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回顾32例胼胝体疾病MRI影像表现,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胼胝体病的景像学认识。方法采用西门子、超导MRI仪1.5T、Marconi常导MRI仪0.23T,常规SE序例,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T1、T2加权像扫描。包括头外伤23例,脑梗塞4例,胼胝体变性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囊肿,占位务1例。对胼胝体囊肿及占位性病变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MRI较CT更好更全面地显示胼胝体形态以及周围脑组织结构关系。对不同疾病MRI显示出特有的信号特点,以时发现胼胝体挫裂伤,发现并且鉴别胝胼体梗塞与变性。对胼胝体发育不良、囊肿及占位性病变作较明确诊断。结论由于MRI等景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胼胝体疾病不断被发现。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
简介:摘要:扁桃体摘除手术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手术,并且患者中还会存在低龄段患者。针对这样复杂的群体,加强手术后的临床工作是关系到患者舒适以及康复速度的关键。本文结合具体的临床经验,对与全麻扁桃体摘除手术术后临床工作要点展开了分析,有助于患者以及家属了解必要情况。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等效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联合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联合切除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芬太尼组(F组,n=30)两组。两组患儿均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开始前,D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F组患儿静脉注射芬太尼2.0μg/kg。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苏醒期间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苏醒期镇痛评分无差异性,但地佐辛组麻醉苏醒期清醒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同时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少于芬太尼组。结论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联合切除术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相比较于芬太尼2.0μg/kg,麻醉和镇痛效果相当,且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
简介:本文研究了双波长差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运用于作为对照品的一氧化碳(CO)饱和水浓度标定及定性与定量测定微粒体代谢中生成的一氧化碳的方法。本法的优点在于能显著消除试样本底干扰,大大提高了定量准确性及灵敏度,在CO浓度2-10umol.L^-1范围内与导数光谱峰(415nm)和谷(426nm)之间距离(D)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n=5),回归方程C(mmol.L^-1)=17.6D-0.4.最低检测浓度低于0.1umol.L^-1CO。系统回收率和加样回收率(x±RSD)分别为102.1±2.9%(n=7)和79.7±6.8%(n=1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4%(n=18)和6.1%(n=16),将本法用于4个三卤苯胺和一个三卤苯的体外代谢测定,结果表明,仅2,4,5-三氟苯胺和体外能被大鼠肝微粒体,NADPH和分子氧代谢生成一氧化碳,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等肝药酶诱导剂能显著提高一氧化碳的代谢转化速率,它们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3或8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壮骨止痛胶囊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壮骨止痛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实施后,患者的卧床休养时间以及再骨折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21年1月至12月之间我院接收的部分OVCF椎体成形术患者,需要从中筛选出1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展开深入探究,将之称为OVCF组,按照患者术后一年是否发生再骨折问题,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A组包含30例患者,其均出现了再骨折问题;B组包含70例患者,其均未出现再骨折问题。此外,在2021年1月至12月之间还有选出50例非OVCF志愿者进行对照,称之为非OVCF组。针对此次入选的所有研究对象展开相关指标的检测工作,同时重点研究卧床时间和再骨折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结果:从β-CTX方面进行统计比较,OVCF组的数值水平明显高于非OVCF组;另外针对两组患者展开P1NP、椎体BMD的对比工作,结果显示OCVF组的数值水平低于另外一组,对比差异性较为突出(P<0.05)。针对A、B两组的情况展开相应的分析,在卧床时间、β-CTX、椎体BMD这几方面指标的对比中,组间对比差距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实施OCVF椎体成形术的患者而言,其术后的卧床时间和再骨折情况的产生二者之间有着较高的联系性,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患者卧床时间的增长,再骨折出现可能性也会更大。
简介:目的:总结23例胆漏的治疗经验。方法:肝胆术时预防性放置腹腔乳胶管引流处理胆漏20例,其中2例改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4例再次开腹手术,对形成腹腔内胆汁中的3例胆漏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结果:14例胆漏通过术中预防性放置乳胶管引流术后1周左右愈合,2例行ENBD者20d愈合,3例行PCD者,2例PCD术后1月愈合,另一例使患者的一般情况得到改善为再次手术创造了机会,4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者均再次开腹手术,加强引流并胆道减压后治愈。结论:胆道手术放置引流指征宜松,ENBD,PCD在胆漏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