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2004年6月29日,“雾霾”一词开始在天气新闻中出现。当日的《北京日报》第八版发表题为《本市昨出现少见雾霾天》的报道。媒体的报道并非能让大众充分了解雾霾的严重性。本文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探析雾霾新闻语篇中的信息缺失现象。
简介:习作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遗憾的是我们所接触到的许多学生作文以一种灰色写作生态来呈现的,言语生命意识呈现异化、弱化的态势。在潘新和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心灵的高度、温度、深度、广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灵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言语生命意识,实践绿色的习作生态课程。
简介:摘要
简介: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其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也相应增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作为中国在国内外政事的沟通桥梁,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将中国话语生态移植入国际交流话语体系中,也成为影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问题的重要所在。
简介:三、20世纪中叶以来的环境巨变、文化断裂与生存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传统狩猎生产的鄂伦春族的生存问题、文化变迁问题,是由定居、国家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
简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离不开话语生态的构建,则基于“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话语生态”的研究何以展开?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修辞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当代修辞学》杂志联合主办的“中国修辞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研讨会”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本次大会是本世纪中国修辞学界的一次盛会。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浅析新闻语篇中的缺失现象-以雾霾新闻为例
习作,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下的绿色习作生态课程实践
行民主管理建和谐班级——《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探究》课题实施感悟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政府文献英译研究——以(2007-2016)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清以来大小兴安岭环境与狩猎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观察——鄂伦春族个案(下)
“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话语生态”的研究何以展开——中国修辞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