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济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急救资源的分配与使用特点,发现疫情急救资源的分配问题,探讨提高疫情急救资源分配效率与使用效能的方法。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判断2020年1月24日至6月30日济南市疫情急救资源分配数据是否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数据来自同一总体,以证明疫情急救资源分配是否与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状况有效贴合。其中流行病学数据(确诊病例人数、疑似病例人数、疑似病例留存人数、医学观察中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来源于济南市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每日疫情信息公布;疫情急救资源分配数据(疫情车组出车次数)来源于济南市市区多家急救分中心的出车统计随访。同时随访了各急救分中心疫情车组医护人员的具体工作状况与接诊病例细节,经验分析指出疫情急救资源在具体使用中的低效能现象。结果疫情急救资源分配数据与任意一个所考察的流行病学意义指标不属于同一总体,出车增量与确诊增量、疑似增量、疑似存量、密接增量均无相关性(均P<0.05),出车增量与医观存量有相关性但相关性极弱〔相关系数为0.048,∈(0.0,0.2),P=0.550〕。说明疫情急救资源分配与疫情流行病学指标存在系统性差异,不能有效贴合。通过对随访获得的医护人员工作状况与部分病例的经验分析可知,疫情急救资源的使用存在分配不够精细、基层单位低效、无效呼救等效能浪费现象。结论加强调度中心的业务能力,建立初筛环节减少效能浪费;加强社区、单位的综合防疫能力,辅助急救系统;加强普通车组的防疫能力,提高综合救治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因素理论管理模式对心脏外科监护室(ICU)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ICU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同时将同期入住该科室的145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比较双因素理论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与实施后(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情况、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双因素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职业倦怠3项维度评分与实施前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双因素理论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提高护理工作效果,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改善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