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灭活处理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弱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至2月2019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浓度的3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不灭活处理和56 ℃ 30 min水浴、56 ℃ 60 min干浴及60 ℃ 30 min干浴3组灭活处理方式对鼻咽拭子保存液标本进行病毒灭活,提取RNA,然后3种商品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时荧光RT-PCR试剂分别进行检测,用循环阈值(Ct)评价病毒灭活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影响。结果灭活前ORF1ab基因Ct值分别为23.28±0.28、25.25±0.25、28.93±0.44、32.06±0.47、35.20±0.38、32.89±0.38、36.24±0.23、33.30±0.46,灭活后ORF1ab基因Ct值分别为灭活组1:23.60±0.20、27.29±0.30、31.83±0.51、37.41±0.46,灭活组2:24.25±0.34、27.18±0.42、31.84±0.61、34.99±1.01、34.89±0.45,灭活组3∶23.37±0.17、26.89±0.52、32.05±0.50;灭活前N基因Ct值分别为24.38±0.09、26.64±0.11、30.35±0.12、33.29±0.33、36.93±0.11、34.50±0.12、35.63±0.12,灭活后N基因Ct值分别为灭活组1:24.66±0.11、28.52±0.14、32.71±0.14、37.00±0.13,灭活组2:25.41±0.10、28.79±0.15、33.29±0.28,灭活组3:23.37±0.11、28.68±0.11、33.54±0.13、37.18±0.23。灭活前后扩增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F1ab基因:t=-1.416;N基因:t=-1.379,P均>0.05),3组灭活处理组间Ct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F1ab基因:t=-0.460;N基因:t=-0.132,P均>0.05)。但不同稀释倍数下的灭活组(1,2,3)与未灭活组Ct值比较,未灭活组和灭活组(1,2,3)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稀释:ORF1ab Ct值:未灭活组:25.25±0.25,灭活组1,2,3分别为27.29±0.30、27.18±0.42和26.89±0.52,t(ORF1ab)=-7.327,P<0.01;N基因Ct值:未灭活组:26.64±0.11,灭活组1,2,3分别为28.52±0.14、28.79±0.15和28.68±0.11,t(N)=-19.340,P<0.01。100×稀释:ORF1abCt值:未灭活组:28.93±0.44,灭活组1,2,3分别为31.83±0.51、31.84±0.61和32.05±0.50,t(ORF1ab)=-9.462,P<0.01;N基因Ct值:未灭活组:30.35±0.12,灭活组1,2,3分别为32.71±0.14、33.29±0.28和33.54±0.13,t(N)=-18.583,P<0.01。灭活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下降,未灭活组阳性检出率(7/11、8/11、5/11)和灭活组(灭活组1:4/11、4/11、3/11,灭活组2:3/11、3/11、3/11,灭活组3:3/11、3/11、2/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0,P<0.01),不同灭活组之间(灭活组1:4/11、4/11、3/11,灭活组2:3/11、3/11、3/11,灭活组3:3/11、3/11、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5),3种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试剂1:7/11、4/11、3/11、3/11,试剂2:8/11、4/11、3/11、3/11,试剂3:5/11、3/11、3/11、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9,P>0.05)。结论病毒灭活处理会使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降解,导致检测Ct值增加,使低浓度标本出现假阴性结果。
简介:摘要民航飞行计划是空管单位组织实施飞行保障工作任务的依据,是管制自动化系统以及流量管理系统等相关生产系统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为实现从计划管理到流量管理再到空域管理的发展目标,对飞行计划的处理就不能单纯地局限在航班信息的接收和分发。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研发和测试,飞行计划集中处理系统于2015年正式上线使用。本文从飞行计划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入手,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实现的功能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欧洲的IFPS系统建设经验,对我国飞行计划集中处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说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国报告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入境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各省报告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资料,对入境后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全国28个省份共报告7 199例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从入境至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间隔M(Q1,Q3)为1(0,5)d。在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入境14 d内和14 d后核酸首次阳性者分别占95.15%(6 850/7 199)和4.85%(349/7 199),入境15~21 d内、22~28 d内和28 d后核酸首次阳性者分别占3.65%(263/7 199)、0.88%(63/7 199)和0.32%(23/7 199)。在入境14 d内和14 d后核酸首次阳性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分别占47.24%(3 236/6 850)和63.61%(222/349)。39.54%(138/349)的入境14 d后核酸首次阳性者在入境地解除集中隔离后存在跨省流动。结论约5%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入境14 d后核酸首次阳性。为有效降低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引起本土续发疫情的风险,建议在入境第8~13天内增加1次核酸检测。
