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本试验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对甘草浸膏粉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和增强免疫力动物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浸膏粉安全无毒,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4月21日至2021年4月22日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5例初治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给予吉非替尼250 mg、培美曲塞500 mg/m2和贝伐珠单抗7.5~10.0 mg/kg,21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给予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12个月、18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5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ORR为85.7%(30/35),DCR为100%(35/35);EGFR 19del、L858R、L861Q患者的客观缓解例数分别为16、12、2例,疾病控制例数分别为19、14、2例;ⅢB~ⅢC期、Ⅳ期患者的客观缓解例数分别为10、20例,疾病控制例数分别为10、25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0~1分、2分患者的客观缓解例数分别为18、12例,疾病控制例数分别为20、15例。35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12个月PFS率为80.0%(95%CI为63.1%~91.6%),18个月PFS率为51.4%(95%CI为43.7%~65.4%);EGFR 19del、L858R、L861Q患者的12个月PFS率分别为64.6%、90.9%、50.0%,18个月PFS率分别为53.8%、51.9%、50.0%。17例(48.6%)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皮疹、肝酶升高、贫血和疲乏等,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3/35),包括粒细胞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腹泻各1例,未观察到4~5级不良反应。结论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动剂长方案与GnRH拮抗剂方案应用于中国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名经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偏倚风险评价及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共2335例中国不孕患者,年龄为29.0~38.9岁,不孕年限为3.8~6.8年。纳入研究偏倚风险为中到高。在中国不孕患者中,应用GnRH激动剂长方案与GnRH拮抗剂方案相比获卵数更多(MD=0.60,95% CI=0.07~1.13,P=0.030)。而两种方案的MⅡ卵率(RR=1.03,95% CI=0.99~1.07)、受精率(RR=1.02,95% CI=0.99~1.05)、可移植胚胎数(MD=-0.05,95% CI=-0.15~0.04)、优质胚胎率(MD=-0.17,95% CI=-0.66~0.33)、种植率(RR=0.96,95% CI=0.80~1.15)和临床妊娠率(RR=1.07,95% CI=0.93~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安全性方面,应用两种方案的周期取消率(RR=1.74,95% CI=0.98~3.10)和流产率(RR=1.08,95% CI=0.68~1.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nRH激动剂长方案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高于GnRH拮抗剂方案(RR=2.77,95% CI=1.59~4.81,P<0.001)。结论在中国不孕患者中,与GnRH拮抗剂方案相比,应用GnRH激动剂长方案可能增加获卵数,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风险。而在MⅡ卵率、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和流产率上,尚不能认为两种促排卵方案存在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癫痫治疗中分别应用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4月至当年9月就诊的癫痫患儿76例纳入本研究,视应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分别应用托呲酯和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均维持治疗半年,随访一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32/38)略低于研究组的92.11%(35/38),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总发生率26.32%(10/38)高于研究组的10.52%(4/38),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远低于研究组,具统计学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内分泌治疗对远处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04例远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骨转移,无内脏转移,其中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97例,平均年龄70(42~87)岁;92例为高肿瘤负荷(存在>4处骨转移灶,其中至少1处为脊柱或骨盆外转移),5例为低肿瘤负荷;化疗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74.1(11.0~145.0)ng/ml;Gleason评分≤7分35例(36.1%),≥8分62例(63.9%);26例存在骨痛症状,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平均3.7分。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107例;平均年龄73(56~83)岁;化疗前PSA中位值84.5(12.4~490.2)ng/ml;Gleason评分≤7分32例(29.9%),≥8分75例(70.1%);75例存在骨痛症状,疼痛NRS平均5.4分。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持续内分泌治疗(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药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第l天静脉滴注;泼尼松5 mg,口服,2次/d,每21天为1个周期。观察PSA无进展生存(PSA-PFS)时间、疼痛NRS分数变化、骨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并分析年龄、化疗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PSA-PFS的相关情况。结果本研究204例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mHSPC组中,6例(6.2%)因各种原因仅行1~2个周期化疗,91例接受3~6个周期化疗,平均4.7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化疗患者中,36例出现PSA进展,中位PSA-PFS时间22个月,疼痛NRS由3.9分降至3.0分,骨痛缓解率72.0%(18/25)。mCRPC组中,9例(8.4%)仅行1~2个周期化疗,98例接受3~14个周期化疗,平均5.6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化疗患者中,51例出现PSA进展,中位PSA-PFS时间11个月,疼痛NRS由5.6分降至4.4分,骨痛缓解率48.6%(35/7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mHSPC组PSA-PFS与年龄、化疗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mCRPC组PSA-PFS与化疗前PSA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P=0.026),与年龄、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安全性方面,mHSPC组17例(17.5%)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7例(27.8%)出现恶心、呕吐,25例(25.8%)出现乏力;mCRPC组24例(22.4%)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4例(31.8%)出现恶心、呕吐,26例(24.3%)出现乏力。其他不良反应如过敏(各有2例)、肢端麻木(2例和4例)均有发生但比例较小。结论多西他赛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本期发表的“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撰写目的、撰写历程、撰写格式、专家意见形成方式、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思考进行介绍,希望为读者理解本共识的内容和合理选择应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线失眠认知行为治疗(e-ai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eCBTI)对不同年龄段情境性失眠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2020年3月至4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不同社区通过"预防和保护手册"招募受试者,纳入194例情境性失眠患者,以年龄35岁为分界点,将受试者分为<35岁组(n=87)和≥35岁组(n=107)。