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究神经生物电刺激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PD)大鼠P物质(SubstanceP,SP)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非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给予股部皮下注射已烯雌酚,每天一次,连续10d,第1天0.8mg·只-1,第2-9天0.4mg·只-1,第10天0.8mg·只-1;第11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1;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并在1h、3h和7h后采用扭体评分进行运动评价。模型对照组只注射与实验组相同剂量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非模型对照组不注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后角中SP的定位及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探究SP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在脊髓后角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扭体评分显示实验组大鼠运动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SP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Ⅱ板层,所有时间点实验组SP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在3h表达差异最大(P<0.05)。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显示SP和BDNF在脊髓后角共表达。结论:神经生物电刺激能抑制SP的表达,影响原发性痛经,其机制可能与SP、BDNF共同作用有关。更多还原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02-02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对其中采取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42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产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充分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和护理措施能提高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简介:以关节损伤为主要病变特征的各种关节炎,可导致关节慢性持续性肿痛、关节僵硬及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两种关节炎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OA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为特点,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软骨细胞功能减退,软骨基质的分解加速,软骨组织的磨耗,进而继发滑膜炎症和关节周边的骨质增生。RA则是以慢性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关节腔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滑膜内大量新生血管和广泛慢性炎症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表现为增生过度和凋亡受阻,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破坏关节内软骨和骨,同时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ikesynoviocytes,FLS)增生,造成关节纤维化。由此可见,关节软骨的损伤是RA和OA的共同特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对其临床CT诊断结果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为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外伤性脑梗塞患者116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CT方法进行颅脑平扫,控制层厚为5毫米-10毫米,层距为10毫米。针对所有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所有外伤性脑梗塞患者,临床完成CT平扫后,于内囊区表现出低密度梗塞灶的患者94例,于脑叶区表现出病灶的患者16例,于放射冠区表现出病灶的患者4例,于内囊区以及脑叶区表现出病灶的患者2例。针对患者首次实施CT检查,共发现30例患者患病;剩余86例患者在临床实施CT复查过程中发现患病。结论针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临床选择CT方法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预后质量,因为此种疾病较为特殊,临床需要再次进行CT复查,有效明确疾病。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1-01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k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类消化内科常见的进展缓慢的,以无过量饮酒史,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疾病谱随着病理进展而表现不一,临床分为S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的肝硬化;可能逐步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因此对NAFLD的防治日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的文献报道,就NAFLD部分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作为我国的传统珍贵中药材三七,其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活血化瘀、化痰祛瘀、活血益气、补肾活血等功效,为理血之妙品。近年来,三七及复方制剂在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提高机体免疫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旨在通过三七皂苷在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的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为三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简介:中医药对烧烫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的文献,基于中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的传统认识、中药治疗烧烫伤制剂的应用,对其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认为传统中医对烧烫伤的病机具有独特认识,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治则,内外同治;现代临床中,各种中药现代制剂在烧烫伤的轻症与重症治疗中均占有一席之地,疗效获得肯定;中药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与促进组织生长因子分泌及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调控胶原的合成及代谢、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关。已有研究为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能更好地服务于烧烫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