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三价铁离子能将盐酸氯丙嗪氧化成一种红色的物质,且氧化的程度与盐酸氯丙嗪的量呈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实验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13×103L/(mol·cm),盐酸氯丙嗪的量在5-250μg/10mL范围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盐酸氯丙嗪药物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19%,加标回收率为95.0%-97.0%。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三价铁离子 盐酸氯丙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双硫仑反应不同的治疗方法,论证纳洛酮在双硫仑反应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71例双硫仑反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脱敏,补液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额外加用纳洛酮,统计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洛酮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双硫仑反应行之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58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5例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以静脉滴注为主;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位于前三位的是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喹诺酮类;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统计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文章从产物的分析及反应条件由来、反应装置的推导、化学方程式的推出、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就Fe与水蒸气反应的教学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水蒸气 教学 产物 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临床中药注射液使用安全性的提高。方法根据药物机体免疫损伤机制,对清开灵注射液处方成分进行过敏反应风险评估。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处方中有含外源性蛋白质的3味植物和2位动物药材,其中水牛角(粉)外源性蛋白含量最高,触发过敏反应的风险最大;与CFDA公布的2013年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前九位处方相比较,其处方组成最复杂,且唯一含动物类药材的处方,这或许是该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据首位的原因之一。结论重视对生产企业和处方医生的监管,以保证患者药品使用安全的基本权利。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过敏反应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度汇总的25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2~2013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255份报表,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55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68.6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4.12%);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收集到的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ADR报告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1.32%(130例);18-60岁年龄段占65.56%(139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占30.66%(65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20.75%(44例);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31.30%)、胃肠道反应(19.56%)和全身性症状(17.39%);静脉滴注给药(69.81%)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211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得以减轻或恢复。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向相关科室进行反馈,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0例西药不良反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病人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类别中,主要为抗感染类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中,主要为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中,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200例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病人通过诊治182例恢复健康,18例有所好转。结论医师应加强用药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引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减少西药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其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在我院31例阿托品试验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院31例因阿托品试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其中28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采取心理护理并服用温开水及温糖水后已经;3例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护理后在三天内恢复。。结论阿托品药效在临床试验中应用较多,适度合理的用药能发挥阿托品试验的积极功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出现阿托品不良反应或者阿托品中毒时,应该停止用药,严格掌握控制阿托品用剂用量。避免因用剂过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阿托品抗剂治疗,及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 标签: 阿托品 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代西药药理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并提出应对的对策,以提高西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间开具的2120张药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借助统计学软件和技术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开具的2120份药方中共计422份药方采用现代西药合用而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9.9%。结论现代西药合用诱发的不良反应其原因不一,在合用西药过程中,以科学的用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了解西药药效等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合理用药对于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现代西药 药理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集上报的21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以4~10岁患儿ADR发生率最高为44.3%;男女比例10.60;按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滴注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83.8%;按药物剂型分类,粉针剂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69.5%;联合用药ADR发生率为16.7%;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引起ADR的发生率最高为75.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91.4%;经对可疑药物停药并对症用药治疗,210例ADR患儿中,治愈180例(85.7%),好转30例(14.3%),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异常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ADR患儿,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童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背景:体外实验表明,淫羊藿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其抗炎作用在磨损颗粒存在的条件下是否依然有效?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淫羊藿苷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①体内实验:将8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钛组和钛+淫羊藿苷组采用钛诱导小鼠颅骨无菌炎症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也进行相同手术过程,但不植入钛,淫羊藿苷组、钛+淫羊藿苷组建模当天灌胃给予淫羊藿苷200mg/(kg·d),对照组、钛组灌胃给予等量的安慰剂,2周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蛋白或mRNA的表达量。②体外实验: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与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淫羊藿苷、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及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淫羊藿苷共培养72h,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RT-PCR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体内实验:在钛颗粒存在的条件下,口服淫羊藿苷可明显减少颗粒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使炎性增厚的骨膜变薄,抑制颅骨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②体外实验:经钛颗粒刺激后,细胞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显著增加,细胞中相应mRNA表达量上调,而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这两种炎性因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

  • 标签: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淫羊藿苷 钛颗粒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分析门诊输液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寻求预防方法.方法对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至12月门诊输液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出现低血糖反应者多为幼儿、老年人和老年糖尿病人,输液溶媒为盐水.结论门诊输液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多样,尤以幼儿、老年及老年糖尿病人多见,早预防可防止其发生.

  • 标签: 门诊输液 低血糖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扬州市中医院所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ADR监测提供参考,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从涉及患者、给药途径、给药剂型、损害系统、主要症状、危害程度等多个角度对扬州市中医院2009-2013年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展开综合分析、统计。结果82份中成药ADR报告中,男25例(30.49%),女57例(69.5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高发年龄段15岁以上患者;引起不良反应中单独用药59(71.95%),合并给药23例(28.05%);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59例(67.05%);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74例(84.09%);不良反应的发生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其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例(48.25%)。结论近5年来中成药ADR增多,临床应重视中成药ADR监测,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特殊的生理阶段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对本中心收集的82例个例药品不良反应从性别、各年龄段、怀疑药品、不良反应名称和关联性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不良反应因性别、年龄和特殊的生理体质,在使用药品时要特别注意使用间隔和使用次数,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结论小儿用药时,要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选用合理的药物,掌握剂型、剂量以及疗程,避免滥用药物。

  • 标签: 儿童 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