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我院维护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比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B组患者总体治疗依从率为98.00%,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80.00%(P<0.05);同时B组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与健康知识水平四个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促使其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与更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该类患者护理中进行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欧维克实施胃肠减压管插管治疗患者16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68例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拔管率以及出现的原因。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患者8例,非计划拔管率为9.52%;对照组护理后出现28例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33.33%,两组非计划拔管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实验组有2例由于感觉不适自行拔除,1例无法配合治疗自行拔除,2例睡眠无意识拔除,1例管道脱落,2例牵拉脱出;对照组有8例由于感觉不适自行拔除,5例无法配合治疗自行拔除,3例睡眠无意识拔除,3例管道脱落,2例牵拉脱出,7例胶布固定不牢。结论:为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治疗的非计划拔管率较高,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分析,针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保证胃肠减压管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降低普外科胃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留置胃管的8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2.50%,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肠内营养期间堵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2022年1月至2月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施肠内营养的159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利用品管圈对肠内营养期间的堵管情况进行基线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评价,制订规范化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推广实施,促进封管和堵管的规范处理执行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手册,完善合理用药配伍,配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措施。将2022年10月至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组肠内营养期间堵管发生率为3.77%,低于实施前组的9.25%(x²=3.949,P=0.04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冲管方式在预防鼻肠管堵管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普通外科74例接受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患者,包括急性胰腺炎、胰腺肿瘤术后、胃瘫、胃潴留、胃瘘、胃癌术后等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38-40度温开水40ml每2-4小时脉冲式冲管方法,试验组每日清晨使用温开水(40-42度)30ml脉冲式冲管后,再取38-40度的5%碳酸氢纳溶液30ml脉冲式冲管,夹管30min,再用40-42度的温开水30ml脉冲式冲管,其他时段采用40-42度温开水每2小时脉冲式冲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管的堵管率及堵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堵管率为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37)(P<0.05);试验组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发生时间为置管后第28天,晚于对照组置管后的(15.7+2.3)天。结论 适宜温度的温开水和碳酸氢纳溶液冲管能有效推迟鼻肠管堵管发生的时间,降低堵管率。
简介:摘要: 目的 新冠肺炎( COVID-19)期间对根管治疗复诊患者实施随访护理融入心理护理,探讨该护理方式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复诊患者共 100例,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各 50例,对照组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常规电话随访前提下,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 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 (SAS)明显更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干预前对比,观察组干预后 S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 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新冠肺炎期间对我科根管治疗复诊患者进行朋友化、关怀化、心理指导式的电话回访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焦虑心理,以创造电话随访护理服务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引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骨科患者资料87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预见性护理引导)43例,B组(常规骨科护理)44例,比较康复速度、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结果:康复速度比较,A组可较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短(P<0.05);疼痛程度比较,A组[(1.81±0.30)分]轻于B组[(2.51±0.38)分](P<0.05);并发症比较,A组[6.98%(3/43)]优于B组[25.00%(11/44)](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引导,可促进骨科患者加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预防并发症,护理成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中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6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研究。以不同的定位技术为依据对所选患者实施分组,研究人员在对照组14例患者置管中采用常规X线定位,在实验组12例患者置管时采用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对两组患者一次性最佳位置定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出现情况、置管成功所需时间进行记录,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一次性最佳位置定位人数占组内人数的比例为78.57%,实验组则为91.67%,两组一次性最佳位置定位率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人数占组内人数的比例为14.29%,实验组则为8.33%,两组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36.4±10.8)分钟及(28.5±10.3)分钟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所需时间,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观察组35例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常规护理,对照组35例为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好,组间差异体现统计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联合预防性护理能防止并发症发生,进而加快康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受体阻滞剂美洛托尔联合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LVEDd及LVESd水平更低,且LVEF水平更高(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加速心衰患者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