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有或无心室强回声灶胎儿心脏解剖结构的对比。方法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筛查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超声检查对有心室强回声灶全部检查出,检出率准确率为100%,两组胎儿心脏均有四腔心结构,但是两组胎儿的主动脉内径、心脏房室腔大小以及卵圆孔等情况有着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有或无心室强回声灶胎儿的主动脉内径、心脏房室腔大小以及卵圆孔等情况有着明显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98例,并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并联合频谱多普勒及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详细评估其左心室及左心房的结构及功能;同时记录所有受试者相关的临床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E/E'值、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容积指数均明显增加,左心室及左心房射血分数较正常对照组低,所有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可引起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简介:【摘 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已经在各大医科院校的临床技能考核和分阶段执业医师考试中全面铺开, 如何建立科学完整的临床技能课 OSCE题库及评分标准,使之能够客观有效的评价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改进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简介:摘要高龄孕妇是指35岁以上的孕妇。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竞争的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高学历女性逐年增加,使得许多女性结婚生育的年龄越来越迟,全球的女性生育年龄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迟,由于女性35岁以后身体机体功能开始趋于下滑,再加上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心理负担等因素造成高龄女性生育能力在不断的下降,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也加大,增加高龄孕妇生育风险。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常见的高龄产妇并发症,包括妊娠高血压、心肌病等。而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可观察患者的心脏房室结构、评估心功能变化、提供心律失常及各种心脏病的诊断依据。超声科医师与产科医师密切配合,让妊高症高龄孕妇从孕20w起定期进行彩超及心电图检查,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的药物及健康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从而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本次研究主要对早期干预妊娠高血压高龄孕妇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影响的问题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 2400例中晚孕期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对疑似胎儿结构异常的孕妇在二维基础上联合四维彩超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2400例孕妇共分娩胎儿 2425例,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 70例,二维 +四维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 82例,经上级医院会诊及临床证实共有胎儿结构异常 84例,说明二维 +四维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更高(达到 97.62%),单纯二维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 83.33%, P< 0.05。结论 采取二维超声 +四维彩超检查方法对胎儿结构异常、特别是体表部位结构异常进行动态观察,利于将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提高,值得实践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64层螺旋CT观察肺静脉和左心房形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选取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图像处理后运用3D成像及内镜技术对肺静脉、左心房等解剖结果进行构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疾病开口大小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之间存在界嵴,形态可分为A型界嵴和B型界嵴,此外,界嵴与左侧上下肺静脉之间连接部位的关系亦存在差异,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界嵴明显突起;左心房形态特征可分为突起型、凹陷性和平坦型,两组患者的左心房顶部形态特征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清晰的构建肺静脉以及左心房的形态结构,对于治疗房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结构式心理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身心应激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60位留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基于两种护理不同,将患者随机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包含30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包含30名病患,所有患者接受结构式心理护理。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情绪反应、躯体反应以及行为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病情监测、按时就诊、症状发作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在统计学角度上是具有显著性的(P<0.05)。结论:综合来说,在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护理时,选择结构式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身心应激,提高自我效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背景:虚拟现实技术与中医穴位相结合,可实现针刺的三维立体表达。目的:基于VOXEL-MAN和Micro-XCT-200机,通过对内关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研究,进一步探讨穴位结构。方法:在VOXEL-MAN系统中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内关穴(PC6)邻近的肌肉分割后进行融合,神经血管进行三维重建;编写程序获得内关穴的三维进针动画,进行内关穴位的三维可视化和虚拟进针研究。通过Micro-XCT-200机对穴位的本质进行补充。结果与结论:完成了内关穴局部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实现了内关穴在数字化虚拟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运用Micro-XCT-200机对内关穴位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尚未发现新的组织。穴位局部三维重建有助于立体显示穴位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有助于系统地观察针体和穴位周围各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Micro-XCT-200机对内关穴位的结构研究,为"穴位立体构筑理论"进一步提供了实验依据。