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脑肽(BNP)检测水平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并且经过各种检查及治疗已经明确诊断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52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98例,分成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发作时血清脑肽(BNP)的检测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1235pg/ml±938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64pg/ml±48pg/ml),两组BNP值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脑肽(BNP)检测水平对于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肺源性呼吸困难 诊断价值 脑钠肽 心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检测
  • 简介:利福霉素注射液(商品名立复欣)为利福霉素的灭菌水溶液,含利福霉素(C37H47MO12)应为标示量的90%~110%.为了评估含利福霉素的化疗方案的疗效,本文总结了264例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标签: 利福霉素钠 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 疗效观察
  • 简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富含类似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点的少见疾病。自国内首例报道以来,目前报道不足700例。临床医师和影像对此病的诊断不够熟悉,我院于2011年诊治的肺泡蛋白沉积症2例,现将其临床,胸部CT,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文献复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医师 少见疾病 支气管内
  • 简介:目的总结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在全麻下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严格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及灌洗速度,精确统计出入量,减少灌洗残留量,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做好健康宣教,这些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全肺灌洗术 护理经验 治疗 呼吸功能训练 肺泡灌洗术
  • 简介:目的研究宣威与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P63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中,P63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P6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在相同病理类型、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宣威组与非宣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63的表达在宣威并无地区特异性,并不是宣威肺癌高发的原因。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P63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130例肺癌患者,7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D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titin,free—PSA,PSA,β—HCG及HCG)的水平。结果肺癌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66.15%VS32.05%,x^2=22.78,P〈0.01);肺癌组中CEA的阳性率最高为47.7%。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芯片
  • 简介:目的对肺栓塞再发与不同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经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初次肺栓塞患者56例,以及再次发生肺栓塞的患者17例,进行血浆蛋白原水平进行监测,研究与分析.结果初次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肺栓塞再发患者(P〈0.05).未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P〈0.05).结论肺栓塞的再发与否与患者的血浆蛋白原水平的高低有关,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越高肺栓塞患者再发的机会越大,对肺栓塞的再次发生有预测意义.

  • 标签: 肺栓塞 肺栓塞再发 血浆蛋白原水平
  • 简介:目的研究N-末端脑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结果预测。方法对200名CAP患者评估临床变量和肺炎严重指数(PSI),同时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NT-proBNP,按照PSI评分分组,比较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评价这些指标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随着CAP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1)。死亡患者中NT-proBNP浓度与存活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SI评分组合,NT-proBNP浓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CRP、血沉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NT-proBNP可作为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预测结果有效的标志物。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PSI NT-PROBNP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C-反应蛋白(CRP)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及反应情况,CRP与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胸片、痰细菌学、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159例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CRP,同时行WBC、ESR、胸片、肺功能、痰细菌培养。结果COPD急性期患者CRP均值为38.79mg/L,阳性率为68.6%,较COPD缓解期有显著差异。CRP与常规检测指标相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随CRP值增高WBC、ESR、胸片阳性率也增高,呈正相关;而与肺功能受损程度、病情程度及死亡率无相关性。70例痰培养阳性中,绿脓杆菌CRP均数(77.69mg/L)较其他病原体有显著差异,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细菌学检测阴性患者血清CRP值较低。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CRP大部分增高,血清CRP值在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上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标志物,如果是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有明显升高。

  • 标签: 急性加重期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COPD患者 血清CRP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茶碱缓释片、酮替芬口服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明显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IL-4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咳嗽变异型哮喘 肺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的患者32例,根据是否使用globulin,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和单纯使用甲泼尼松龙,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Hughes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半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Hughes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呼吸肌麻痹 丙种球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尿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意义。方法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治疗期间是否发生VAP分为Ⅰ组(出现VAP,n=62例)和Ⅱ组(无VAP,n=10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确诊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将Ⅰ组按照血浆NT-proBNP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死亡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因素。结果Ⅰ组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血糖及WBC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Ⅱ组(P〈0.05);NT-proBNP增高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r=0.502,P〈0.05)、CRP(r=0.513,P〈0.05),WBC计数(r=0.339,P〈0.05)及血糖水平(r=0.311,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OR=2.012,P〈0.05)是VAP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VAP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估CAP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浆NT-PROBNP 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期健康对照5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魏氏(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PCT、CRP、ESR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活动期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痨药物及评估肺结核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肺结核
  • 简介:目的对乌司他丁联合常规疗法对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SP蛋白、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SP-D)和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834,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项指数均有显著改善,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SaO2、p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533,P=0.012;t=3.030,P=0.003;t=2.577,P=0.012),PaCO2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4.734,P=0.004);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研究组PEF和FEV1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4.830,P=0.000;t=3.630,P=0.002);并且治疗后两组患者PARC/CCL18和SP-D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两项指标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823,P=0.008;t=4.693,P=0.000)。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常规疗法可更有效的提高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和PARC/CCL18、SP-D指标并且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乌司他丁 呼吸衰竭 血清SP蛋白 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