简介:目的探讨单床移动式水处理在中国儿童终末期肾病慢性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床移动式水处理系统,通过进水前处理装置、水质软化机、RO反渗透水处理机所产生的透析用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回顾性分析本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3台单床移动式水处理机水质检测指标以及20例终末期肾病慢性血液透析患儿的透析充分性、并发症及转归。结果①单床移动式水处理装置所产生的透析用水,其内毒素、细菌计数及水质重金属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标准。自2013年5月改进前处理装置后,每台透析机透析用水的内毒素测定值较前进一步下降,内毒素定量测定值均〈0.5EU/ml,其中88%的测定值〈0.25EU/ml,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比SOP推荐的标准更优化。②20例慢性血液透析患儿无一例发生热源反应、溶血、硬水综合征等并发症。透析充分性评估显示,Kt/V达1.2±0.23、尿素清除率(URR)(66.68±7.32)%。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6月、12月、18月患儿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分别为66.7%、60%、87.5%。③随访终点,20例慢性血液透析患儿存活率100%,11例患儿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正常上学,其中4例患儿接受肾移植治疗。结论单床移动式水处理装置所产生的透析用水的水质符合透析用水标准、稳定可靠、安全有效,较SOP推荐的标准更优化,适合我国儿童终末期肾病慢性血液透析治疗,在小型透析中心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找出磁珠式提取仪(下文称“提取仪”)污染后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将实验室中被严重污染的所有提取仪分两种方式处理,一种通过紫外线、化学消毒剂方法处理,对污染的提取仪紫外线照射2h后,喷洒核酸清除剂,擦净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提取仪内各个部件;另一种通过物理方法处理,将提取仪打开后置于室外通风处或用较大功率风扇进行通风。通过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观察对提取仪核酸污染的处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室外通风或用较大功率风扇通风处理提取仪污染比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处理更有效。结论:提取仪污染可以通过室外通风或者用较大功率风扇进行处理。
简介:摘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仍在全球流行,我国疫情防控长期面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我国陆续发生多起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部分为零星散发,少部分发生聚集或暴发。冬、春季是疫情高发季节,边境和口岸城市是高发区,重点人群主动监测是疫情早发现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大规模核酸筛查、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分类管理风险地区和人群、增加社交距离和严格出行管理等,大部分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均较快得到有效控制,为我国疫情防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一系列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暴露出我国当前疫情防控存在不足,本文为今后的疫情防控提出了建议。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的特点之一是无症状感染者也是传染源。本例患者术前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血常规化验显示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院内未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检测,未能进行该项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磨玻璃影,因此不考虑病毒性肺炎。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采用规范的二级医疗防护措施。患者术后第5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COVID-19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患者术前处于COVID-19潜伏期,然而所有参与手术麻醉的医护人员和连台的下例手术患者都没有因此被传染,其原因得益于笔者医院对全体职工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严格培训,手术麻醉医护人员均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对手术室内的感染控制具有良好意识,且能规范实施。该病例还提示,要重视术前单纯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明显的患者,采取措施以早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提高武汉疫区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我国政府从全国抽调优势力量支援武汉,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笔者单位由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普通外科等专业组建133人医护队伍,成建制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危重症病房,与当地医务人员组成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救治患者。截至2020年3月13日,笔者所在医疗队共收治109例患者,其中48例康复出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为高龄、伴合并症,病情复杂、诊断与治疗难度大,笔者团队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在危重症病人救治过程中,普通外科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和策略,以期为普通外科同道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