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变异因素。方法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脑梗死患者1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变异因素。结果按照临床路径计划进行或达到预期结果者80例,未按照临床路径计划进行或未达到预期结果者32例,变异率为28.57%。32例未按照临床路径计划进行达到结果的患者,其中有17例(53.12%)是患者本身的原因,7例(21.88%)与医务人员有关,8例(25.00%)与医院系统有关。结论基层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变异与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系统关系密切,及时发现,分析原因,进一步加强及改进管理,可减少变异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脑梗死 临床路径 变异性分析
  • 简介:血管性痴呆(VD)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患病率为324/10万,城市高于农村。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研究表明VD是一种可防治性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干预危险因素可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现将我院诊治的老年VD患者4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老年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3634例健康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警总医院的健康体检者3634例,其中男性2421例,女性1213例,年龄35-85岁,平均(51.9±10.1)岁。根据baPWV值,分为baPWV〈1400cm/s组(2031例)和baPWVd〉1400cm/s组(1603例)。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体质指数(BMI)、血压(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等。结果与baPW〈1400cm/s组比较,baPWV〉1400cm/s组BMI、BP、FPG、TG、TC、LDL-C、hs-CRP、Hcy、U-MA以及Cys-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aPWV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5.161,95%CI:3.943-6.757)、收缩压(OR=3.592,95%CI:2.538-5.084)、舒张压(OR=3.413,95%CI:2.377-4.901)、空腹血糖(OR=1.681,95%CI:1.237-2.283)、TG(OR=1.420,95%CI:1.075-1.8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656,95%CI:1.010-2.716)、尿微量白蛋白(OR=1.451,95%CI:1.032-2.040)。结论年龄、BP、FPG、U-MA、LDL-C、TG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对普通人群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关于BMI与普通人群新发房颤风险关系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7月。根据预先设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等工作,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初步检索得到的685篇文献中,共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43%(RR=1.43,95%CI:1.30~1.57,P<0.00001),肥胖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89%(RR=1.89,95%CI:1.69~2.12,P<0.00001);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32%(RR=1.32,95%CI:1.25~1.39,P<0.00001);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55%(RR=1.55,95%CI:1.41~1.69,P<0.00001)。结论超重与肥胖明显增加普通人群新发房颤的风险,随着BMI水平的增加,新发房颤风险也在逐级增加。

  • 标签: 心房颤动 体质指数 超重 肥胖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近10年来接受导管消融手术的孤立性房颤患者214例,根据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和消融成功组两组.对两组的假设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消融手术史、房颤类型、房颤病程长短、发病年龄、房颤家族史、血胆固醇、三酰甘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大小、消融手术方式等共26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房颤家族史(P=0.0003)、左房大小(P=0.04)、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CPVAI)术中是否采用线性消融(P=0.01)、是否进行碎裂电位(CFAE)电位消融(P=0.02)、是否通过经胸电复律恢复窦律(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家族史是孤立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6,95%CI:2.73~26.13,P=0.0001).结论房颤家族史是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家族史的孤立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增加.

  • 标签: 孤立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预后
  • 简介: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察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滤网装置保护下,行CAS治疗的1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滤网装置 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保护 高危颈动脉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到2005年12月收治的256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血清尿酸浓度及其它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尿酸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冠状动脉组[(351±85)μmol/L:(305±75)μmmol/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Wald=16.15,P〈0.001)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1.011)。结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且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尿酸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6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讨论手术时机,操作注意事项,术后合理用药。结果本治疗组的痊愈率、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较理想。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为探讨突发性耳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观察3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及50例对照组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结果突发生心律失常27例,占75%,对照组仅4例,占0.08%,组有显著差异,P〈0.01。认为突发性耳聋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提示缺血性病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回顾近二十年来各类心血管疾病住院病死患者死因及临床特征的变迁。方法将本院1978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共二十年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病人分为前后各十年共二个阶段,按导致死亡疾病的第一诊断分类,资料输入电子计算机,以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后二个阶段比较显示,心血管疾病总住院病死率有明显下降(11.2%vs7.8%,X~2=82,P<0.001);死亡患者中,疾病构成比有显著差异(X~2=19.3,P<0.05),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病、心性猝死所占比例增加,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后十年冠心病(73.4±9.0vs68.9±9.9,P<0.05)、感染性心内膜炎(38.8±16.7vs23.5±15.1,P<0.05)死亡年龄明显延迟,其它各种疾病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的冠心病、高血压病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反映了当前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的趋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诊断 心脏病 病因学 构成比 病死率
  • 简介:慢性肺心病时心律失常十分常见,急性发作期发生率更高,且是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现报告204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院近5年收治肺心病358例,其……

  • 标签: 并发症 慢性肺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方法对5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及心源性栓塞患者发生HI的机率高。发生HI时部分病人病情加重,以头痛发生的频度最高。头颅CT的表现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结论对于脑梗死病人尤其是大面积梗死及心源性栓塞患者,均应在治疗中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本病,合理修正治疗。头颅CT是Ⅷ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脑梗死 出血 CT
  • 简介:目的调查和分析温州市鹿城区人群中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随机抽取鹿城区居民49511人,选取可能与脑卒中有关的危险因素项,如:职业、劳动强度、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性格情绪、盐的摄入量、吸烟、糖尿病、体重、血脂情况等,单因素分析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温州市鹿城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194/10万,男性发病率为189/10万,女性发病率为199/10万,脑卒中发病率在男女性别间无差异(χ^2=0.054,P〉0.05);脑卒中发病与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性格情绪、饮酒量、高脂血症、职业相关(P均〈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性格情绪、饮酒量、高脂血症为鹿城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危险因素
  • 简介: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心脏节律随机体状况和昼夜时间而改变的规律。心脏自身节律主要是受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HRV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肯定了自主神经活动与多种疾病有关。HRV作为一个能够定量反映自主神经的活性及其调节功能的检测方法,对评价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内分泌疾病进程中自主神经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它具有简便、无创、可定量、重复性强的特点,已得到公认。现对其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论述如下。

  • 标签: 心率变异性分析 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 自主神经功能 心脏节律 自主神经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originofcoronaryartery,AOCA)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60例,栓出有AOCA患者2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AOCA患者检出率为1.9%,其中23例(79.3%)为良性AOCA,包括: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15例,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3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窦1例和高位开口于升主动脉4例;6例(20.7%)为有潜在临床危险AOCA,分别为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窦1例,单支左冠状动脉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3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患者9例(31.0%),但仅2例为狭窄只累及起源异常动脉.结论AOCA无特征性临床表现,通常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被发现;某些类型有导致严重心脏事件的潜在危险.AOCA与冠状动脉狭窄无相关性.

  • 标签: 冠状血管畸形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