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哮喘气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气道上皮细胞通过释放大量活性氧从而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介导的多条信号通路,进而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分化,参与哮喘气道重塑。该文对氧化应激调控TGF-β1诱导哮喘气道上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分化的机制进行综述,旨为探讨哮喘气道发生重塑寻求新的理论基础,为哮喘气道重塑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建立适合本实验室针对人源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FFPE)样本的全基因组(Genomic DNA, gDNA)文库构建方案。方法探讨并设计了在FFPE全基因组文库构建各环节优化条件,分析比较FFPE DNA文库片段大小及文库转化率,以选择最优的文库构建流程。结果最终确定DNA起始量50 ng、20 min片段化酶切时间,采用4×稀释的接头进行20 min连接,经过2次特定比例的磁珠筛选方案进行文库构建,实现片段主峰在300 bp~400 bp左右,文库转化率达60%。结论本操作流程针对FFPE样本可以保证高质量的文库构建,同时实现较高文库转化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以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入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AA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治疗高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 2019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例采用DAA入路行THA治疗的D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61.86±8.49)岁,Crowe Ⅲ型7例7髋、Crowe Ⅳ型1例1髋。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测量患者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对比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中心边缘(CE)角的变化。结果手术切口长度为(7.56±0.62)cm,手术时间为(108±17.6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47.2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3.25±0.88)d,住院时间为(5.50±0.76)d。术后1周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测量值分别为41.40°±4.03°和17.90°±3.27°,均处于安全范围。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Harris评分和CE角测量值分别为(3.98±0.47)cm、(43.38±9.65)分、15.86 °± 2.20°,(0.85±0.25)cm、(80.63±4.37)分、37.29°± 2.21°,(0.81±0.20)cm、(80.50±4.75)分、37.17°± 2.07°: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7.814、40.866、150.145, P值均<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见术中股骨骨折、髋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采用DAA入路治疗高脱位型DDH患者,手术安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 以 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入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 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分析经椎间孔镜侧方入路全内镜技术(FULL SEE)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行椎间孔镜侧方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21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均采用椎间孔入路行FULL SEE技术治疗。记录平均手术时间,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于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对患者症状及功能进行评估。术后6个月时采用MacNab评分对总体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完全摘除离断骨块和突出椎间盘组织16例,不完全摘除离断骨块5例,其中1例患者术中出现硬膜损伤,全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8±27)min。术前VAS为(53±6)分,ODI为(41.5±8.6)分;术后3个月时VAS为(15±8)分,ODI为(13.9±7.0)分;术后6个月时VAS为(9±4)分,ODI为(9.9±5.6)分;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VAS和ODI同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6个月时优效14例(66.7%),良效5例(23.8%),可效2例(9.5%);手术后优良率为90.5%(19/21例)。结论对于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熟练操作的前提下,应用全内镜操作实行椎间孔镜侧方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可获得较高的优良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G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2月到2021年6月手术切除的102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ncRNA GAS5和微小RNA(miR)-106b-5p表达水平;乳腺癌MCF-7细胞系随机分为lncRNA对照组、lncRNA GAS5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水平;采用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GAS5和miR-106b-5p的关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乳腺癌组织lncRNA GAS5表达水平(0.41±0.1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lncRNA GAS5表达水平(1.2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1,P<0.05)。乳腺癌组织miR-106b-5p表达水平(1.09±0.16)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miR-106b-5p表达水平(0.5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值(1.87±0.20)高于lncRNA GAS5组细胞吸光度值(1.2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32.89±3.19)%]明显低于lncRNA GAS5组细胞G0/G1期比例[(47.8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8,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6.82±4.84)%]明显低于lncRNA GAS5组细胞S期比例[(27.48±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1,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48±0.79)%]低于lncRNA GAS5细胞[(18.59±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P<0.05)。miR-106b-5p是lncRNA GAS5的靶点。lncRNA对照组细胞miR-106b-5p表达水平(1.15±0.17)明显低于lncRNA GAS5组细胞miR-160b-5p表达水平(0.5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2,P<0.05)。结论lncRNA GAS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通过与miR-106B-5p吸附结合,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及探讨TUG1在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TUG1与骨肉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文献。系统回顾TUG1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并采用Stata12软件(Stata公司,美国)对TUG1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目前的研究表明,TUG1主要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效应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等过程,涉及通路包括AKT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244例骨肉瘤患者。TUG1表达升高的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TUG1表达降低的骨肉瘤患者(OR=1.921,95% CI:1.361,2.712,P=0.000)。不仅如此,骨肉瘤患者组织中TUG1表达升高往往提示肿瘤具有更大的体积(OR=4.084,95% CI:2.313,7.211,P=0.000)、较高的临床分级(OR=0.247,95% CI:0.133,0.539,P=0.000)和更早期远处转移(OR=1.943,95% CI:1.130,3.339,P=0.016)。然而,其与患者性别(OR=1.055,95% CI:0.620,1.793,P=0.844)和肿瘤发生部位(OR=0.806,95% CI:0.424,1.530,P=0.509)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长链非编码RNATUG1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如此,TUG1表达升高提示骨肉瘤患者不良临床预后,其可能是一种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现状分析并且对机制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示范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共计412人。调查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象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认知度。调查研究对象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对象中的年龄以及学历因素将会对管理的认知度产生影响,整合数据,总共有22.1%研究对象具有高认知,总共有38.8%具有一般认知,总共有9.1%没有认知。总共有56.3%研究对象认为防疫比较严格;总共有8.3%认为防疫不严格。总共有67.5%研究对象对防控比较满意;总共有10.7%研究对象对防控不满意。结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者对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知晓效果一般,防疫满意度较好,所以今后应加强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落实。
简介:【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growthfactor-23,FGF-23)调节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信号通路下调是否参与在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SHPT)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住院行甲状旁腺全切术的SHPT患者50例为SHPT组,尸体甲状旁腺供体8例为对照组,检测血PTH及FGF-23水平,免疫组化测定FGFRl、Klotho、Ki67、ERK1/2、p-ERKl/2、Egr-1的表达。【结果】(1)SHPT组患者血FGF-23与PrI’H呈正比(r=0.438,P=0.001);(2)与对照组相比,SHPT组甲状旁腺细胞FGFR1(P=0.000)、Klotho(P=0.000)、p-ERK1/2(P=0.001)、Egr-1(P=0.0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Ki67(P=0.000)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ERK1/2(P=0.091)在SHPT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弥漫性增生组相比,结节性增生组FGFR1(P=0.001)、Klotho(P=0.000)、p-ERK1/2(P=0.013)、Egr-1(P=0.036)的表达显著低于弥漫性增生组,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弥漫性增生组(P=0.001),ERK1/2在结节性增生组与弥漫性增生组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4)SHPT组患者血PTH与甲状旁腺细胞中FGFR1(r=-0.728,P=0.000)、Klotho(r=-0.361,P=0.010)、ERK1/2(r=-0.656,P=0.000)、D—ERK1/2(r:-0.696,P=0.000)、Egr-1(r:-0.439,P=0.00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5,P=0.000)。【结论】FGF-23调节PTH通路的下调可能参与尿毒症SHPT患者高PTH的分泌过程,在SHP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