两组同时接受为期1周的eCBTI干预。干预前后,通过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睡前觉醒量表(pre-sleep arousal scale,PSA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估受试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采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组内各量表变化情况及组间减分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干预疗效:在<35岁组,与基线相比,干预后ISI量表总分为[(9.2±4.1)分,(14.8±5.1)分],PSAS认知觉醒量表分为[(18.5±8.4)分,(23.5±6.6)分] 、PSAS量表总分[ (34.3±15.8)分,(40.3±10.7)分]、HADS抑郁分量表分为[(5.8±3.6)分,(8.5±4.6)分]、HADS焦虑分量表分为[(7.1±3.9)分,(9.5±4.5)分]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8.80,均P<0.01);PSAS躯体量表分[ (15.8±7.8)分,(16.8±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5岁组,与基线相比,干预后ISI量表总分为[(9.7±4.2)分,(14.4±4.3)分]、HADS抑郁分量表分为[(4.6±2.2)分,(6.6±3.5)分] 、PSAS认知觉醒量表分为[(16.9±8.5)分,(2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86,均P<0.01);PSAS躯体量表分[ (14.3±8.0)分,(13.9±5.2)分]、PSAS量表总分[(32.2±16.5)分,(33.9±9.2)分]、HADS焦虑分量表分为[(6.1±3.2)分,(7.0±3.5)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依从性:脱落率31.8%(194/280),完整完成7 d线上治疗75例(38.7%),完成1~6 d线上治疗119例(61.3%),进一步研究发现依从性优、良、差三组ISI总分减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5,P=0.004)。结论eCBTI对不同年龄段的情境性失眠有良好的疗效,且治疗依从性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鼻高流量吸氧技术(HFNO)用于全麻诱导前预氧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HFNO与面罩通气用于全麻诱导前预氧合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主要结局指标是安全呼吸暂停时间,次要结局指标是气管插管期间最低SpO2,氧合有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评价,预氧合前、后和气管插管后PaO2和PaCO2。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项符合标准的RCTs,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面罩通气相比,HFNO预氧合患者安全呼吸暂停时间延长(MD=67.61,95% CI 5.94~129.28,P=0.03),气管插管期间最低SpO2较高(MD=3.27,95% CI 2.25~4.29,P<0.01),预氧合后PaO2升高(MD=54.39,95% CI 9.32~99.46,P=0.02)。其余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O用于全麻诱导前预氧合可明显延长安全呼吸暂停时间,提高气管插管期间最低SpO2,改善预氧合后PaO2水平,且与面罩通气相比不会影响患者舒适度评价或增加氧合有关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阿特金斯饮食(MAD)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GD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7月至10月就诊于河南省八家医院儿童康复科的GDD患儿,将1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DD患儿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常规治疗组(66例)和MAD治疗组(88例)。MAD治疗组62例和常规治疗组59例患儿完成了15个月的研究。常规治疗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MAD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MAD治疗,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数据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2组在中国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Achenbach患儿行为量表(CBCL)问题和能力领域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D治疗组有明显改善。6个月后,MAD治疗组在Gesell发育量表的语言和社交行为较常规治疗组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9个月后,MAD治疗组患儿在Gesell发育量表适应能区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的得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个月后,MAD治疗组患儿精细运动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早期,MAD治疗组28例患儿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AD治疗可以改善GDD患儿神经发育、情绪和社会适应性行为,无严重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钙磷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1次/w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3次/w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小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hs-CRP、TNF-α、IL-6水平小于对照组;钙磷代谢指标中血磷指标治疗后小于治疗前,血钙、钙磷乘积指标大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血磷指标小于对照组,血钙、钙磷乘积指标大于对照组;营养学指标对比中,Hb、ALB、TRA治疗后均大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增加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频率可清除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纠正钙、磷代谢性丢失现象,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患者的肌体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接受和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中截取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7月~2022年7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常规组(26例患者接受西药治疗的方式)和观察组(26例患者接受和胃汤加减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3.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和胃汤加减的方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时候,发现该方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该方式具有极大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开展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方法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与血液净化都是治疗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方式,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工作中发挥着更加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雷贝拉唑诊治方案,观察组43例--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诊治方案,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患者的81.40%相比较明显更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与对照组患者的13.94%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干预具有更佳的疗效,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以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