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中药注射各种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指导.方法:选取行中药注射治疗的1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0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常规给药,实验组则由临床医师、护士以及药剂师三方联合给药,同时开展面对面教育以及集体培训,以确保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给药后,实验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年人群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更高.结论:为有效控制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应统一组织临床医师、护士以及药剂师参与培训以及用药安全知识教育,确保其严格掌握配药时间、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联合用药情况,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对比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国家重要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中药免疫调节开发技术的飞跃。研究中药免疫调节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临床应用,对于保证整体临床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生物性免疫调节,并从中药、蜂胶以及松花粉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天然源免疫调节,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中药免疫调节剂 研究 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善益NX颗粒制粒方法,优选颗粒辅料种类,降低其用量。方法以益NX颗粒为模型药,将其药材细粉与不同比例的不同辅料使用流化床制粒干燥机混合后,喷入浸膏沸一步制成颗粒。结果使用双歧糖淀粉药材粉的比例为323的混合辅料与浸膏以12的比例混合制粒切实可行,制粒过程顺利,粒度均匀。而且甜度适宜、吸湿量低。结论可以使用双歧糖代替蔗糖;该制粒过程中,使用70%药用乙醇作为初始粘合剂,可以改善颗粒的均匀性。

  • 标签: 颗粒剂 流化床制粒 双歧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症采用中药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治疗眩晕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且降低复发率,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眩晕症 中医 疗效
  • 简介:目的:确定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生物黏附中所选用促渗的种类及其用量。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处理灌肠液,并采用HPLC法测定秦皮甲素在灌肠液中的含量。结果:0.5%,1%,2%,3%,4%,5%的薄荷脑作为促渗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分别为0.015742,0.022566,0.016520,0.014586,0.012946,0.012818μg.mL-1.cm-1;0.5%,1%,2%,3%,4%,5%的冰片作为促渗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为0.015664,0.016067,0.013753,0.012597,0.011899,0.011449μg.mL-1.cm-1。结论:薄荷脑和冰片对灌肠Ⅰ号中秦皮甲素都有较强的促渗透作用,1%薄荷脑及1%冰片对秦皮甲素的促透作用最明显。两药比较,薄荷脑的促透效果更强。

  • 标签: 薄荷脑 冰片 促透剂 在体灌流 生物黏附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和完善中药注射说明书内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26种中药注射说明书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讨论部分中药注射说明书内容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等完善。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品说明书 安全用药
  • 作者: 鲜奇志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出处:《家庭药师》2023年13期
  • 机构: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传统中药水煎与现代制剂的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药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中药水煎在保留多种药物成分的同时可能存在剂量不稳定、煎煮时间较长等问题,而现代制剂在药效稳定性和用药方便性方面表现出优势。然而,传统中药水煎在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调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应用仍然具有一定价值。合理结合传统中药水煎与现代制剂,可在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实现更好的平衡。

  • 标签: 传统中药水煎剂,现代制剂,药效,安全性,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药注射已逐渐增加限制应用于临床环境,是因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其药物不良反应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安全性尚无强有力的证据。新生儿、婴儿、儿童、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限制使用中药注射,部分人群禁用。由此可见,对中药注射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对其进行上市后的重新评价。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用于提高中药注射合理使用率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12月某院未开展药学干预工作期间接诊的中药注射治疗病人100名为对照组,2023年1月-12月某院开展药学干预工作期间接诊的中药注射治疗病人100名为试验组。对比不合理用药率等指标。结果:关于不合理用药率:试验组数据低至1.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1.0%,相比较下,试验组的不合理用药率更低(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5.0%。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疗效更高(P<0.05)。结论:开展药学干预工作,可降低中药注射的不合理用药率,提升病人疗效。

  • 标签: 药学干预 价值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中药注射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剂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注射因其疗效独特、药效迅速等特点,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中药注射的生产与使用也面临着诸多风险,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而中药注射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贯穿整个生产链的系统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隐患都是存在的。因此,如何对中药注射的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风险管理 中药注射剂 生产研究
  • 简介:摘要:据来自药学期刊的相关报道中,中药注射容易存在不良反应问题。经过临床分析得知,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呈现的特点、成因具有规律性。因此,需要根据不良反应的特点、成因,对中药注射实施合理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特点 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方法:将三七、桃仁和当归三种活血类中药材分别制成中药生颗粒、传统中药饮片,并经过粗粉碎处理后提取总挥发油量。随后进行煎煮,计算每次所得的煎出物在总敷出物中的比例。结果: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无论是当归、桃仁还是三七这三种常见的活血类中药,它们的煎出率都会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在煎煮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生药颗粒的第一次煎煮可以得到更高的煎出率。在第2到第5次煎煮中,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于中药生药颗粒具有更高的煎出率。结论:在制造中药颗粒和配制传统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中药煎煮的时间、次数等因素,以提高药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分析了我院2014年-2015年儿科中药剂类中药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注射中药剂类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儿,回顾分析不良反应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注射细辛脑注射液时,最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1~3岁患儿ADR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其他的年龄段相比,差异比较显著,P<0.05;使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比较容易发生ADR,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由于儿科应用中药剂类中药的注射比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上要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8例,将其分成A、B两组,A组患者52例,采用单纯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为观察组。观察与分析A、B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中药和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的B组患者,其痊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经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进行单纯治疗的A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卵管结石 中西医联合治疗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 排石汤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1-02摘要目的观察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变应性鼻炎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积分和IgE均下降,IL.12和TNF.γ均增加,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确,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香菊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中药退热搽及其穴药配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用药的品种和疗程,从而减少患儿医疗费用。方法对在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发热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实验组患儿采用中药退热搽及其穴药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解热镇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中应用中药退热搽及其穴药配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患儿平均费用为150元,对照组患儿平均费用为320元,实验组患儿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搽及其穴药配用于发热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的减少因治疗儿童发热用药或治疗造成对机体伤害;减少注射用药的使用;有效地缩短用药的品种和疗程;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中药退热搽剂 治疗效果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药师于中药注射科学有效运用的意义。方法研究药品销售数据以及中药注射的用药病例,探讨医院临床药师通过有效方法干预对中药注射的使用率以及使用科学性等影响。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有效干预之后,中药注射不管是在总体使用率、还是销售金额以及用量等方面,均要比干预之前有所减少;中药注射使用的科学有效率比干预之前要提升很多,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的使用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用药有非常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中药注射剂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