性的,是迫于战争才仓促为之的。在1938年以前召开的国民党历次全会和中委会议上,竟无一条关于发展川省和西南

  • 标签: 民生公司 木船 四川 川江 内河航运 航业
  • 简介:抗战历史的图像记忆中,有两幅作品具有代表性:一幅是沙飞的摄影《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另一幅是彦涵的木刻作品《当敌人搜山时》(创作于1943年)。沙飞的《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拍摄于1937年,首次发表在1943年9月出版的第4期《晋察冀画报》上。木刻与摄影是两种不同的视觉媒介,前者是传统手工方式,后者是机械技术手段,两者皆有复制功能,

  • 标签: 木刻 摄影 抗战时期 《晋察冀画报》 纪实 1937年
  • 简介:抗战时期,桂林已是中外驰名的文化城。这个战前只有五六万人口的市镇,到1938年则变成十万之众的文化城。其发展速度之快是空前的,究其原因,学者专家们认为:桂林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桂林文化城建设的前提条件,而桂系的民主政治气氛则是桂林文化城形成的沃土,根本原因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上述因素对桂林文化城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根本原因是不是党的领导?笔者试图就此谈点管见,以求教文艺界、史学界的学者专家们。

  • 标签: 文化城 中外驰名 抗日运动 八路军办事处 李宗仁 抗日救国
  • 简介:1937年,在北京芦沟桥爆发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千百万同胞惨遭日寇的血腥屠杀与蹂躏。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纷纷拿起刀枪奋起抗日。宁夏当局的马鸿逵接到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抗战命令后。首先成立“抗敌后援会”。积极备战的同时又命令马鸿宾率新整编的国民党第8l军准备开赴绥西,参加抗战

  • 标签: 抗战时期 宁夏 服务 少年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民国27年(1938年)后,闽海战事日益趋紧。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经行政院批准,从4月29日起.省府及所属104个单位先后由福州开始全面搬迁永安.沿海上百家工商业户也随省政府内迁。

  • 标签: 抗战时期 永安 粮食 省政府 行政院 国民党
  • 简介:抗战时期,中共所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推进民主进程的杰作。因为这种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革命的专政”。并且在人员的安排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这方面相关的研究不少,本文仅就抗战时期中共民主建政问题提出三点粗浅的认识。

  • 标签: 抗日民主政权 “三三制”原则 抗战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 民主进程 共产党员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党从实际出发,深刻分析新特点、新情况,找准党的历史方位,从而正确地确定了政治任务,制定了党的建设目标,找到了在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如何建设一个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完成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历史使命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抗日战争 党的建设 历史经验
  • 简介:1941年,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博物院在四川宜宾市李庄镇联合举办了一次面向农民的特别文物展览。在当地颇为轰动。消息传开,也吸引了在重庆的郭沫若、楚图南、江安国立剧专的曹愚和在成都的李劼人、徐中舒等社会名流,以及乐山、宜宾、南充的考古专家,他们纷纷专程赶赴这个西南小镇参观、研究。

  • 标签: 李庄 国民党政府 考古 抗战时期 南充 徐中舒
  • 简介: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华侨进入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中国制造了一连串事件和在国内完成了一系列的侵华布署之后,终于在1937年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实行全面侵略中国。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中国人民奋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困难当头的严峻时刻,作为生活在敌人心脏中的旅日华侨,他们处境的独特和艰危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广大的日本华侨并没有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制造 “七七”事变 抗日前线 支那派遣军
  • 简介:胡导(原名:胡道祚,1915年生),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的四小导演之一。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惟一一位获上海戏剧学院终身荣誉称号的人。85岁拜孙女为师学电脑,87岁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戏剧表演学》,90岁出版《戏剧导演技巧学》。如今仍然每天笔耕不已。

