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组织工程支架为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低温快速成型技术(LDM)是一种3D打印支架成型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可用于制备新型的多孔支架。目的:采用LDM制备新型3D打印PLCL/Col多孔复合支架。方法:采用新溶剂系统六氟异丙醇/1,4-二氧六环(HFIP/DIO)同时溶解天然材料I型胶原蛋白(Col)和合成材料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配置的溶液被LDM打印成PLCL/Col复合材料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支架形貌结构,红外光谱检测支架组分,并对其进行初步力学观测。结果:通过形态结构表征证实3D打印复合支架有规则的相互连通的一级大孔隙,并且在所打印的线条内还有微米级的次级孔隙。虽然所打印支架有收缩,但其孔径尺寸较大,孔隙率均在85%左右。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实Col的存在,证实所打印支架为复合材料支架。初步的力学观测表明所打印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形变恢复能力。结论:所制备新型3D打印多孔PLCL/Col支架有良好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有用于组织缺损修复的潜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机械取栓组,保守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者,机械取栓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者。比较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HISS评分以及SF-36评分;再次梗塞发生率。结果机械取栓组相比保守组患者,手术前NHISS评分以及SF-36评分更有优势,差异显著(P<0.05)。机械取栓组住院时间优于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机械取栓组再次梗塞发生率是2.00%低于保守组的1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胰腺中段切除术较传统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保留了更多的胰腺,是功能保留术式,但并发症率高。不仅存在胰腺残端创面,还具有高危的胰肠吻合口,胰瘘率更高。一旦引流不畅,极易继发感染、出血。我们对一例胰腺颈部占位病变合并通气功能减退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胰管支架架桥+网膜垫覆盖术,效果满意。我们认为该术式操作简单,更符合生理,且可减轻胰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行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行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CD31抗体耦联脾脏脱细胞支架,经内皮细胞再种植实现支架脉管系统预血管化。方法经脾动脉灌注1%曲拉通X-100(Triton X-100)/0.1%氨水制备大鼠脾脏脱细胞支架,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糖胺多糖(GAG)含量检测评价脱细胞效率,t检验分析脱细胞后DNA去除的效果。利用(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将CD31抗体耦联到脾脏脱细胞支架,再种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继续培养3 d后,免疫荧光检测评价细胞黏附。体内移植2周后,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支架体内血管生长及组织相容性。结果脾脏脱细胞支架HE染色未见明显细胞残留,脱细胞支架DNA含量[(43.26±5.14) ng/mg]较正常脾脏组织DNA含量[(5 896.00±393.90) ng/mg]明显减少(t=14.860,P<0.05)。脱细胞支架GAG含量[(30.92±1.70) ng/mg]较正常脾脏组织GAG含量[(42.37±1.77) ng/mg]保留了70%以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D31成功结合到脱细胞支架中,且HUVECs定植于支架血管腔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呈阳性表达。支架体内移植2周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31修饰脾脏脱细胞支架组血管生成数目明显多于未修饰组,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结论大鼠脾脏脱细胞支架保留了基本的脉管结构及细胞外基质成分,CD31耦联修饰的脾脏脱细胞支架支持HUVECs的定植生长,且体内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手术中肋软骨支架的构建方法及增强支架稳定性的方法。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鼻整形与再造中心收治鼻缺损及鼻畸形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43岁,平均21岁。8例为鼻缺损,5例为Tessier 0号颅面裂畸形(面正中裂),2例为Binder综合征。均采用榫卯结构构建肋软骨支架的方法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本组15例,随访时间6~46个月,鼻部支架均未见坍塌。除1例管状鼻患者出现支架整体偏斜,余患者肋软骨支架基本居中、无明显移位;3例患者出现单侧鼻翼缘退缩,1例Binder综合征患者鼻尖轻度上旋。患者对术后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术肋软骨支架的构建中引入榫卯结构,可以有效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支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纤溶系统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间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患者共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用介入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丁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即在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和神经功能情况,血浆tPA与PAI-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22%低于观察组97.78%,对照组进行治疗后血浆tPA与PAI-1水平分别为(12.5±2.1)ng/ml,(67.2±20.2)ng/ml均高于观察组的(10.5±2.0)ng/ml,(10.5±2.0)ng/ml,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均比治疗前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介入支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效的对患者的纤溶系统进行改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间本院接诊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患105例,根据术后有无出现再狭窄的情况对105例病患进行分组甲组(n=49)均为再狭窄病患,而乙组(n=56)则均未发生再狭窄的情况。综合分析两组病患的病历资料,深度挖掘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前狭窄、吸烟和胆固醇等,并且,对于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患来说,其发生再狭窄的概率更高。结论能诱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许多,故临床还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经综合分析并找出原因后,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概率,促进其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关于拔鞘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拔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8例患者拔鞘都很成功,住院时间为7至40天,平均(14.57±3.68)天。其中,有10名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4.70%,假性动脉瘤2例,皮上血肿1例,穿刺点疼痛3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1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结论 为了预防与减少患者术后拔鞘并发症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拔鞘技术与护理措施,进行及时的预防与处理,这对手术成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