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某地区二级医院急诊科78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抽选非急诊科护理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同时对78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困境时的首选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SCL-90量表评分显示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对困境时的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28.21%)、自责(39.74%)、求助(12.82%)、退避(19.23%)。结论二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佳,他们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普遍消极,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二级医院 急诊科 护士 心理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8年6月份护理“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低的原因,找出教学中存在不足与护理人员学习薄弱环节,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人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三基”理论考试不合格人员中见习护士、护士占57.8%,且50%以上人员在2017-2018年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考试中有两次不合格经历。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对考试重视程度不够;考试试题出题欠合理;低年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欠扎实;部分特殊区域补考率占比较大。

  • 标签: 护理人员 三基理论 考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队论模型联合护理人员动态调配对门诊采血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未实施排队论模型联合护理人员动态调配干预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施排队论模型护理人员调配干预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对采血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队论模型联合护理人员动态调配可有效提高门诊采血管理的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排队论模型 护理人员动态调配 门诊 采血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伤后的处理方式,提出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对8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85名护士一年中发生过针刺伤26人次,而发生针刺伤后只有3人次报告、跟踪检查。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对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极为重要

  • 标签: 临床护士 针刺伤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医院在2016年7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CQI,比较CQI实施前的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与CQI实施后的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的护理服务质量,分别于两个时间段选取100例患者,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CQI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和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CQI实施前(P<0.05);CQI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CQI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CQI可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复苏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70例轻、重度窒息新生儿,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给予综合护理分两组,每组35例,传统护理对照组,综合护理实验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有34例痊愈,护理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14%,明显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促进新生儿窒息复苏,并且复苏后的护理能帮助患儿痊愈,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复苏 复苏后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干预在推进麻醉恢复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麻醉恢复恢复的2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25例)和舒适组(12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舒适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适组和常规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25.1±6.0)min和(47.5±3.5)min,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舒适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麻醉恢复患者术后苏醒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舒适化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全身麻醉手术中实施手术配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并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实施常规护理期间收治的9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结果实施手术配合护理,有效避免患者用药护理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实施配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全身麻醉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麻醉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受手术麻醉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及术后疼痛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麻醉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指数,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麻醉 预见性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护理管理风险及针对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术后麻醉恢复患者44例,随机划为甲组22例、乙组22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模式,乙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风险率、纠纷发生率、总满意度。结果乙组护理风险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总满意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术后麻醉恢复患者,以护理风险管理为前提的护理模式,可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总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管理 风险 措施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症产妇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以单双号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与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则实施系统性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认知情况以及母乳喂养占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和母乳喂养占比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产科护理人员为妊娠合并症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科 妊娠合并症 系统性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轻麻醉复苏期躁动,麻醉效果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腹腔镜手术中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对不同麻醉给药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麻醉复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不同麻醉方式 腹腔镜手术 麻醉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并举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发放调查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区分马氏高分组和马氏低分组,选择马氏高分组,再次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半年后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后,马氏人格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采用多种举措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马氏人格 工作积极性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感染是众多疾病当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不但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在救治期间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造成不良后果。社区医院主要负责周边社区居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社区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医疗环境逐渐恶劣,感染率升高明显,影响病人、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医院感染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工作。正文部分首先对社区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针对性策略,以降低社区医院的感染率。

  • 标签: 社区门诊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DCA循环管理在EICU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疲劳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EICU住院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9月收治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10~12月收治的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心电监护仪参数设置,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管理。考察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的心电监护仪报警次数、误报警率以及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报警的满意度。结果在不同护理措施下,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次数(6773次)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次数(13448次),误报警率(39.14%)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6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满意度(95.38%)高于对照组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满意度(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ICU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减少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次数和误报警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缓解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的临床报警疲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心电监护仪 报警疲劳 E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