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是《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们落草前向往的生活,上梁山后的日常生活,也是他们夸赞的“好不快活”的生活。《水浒传》中的好汉们,以山东的水泊梁山为根据地,活跃于山东、河北、江苏一带。“大碗吃酒”中的“吃”可能是方言用词,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般用“喝”。山东方言中虽然说“喝水”、“喝茶”,但也说“吃井水,还是吃自来水?”“大碗吃酒”中的“大碗……酒”,不要与北京人所说的“大碗茶”混同,以为是“吃(喝)”“大碗酒”。“大碗
简介:《修辞学习M999年第6期登载了吴传飞先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是比喻吗?》一文,这篇文章指出《史记》和《汉书》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话不是运用了比喻,纠正了几部词典对“群雄逐鹿”、“逐鹿中原”、“鹿死谁手”这几个成语的不恰当解释,征引了杨树达先生的看法,这些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笔者在探索双关的历史演变情况时也曾谈及《史记》和《汉书》中的这句话以及杨树达先生的看法,现在也就这句话谈谈浅见,以求教于吴先生和各位方家。
简介:在对《红楼梦》和《儿女英维传》里出现的2095例“给”字句.和可与“给”字互换的568例“与”字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给”对“与”的取代原因.认为“与”在动词介词中表现疲弱,而“给”的表现则很强劲;“与”在弱化了的动词中表现亦不如“给”.这使得“与”在各方面部丧失了与“给”的竞争力,最终被“给”取代.
简介:本文对《儿女英雄传》“儿”尾的使用情况作出细致的描写:“儿”的构词能力、“儿”尾词与不带“儿”尾的词、“儿”尾词与“子”尾词在语义上的细微区别、“儿”尾词与特定句式的关系,《儿女英雄传》“儿”尾的使用情况与《红楼梦》和今北京话的区别、北京话“儿”尾使用情况的发展趋势等。本文强调,《儿女英雄传》之后,北京口语“儿”尾使用的下降趋势和过程值得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简介: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有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互影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欧洲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人对於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中西文化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热络局面。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後者是比较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形势,而明清时期,
简介:一部抄袭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的“专著”———揭露《汉语史》“作者”王传德、尚庆栓的抄袭行为杨荣祥在书店里突然发现一本济南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的《汉语史》,先看作者,赫然写着“王传德、尚庆栓著”。再看后记,一条后记倒是简洁,却含糊其辞:本书历20年,终...
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析《水浒传》一句式
也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兼与吴传飞先生商榷
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
《儿女英雄传》中“儿”尾的使用情况及相关问题
耶稣会传教士与欧洲文明的东传——略述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欧洲观
一部抄袭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的“专著”——揭露《汉语史》“作者”王传德、尚庆栓的抄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