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7年10月28日北京华侨大厦作为百年新诗的重要诗人,"九叶诗派"诗人郑敏是从白话诗出发而历经的中国现代诗向当代诗转换的历史时期的重要角色。作为本届北京文艺网诗人奖获得者,郑敏的诗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诗学向度,以宁静的冥想风格体现出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自上世纪40年代起,郑敏以现代主义诗歌著称诗坛。不断探索,在东西方文化熏染下,将目光始终关注于人类生存的困境和美学之上,试图找出存在的意义。
简介:<正>《小靳庄诗歌选》的出版,是工农兵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用社会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成果。这些诗不愧是时代的鼓声,进军的号角,它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强烈的战斗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党,歌颂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首创精神,不论在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在诗歌创作中,开一代新诗风,为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做出了新贡献。
简介:郭沫若的新诗登上中国现代文坛已将近一个世纪,以《女神》为代表的初期诗歌为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底。学界对《女神》的研究已有了相当的成果,五四精神、浪漫主义、讴歌自我、爱国主义等等,多方面的估价基本道尽它的现代意义。(《女神》无疑是五四时期“浪漫一代”的代表作品,然而浪漫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自我意识如何产生?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些概念都有一种既熟悉又模糊的困惑。
简介:
简介:摘要20世纪30年代,戴望舒与林庚就格律诗和自由诗哪个更符合新诗的发展走向问题进行了争论。戴望舒批评林庚的诗为“新瓶装旧酒”,认为林庚的诗有着“古诗的氛围气”;林庚也对此作出回应,并提出“质”与“文”的诗歌创作主张。本文将从《谈林庚的诗见与“四行诗”》一文着手,去探讨戴望舒和林庚不同的诗学主张。并探讨戴望舒对林庚的评价是不是一种苛评,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是不是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简介:内容摘要:新诗教学在高中一直不是很被重视,统编教材第一单元里有新诗写作的要求,有些地区的高考题开始出现跟新诗有关的题目,新诗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本人在2019年出版了个人诗集《斑驳的时光》,在学校开设有《新诗鉴赏与写作》校本课程。趁着手上有这些资源,想到了利用教师作品拨动学生的心弦的教学策略,收效还好。
简介: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重视对于学生情感的触发,而这一触发可以通过恰当的文本互读来实现。通过在宽广的网状诗歌世界中选取经典文本,对所学新诗进行盘活性的讲解,有利于摆脱教师机械地就诗论诗,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北京文艺网诗人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新诗百年研讨会在京举办
学革命样板戏 开一代新诗风——喜读《小靳庄诗歌选》
郭沫若新诗创作的历史意义——风景、内心世界的发现与言文一致的摸索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汪国新诗书画
论戴望舒和林庚关于新诗的争论——从《关于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谈起
心有灵犀一点通——高中新诗教学策略之用教师作品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高中新诗教学中巧用文本互读——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雨巷》为例
大胆想象唱响习作教学新诗篇——统编语文三下册习作单元的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