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anterior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ColorectalCancer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PR术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术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术式。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结合和未结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Cs)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分期IIB期、IIC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34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手术患者获得随访。男27例,女7例。手术时年龄28~42岁,平均38.1岁。手术方法: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BMMCs移植组加入5ml浓集后的BMMCs,单纯植骨组未加入BMMCs。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影像学按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64.1±4.6)分vs(78.8±4.8)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更明显(28.6±0.5)%vs(18.4±1.7)%,(P<0.0001)。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6.3±0.9)分vs2.6±0.7)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幅度更明显(-66.3±1.4)%vs(-51.7±2.9)%,(P<0.0001)。BMMCs移植组临床成功率(21/26)高于单纯植骨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MCs移植组放射学成功率(23/26)高于单纯植骨组(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术在选择合适的中早期非创伤性ONFH(ARCO分期IIB期、IIC期)可获得优良的中期疗效。结合浓集BMMCs移植可提高保留关节手术疗效和骨修复质量。
简介:目的检测MMP-13和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关节镜获取42例骨性关节炎滑膜标本,同时选择12例非正常死亡及外伤性截肢的健康青年的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3及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显示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甚至形成淋巴滤泡,同时微血管增生,管壁增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炎细胞、巨噬细胞样组织细胞以及少许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则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二者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387±0.042和0.053±0.019,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细胞及滑膜下层少许炎细胞中。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267±0.044和0.046±0.021。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fP〈0.05)。MMP-13和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而与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有关,MMP-3与Galectin-3在滑膜中的表达均随着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MMP-13蛋白和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滑膜组织,随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表明二者参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的病理过程,对滑膜炎起相互促进作用,临床检测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指导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病情的评估。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100(miR-10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提取总RNA,使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00的表达量,分析miR-100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00在40/46(86.9%)的肺癌肿瘤组织的表达要低于邻近正常组织;miR-100在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I期患者;miR-100在化疗耐药的患者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化疗敏感的患者;miR-100低表达患者的DFS明显短于miR-100高表达患者。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miR-100相对低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miR-100在未来有望作为预测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64例SCLC组织、20例癌旁组织中FGF-2和ToPo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RT-PCR法检测外源性FGF-2对人SCLC细胞株NCL-H446中ToPo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SCLC组织中FGF-2和ToPo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5%(44/64)和79.69%(51/6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和10.0%(P〈0.01);FGF-2和ToPo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吸烟情况无关(P〉0.05);两者表达在SCLC中呈正相关(r=0.497,P〈0.01)。FGF-2可以上调NCL-H446细胞中ToPo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FGF-2和ToPoⅡ之间可能存在共同作用通路,FGF-2可能通过ToPoⅡ促进SCLC的发生、发展。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醛酮还原酶1C3(AKRlC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88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83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AKRlC3表达水平,分析AKRlC3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AKRlC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KRlC3表达在NSCLC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NSCLC组AKRlC3表达水平为0.187±0.175,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79±0.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RlC3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982(95%CI:0.966~0.998)。AKRlC3表达与NSCLC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关。肿瘤大小〉3em的AKRlC3表达量为0.095+0.055,低于肿瘤大小≤3em的0.340±0.201,而Ⅲ、Ⅳ期的AKRlC3表达量为0.094±0.058,低于I、Ⅱ期的0.265±0.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60个月。AKRlC3高表达者的中位0s为20.60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11.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期患者的中位OS为21.65个月,高于Ⅲ+Ⅳ期的1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3em者的中位OS为18.40个月,高于〉3em者的15.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RlC3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预后有关,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在NSCLC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50.0%(15/3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简介:^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已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特别对NSCLC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PET/CT可以动态观察肿瘤组织的代谢,根据治疗前后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变化,通过可视或定量分析,在临床或亚临床水平达到早期预测NSCLC治疗疗效的目的。现将PET/CT应用于评价NSCLC疗效的文献作一综述。
简介:肺癌是目前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以上,大约20%~25%的NSCLC患者可以接受以根治为目的的外科手术。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是Ⅱ~Ⅲa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常难以耐受。晚期NSCLC伴EGFR突变阳性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伴EGFR突变阳性辅助EGFR-TKIs治疗的研究结果不断公布,肺癌术后辅助EGFR-TKIs治疗可提高疗效并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有所争议。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辅助EGFR-TKIs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其各自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在NSCLC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检测72例NSCLC中HER2、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72例NSCLC中,HER2、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65.3%;②HER2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病变部位无关(P>0.05);③COX-2的阳性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吸烟、病变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HER2、COX-2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HER2、COX-2可以作为判断NSCLC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ivdrip第1、8日,DDP30mg/m^2ivdrip第1-3日,21日为1周期。结果:CR0例,PR12例,SD14例,PD2例,总有效率为42.8%,初治、复治各14例,均有6例PR,有效率均为42.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等.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8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70例,全胃切除11例.手术时间为(173.5±60.5)min,术中失血(101.5±89.5)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0)d,术后住院时间为(9.3±4.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20%)、术后胃瘫综合征4例(4.82%).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2.3±8.4)枚.术后随访1~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