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伴随着嵌合抗原受体( CAR) 修饰的T 细胞,即CAR-T 细胞治疗策略进入人们的研究方向,它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前景的免疫治疗的新策略。CAR-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在体外对T细胞的改造,增加一种能够特异性的识别肿瘤抗原的CAR,以此提高对肿瘤的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这种免疫细胞疗法具有靶向性好,杀伤力强的优点,它还能使T细胞不依赖MHC分子进行有效的活化和增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免疫杀伤新策略。本文将对CAR的构成,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和CAR-T细胞的制备方面进行介绍,并着重概述近几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各类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FD)的影像学表现,为提高临床对婴儿OFD的诊断水平,为避免临床治疗失误及降低该病变复发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3例OFD患者影像学检查图像,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月龄1-5月,平均3月。3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2例做行CT检查。结果X线片显示3例患者病变均累及胫骨前缘,表现为胫骨局部膨大、胫骨弯曲变形及病变区骨皮质变薄,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其中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婴儿OFD有典型影像学表现,X线对婴儿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诊断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鼻内窥镜下鼻出血部位的定位技巧.方法回顾191例鼻出血患者在纤维鼻内镜下寻找鼻出血部位.结果下鼻道后端穹窿顶(80人),嗅裂(20人),中鼻道(14人),鼻中隔中部(9)、中鼻甲(2人)、下鼻甲(1人)、鼻咽部(1人)、蝶窦(2人)、鼻腔肿物(2人)、上颌窦后壁骨折处(1人),59人未查到出血部位.结论纤维鼻内窥镜检查鼻出血,诊断准确,治疗方便,效果好,总结定位技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鼻出血;出血部位;纤维鼻内窥镜;定位技巧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9-02
简介:<正>1病历简介患者,男,64岁,因查体发现双肾结石并左肾积水,盆腔肿物性质待查入住本院。专科查体:左肾、左输尿管走行区可及明显压痛、叩击痛;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于左侧阴囊内可触及2个大小约1.0cm×1.0cm×1.0cm游离肿块,质韧,无触痛。肛诊无明显异常。人院后检查,除尿常规示尿白细胞15.00/uL之外,各相关肿瘤指标及其他检验无明显异常;入院前后2次KUB(图1)示双肾结石、盆腔结节,2次KUB对比发现肿块位置活动;CT示双肾结石,盆腔内肿块,考虑畸胎瘤(图2);行强化CT检查,左输尿管未显影。局麻下行膀胱镜检查+左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时,向
简介:背景: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由于严重程度不同,病变范围差异较大,手术治疗尚缺乏统一原则.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影响股骨纤维结构不良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84处股骨病灶)的病例资料.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基本数据(性别、诊断时年龄、病灶处初次骨折的年龄),初诊时的主要症状,受累部位(单发型或多发型),股骨病灶部位和病理结果.手术相关数据:手术时间,失血量,植骨类型,内固定方式(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早期并发症(感染和血肿).随访相关数据:相关并发症(是否出现骨折及恶变),影像学资料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功能评分.结果:3处病灶(3/84,3.6%)住院期间出现早期伤口并发症,其中2处为切口感染,1处为切口血肿,均经伤口清创后愈合.10处病灶采用髓内固定,64处病灶采用髓外接骨板固定.髓内固定组早期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10,20%)明显高于髓外接骨板固定组(1/64,1.6%,P<0.001).82例患者中66例获得末次随访,随访比例为80.5%,中位随访时间为47.1个月.1例出现深部感染,1例出现局部复发.随访期间无恶变病例出现.伴有“牧羊拐”畸形组(n=8)和无畸形组(n=58)末次MSTS功能评分分别为(29.1±1.1)分和(29.8±0.6)分,“牧羊拐”畸形组功能明显差于无畸形组(P=0.012).病理骨折和骨纤类型不是影响预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次骨折时患者年龄是随访期间再次骨折的预测因素,尤其是年龄小于18岁者.“牧羊拐”畸形是影响术后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方式均可提供足够的生物学稳定,并在中期随访过程中可获得相同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