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级质控体系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进行常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为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我院由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分别由护理组长、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三级质控体系,对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比三级质控体系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的护理考核结果相比管理前,具有显著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患者满意度结果相比管理前,优势明显(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护理质量的好坏还反映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结果表明,实施三级质控体系后医院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更好,更有利于为患者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三腔二囊管插管中多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开展三腔两囊管留置的昏迷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40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多重护理。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插管前、插管时的体征数据。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的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腔二囊管插管中,多重护理干预可提高插管效率和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三级质量控制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利用住院病案系统,随机选取某院2023年1-12月份200份病案数据进行回顾性检查,并予以管理。2023年1月-6月为对照组100份(常规病案管理)和2023年7月-12月为观察组100份(三级质量控制),评估其病案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病案管理质量,观察组人员书写病案及时、提高认知、系统及人员培训、前端及末端质控、完善检查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96.00%较对照组88.00%高(P<0.05)。结论:实施三级质量控制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全面提升病案管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SOAIEP(State-Of-the-ArtIntegratedExerciseProgram)模式联合三阶梯呼吸康复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SOAIEP模式联合三阶梯呼吸康复方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经过12个月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的6MWD,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GRQ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及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结论:SOAIEP模式联合三阶梯呼吸康复方案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运动耐力,改善呼吸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三野清扫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和标准肠外营养组(PN),并分别不同营养支持,观察体重损失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前、术后第8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EN组肠道功能恢复较PN组早,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体重损失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术后第8天EN组较P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EN应用于食管癌三野清扫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更符合现代营养支持要求。
简介:目的了解2013年~2014年吴江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及影响手卫生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根据科室分层随机抽取355名医务人员,现场观察手卫生执行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调查数据,分析手卫生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2013年~2014年共有效观察352名医务人员3520次洗手指征,执行手卫生2109次,平均手卫生依从性为59.91%。不同性别、职称、科室、职务、手卫生指征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要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应采取多模式、多方面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模式在三级中医护理查房中运用效果。[方法]将基于PBL模式运用到我院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理查房中,即根据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将参加人员随机分为生活起居组、情志护理组、饮食调护组、病情观察及药物护理组、康复护理组5个组,针对所负责的项目及病人在住院期间桌一焦点问题,通过查找文献,进行多科室联合讨论并汇报。设计PBL模式中医护理查房效果调查问卷表,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讨论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培训前后中医理论考试评价查房效果。[结果]将PBL模式运用到中医护理查房中能提高护士参与积极性、查房内容及形式具有创新性、提高护士中医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士查找文献、归纳总结、发现和解决问题及表达等各方面能力。PBL模式中医护理查房效果显著(P〈0.05),实施PBL模式护理查房后护士中医理论考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PBL模式运用到中医护理查房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方法 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三甲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问卷表》对我院儿科8个住院科室进行儿科静脉治疗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静脉输液305例(94.14%),其中PVC 280例(91.80%)、CVC 15例(4.92%)、PICC 10例(3.28%),无钢针使用患儿。静脉治疗并发症的患儿共计47例(15.41%),分别为外渗和渗出20例(6.56%)、感染12例(3.93%)、静脉炎8例(2.62%)、导管堵塞5例(1.64%)、非计划拔管2例(0.66%),未见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在儿科临床应用普遍,采用PVC、PICC以及CVC能有效地减少患儿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静脉血栓、渗出和外渗、非计划拔管等,减轻患儿由于漏针反复穿刺的痛苦,使患儿更加舒适,提高了儿科满意度和优质护理,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敷贴的固定不妥,输液工具以及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导管维护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