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13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2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例,严重脑组织缺血缺氧1例;经对脑膨出原因综合处理后均关颅成功.术后给予综合治疗,格拉斯哥预后(GOS)标准评定,患者存活11例(52.4%),其中良好4例,轻残3例,中、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47.6%).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效防治措施,可减低致残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接诊的124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心率和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功能疗效、心率以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浆抗凝血酶(AT)活性(A)、血浆抗凝血酶(AT)抗原(Ag)、蛋白S(PS)、血浆蛋白C(PC)以及D-二聚体等凝血易栓指标对诊断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抗凝血酶缺陷症患者作为疾病组,再根据PS、PC水平将疾病组进一步分为单纯AT缺乏组、AT联合PS缺乏组、AT联合PC缺乏组和AT、PS、PC全缺乏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两组AT∶A、PC及PS活性;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AT∶Ag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AT缺陷症组AT∶A和AT∶Ag水平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t=-6.118;P〈0.01);AT联合PS、PC缺乏患者的PS、PC水平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7,t=-3.065;P〈0.01);AT缺陷症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8,P〈0.01)。结论:AT缺陷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检测其相关凝血指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起到预警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NP对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价值,为(ACS)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50人,平均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对BNP和心肌酶三项(CK-MB、Myo、TNI),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良事件进行统计。结果BNP质量浓度在AMI患者明显高于UA患者;同UA组相比,AMI组肺部罗音和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无罗音组相比,肺部有湿性罗音AMI患者BNP浓度显著增加。结论快速床旁检测AMI患者和UA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对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应用前景是广阔。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胰腺囊性肿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机、术式及其相应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19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类型,再综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术式。结果19例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7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患者行胰体尾切除术、5例患者行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4例患者行保留十二指肠同时切除胰头。19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现象,术后2例患者出现胰瘘,均采取保守治疗方式痊愈出院。19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2~16月,未出现复发患者结论胰腺囊性肿瘤因其生长缓慢且位置一般较深,术前难以根据患者表现及检查准确判断出病理类型,针对这部分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手术,避免肿瘤转移甚至癌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比较2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母亲角色适应总得分为(63.78±3.57)分,对照组(54.49±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7,p<0.05)。两组初产妇应对方式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帮助初产妇较好的进行母亲角色适应,有效的提高其应对方式,是临床分娩产妇可应用的一种干预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4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理人员4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成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压力,比较组间问卷结果差异,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心理调整前,比较两组患者HAMD和HAMA数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调整后,观察组HAMD和HAMA数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量大、紧张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产生压力的主要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其压力,不仅能够使护理人员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能否减轻老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比较缺血后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在成年和老龄大鼠之间有无差别。方法32只雄性F344大鼠分为成年(6~8月龄)和老龄(20~22月龄)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2h,8只)和缺血后适应(IPost)组(缺血30min,给予4轮10s再通/10s缺血后再灌注2h,8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电图,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2h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再灌注2h时,成年IPost组MAP和RPP均高于I/R组(P<0.05),而老龄IPost组与I/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初30min内,成年IPost组和I/R组心律失常评分分别为1分和3.5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龄IPost组和I/R组心律失常评分分别为2分和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和老龄IPost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分别减少52%和44%(均P<0.05)。成年和老龄IPost组CK和LDH浓度较I/R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能缩小老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酶释放,且其程度与成年大鼠相似;同时缺血后适应能改善成年大鼠心肌顿抑、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但此作用在老龄大鼠未观察到。
简介: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NIR)法对降糖类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盐酸二甲双胍进行快速筛选。方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以盐酸二甲双胍对照品NIR图谱作为参照光谱,与降糖药NIR光谱比对,建立对照品与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的相关系数,快速筛查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是否非法添加了盐酸二甲双胍,经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定性后,将法定检验结果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建立NIR检验模型。结果:用该检验模型对已知法定方法检测结果的样品进行筛选,准确率高达97%。结论:建立的应急模型具有方法简单、快速、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颅脑损伤ICU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分析报告以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病房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并且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在ICU病房内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进行分析总结,给与抗感染护理,并对这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分析寻找应对措施。结果50例患者经肺部微生物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株数位居首位,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微生物检验情况不但与其居住的病房有关系,还与护士的护理能力以及用药和治疗办法等都有较大的关系。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病房内并发微生物感染的患者来说,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对于损伤部位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并采取一定的麻醉诱导办法是十分关键的,同时给与这些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积极安抚,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处理办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还能有效的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以及临终阶段生活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62±11.18VS46.24±10.98);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参与活动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VS19.05%、28.57%VS14.29%、23.81%VS19.05%);等待死亡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VS47.62%)。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化解患者自我感觉负担,积极应对生活,舒适、安静度过临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