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介入手术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采取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患者90例为对象,患者平均年龄65岁,按护理方法分成2组。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1.1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78%,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改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手术;老年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后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分组,红球是对照组,共有50例,实施常规性护理;黄球是观察组,共有5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两组四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物质生活、心理状态、身体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是4.00%,对照组是20.00%,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是98.00%,对照组是80.0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对术中护理有很高要求,常规性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均可发挥一定价值,但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更显著,主要体现在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术后并发症率下降、护理满意度提高三方面。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 选择 2019 年 8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共计 20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在总结对照组患者护理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后再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结果: 实施针对性措施后的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采用了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以上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心血管内科是临床上较高危的科室,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充分总结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将其经用到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6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在实验过程中探究16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类型,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据本次实验来看,166种用药方案中,存在10例用药错误,问题发生率(6.02%),且造成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为用药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用不合理、患者未能够谨遵医嘱。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用药时,必须要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详细推敲,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方案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潜力,推动护理质量进步。能级对应指的是在工作中根据工作者的能力情况进行岗位、职责安排,确保发挥每个工作者的作用,既能够避免部分工作者超负荷劳动,又能够避免部分工作者能力不足影响工作质量。能级对应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案,注重员工的成长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能力与酬劳匹配。心血管内科收治对象特殊,患者住院期间极易出现病情变化,传统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对护士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护士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做好病情评估,就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随机选出60名患者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患者服务,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为实验组患者服务,对不良事件的几率、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要比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估分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研究价值相对较高。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合理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行t检验,治疗依从性行x2检验。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慢性心衰患者自护维护、自护信心、自护管理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6%(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干预方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这一时间段内,前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32例患者,将所有患者设置为参考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人。对照组患者开展日常标准化护理方案,参考组患者开展风险管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比例。结果:护理后,参考组患者在管路脱落、用药失误和跌倒坠床方面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3.03%,显著小于对照组18.18%,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参考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比例为93.94%,显著优于对照组78.79%,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的价值(P<0.05)。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方式于心血管的护理工作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不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比例,还可以改进满意比例,值得临床中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