  • 标签: 上海戏剧学院 抗战时期 话剧 《戏剧表演学》 导演技巧 荣誉称号
  • 简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过对特矿的统制掌握了大量的特矿产品,以此为抵押获得了国外的支持,支撑了抗战。湖南是资源丰富的省份,战时湖南广大的矿山业主、矿商和矿业工人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抗战时期 湖南 钨锑特矿
  • 简介:北海银行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主要银行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北海银行充分发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银行的历史使命,建立起独立的金融体系,使根据地军民自主掌握经济命脉成为可能。北海银行在开展货币斗争的同时,发放各种形式的生产性贷款,支援根据地经济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浅析 抗战时期 北海银行 历史贡献
  • 简介:抗战时期大批热血人士来到桂林,促进了桂林文学、戏剧、出版业的繁荣昌盛。体育,作为文化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振兴中华,强我民族,抗击外侮,洗雪国耻"为宗旨,亦蓬勃发展起来。以体育救国为主题的体育运动,极大的鼓舞了民众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热情,成为文化城又一文化景象。

  • 标签: 抗日战争 体育运动 概况 特点
  • 简介:抗战时期福建戏曲改良运动,是全国抗日救亡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时期全国戏曲改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福建抗日救亡戏剧活动的一大特色。抗战时期福建戏曲改良运动以闽剧、歌仔戏、莆仙戏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试从闽剧、歌仔戏、莆仙戏的改良入手,以民国报刊实时报导为脉络,结合历史背景,描述福建抗战时期地方戏曲改良运动的历史概貌,探索其历史分期,以及各时期、各剧种改良的社会背景、组织结构、政策措施、戏改概况。并对其影响及历史意义作客观的评价。

  • 标签: 抗日战争 戏曲改良 闽剧 歌仔戏 莆仙戏
  • 简介:抗战时期,文艺成为抗战宣传的重要载体.服务抗战成为文艺界的奋斗目标和重要使命.为了增强普通大众的民族危亡意识、鼓舞抗战斗志,文艺界掀起了关于“通俗文艺”的大讨论.老舍、顾颉刚、姚雪垠等以《抗战文艺》杂志为阵地,在创作“通俗文艺”的必要性,如何创作“通俗文艺”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实践.《抗战文艺》在文艺通俗化运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通俗文艺”的发展路径,探讨了一些创作的方法和理念,虽然在实践中,通俗文艺创作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仍然为抗战文艺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抗战时期 通俗文艺观
  • 简介:全面抗战时期,出于抗战动员的需要,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以及重庆各界在重庆筹备安排了大量的街头游行。为保证游行顺利有序进行,主办方提前安排了游行队列和顺序,制定了游行纪律,同时通过规划游行路线、布置游行空间和加强空间管理以求扩大游行的政治功能。游行队伍高呼抗战口号和高唱抗战歌曲,营造了來厚的抗战动员氛围,而游行中大量寓意深刻的表演道具和表演内容,则激发了观众的民族主义感情。战时重庆街头游行集中于节日或纪念日,加之游行中穿插了各种生动有趣的表演节目,吸引了重庆市民的广泛参与和观看,丰富了市民的节日生活。

  • 标签: 战时重庆 街头游行 抗战动员
  • 简介:傅学敏在同题文章(《戏剧》2009年第1期)中论述了抗战时期我国街头戏剧的出现及意义。文章指出,“街头剧场的出现使底层民众能够直接感受话剧。这些底层民众的社会特征、年龄结构、职业特点、居住区域、文化层次等各方面均不同于戏院的观众。他们人数众多,

  • 标签: 抗战时期 政治行为 街头 大众 《戏剧》 社会特征
  • 简介:1940年8月,家住宛平县的妇女傅李氏,因生活无着投河自尽,被救后警察局发文将其送交社会局救济所.据警察局的调查显示,傅李氏,"其夫傅宝斋,于上年七月间已故,遗有田地数亩,已典卖得洋度日用尽.遂至本市内西砖胡同刘姓宅内佣工.于前数日因事被辞后,无法生活,每日沿街乞讨.于本月十一日,行至什刹海地方,一时心窄,即投河自杀,被警救获.询明前情,送请安置."

  • 标签: 社会底层 生活 抗战时期 妇女 北平 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