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组,各有50例。甲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乙组行PFNA治疗,丙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乙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甲组、丙组(P<0.05),乙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丙组(P<0.05),三组治疗优良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均好,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况选择适合术式,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行小梁切除术,病例组23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前视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眼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滤过泡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功能型滤过泡18眼,占90.00%,1眼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5.00%;1眼呈泡状滤过泡,占5.00%;病例组功能型滤过泡15眼,占65.21%,8眼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34.78%。并发症联合手术组角膜水肿1眼及病例组纤维渗出性虹膜炎3眼,经药物治疗均恢复;对照组眼底小片状出血3眼(15.00%);病例组5眼(21.73%),均未累计黄斑区。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较单纯小梁切除术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但需提高术者技术及把握好手术时机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THR)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THR)与B组(BFHR)。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t=3.399,P=0.000),术中出血量(t=7.651,P=0.000),住院时间(t=8.493,P=0.000),均差异显著;②术后6个月,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t=4.366,P=0.000)。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THR、BFHR各有利弊,前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后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46例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的工作,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89.98±4.25)分和SF-36量表评分(89.87±5.25)分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前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70.89±3.25)分和SF-36量表评分(74.44±4.14)分,而患者治疗前的视觉疼痛评分(4.78±1.21)分则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视觉疼痛评分(1.21±0.12)分(P<0.05)。结论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30日-2017年9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以下分组对照组52例,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与眼压分别为(0.24±0.07)、(26.5±3.4)mmHg;对照组患者的视力与眼压分别为(0.26±0.04)、(25.9±3.7)mmHg(P>0.05)。治疗7d、30d、90d后,两组患者的视力与眼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前者单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眼压高、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方法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眼科患者当中选择58例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为主要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患儿需要接受对侧眼眼罩遮盖治疗,综合组患儿需要接受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结果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63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25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36例(3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术后1、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疼痛发生率及翻修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或股骨侧骨溶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柄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髋臼磨损或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且疼痛及翻修率较高,因此对于该类老年患者推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间),其中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其虹膜周边切除的患者作为A组,予以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作为B组,各30例,将其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配为双极组与传统组,各69例。传统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双极组予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双极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均优于传统组(P<0.05);双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广泛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27)则给予老式普通站立床进行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的功能、步行的能力,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典型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类,对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一年后,常规组的Harris评分为(80.01±1.32)分,实验组的Harris评分为(93.01±3.31)分,常规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老年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靶心率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共4组,每组30例,各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末、6周末行偏瘫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训练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结果当训练强度为80%最大心率时患者无法耐受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照组、60%最大心率组、70%最大心率组的下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70%最大心率组较对照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70%最大心率组优于60%最大心率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早期综合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智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间选取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3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人员根据患儿所采取的干预方式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另外再选取18例正常非甲低儿童作为参照,36例患儿都给予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在此情况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保健管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系统的儿童保健早期综合干预管理,另外参照组儿童给予常规的保健管理。观察三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标情况,并检测儿童体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结果可知,三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标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为对照组患儿和参照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标水平都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而参照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标水平则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另外三组儿童体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可以降低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风险或是可以降低患儿智障的程度,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老年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靶心率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共4组,每组30例,各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末、6周末行偏瘫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训练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结果当训练强度为80%最大心率时患者无法耐受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照组、60%最大心率组、70%最大心率组的下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70%最大心率组较对照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70%最大心率组优于60%最大心率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在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农垦总院康复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内主流康复技术中西医结合等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组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使用针刺大脑平衡区,并长时间留针,在留针过程中结合智能平衡仪训练。治疗后应用步行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进行步行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组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实验组评分优于治疗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存在意义,可以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各个行业中都透露着智能化足迹,这些智能化的设备给相应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长远的方向来看,未来是智能化的世界,所有的活动发展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目前的医院发展现状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医院中的各个部门,大规模的医学图像数据采集装置在医院中也有了初步的应用。先进的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图像的表达加强,对一些疾病的早期检查有了明显的效果,比如说从CT中观察到肝囊肿病人的异常等等。所以在医院中建立超大规模医学图像数据集及新型智能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医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